2022年浙教版数学七下期中复习阶梯训练:平行线(优生集训)

修改时间:2022-04-08 浏览次数:183 类型:复习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综合题

  • 1. 已知点C在射线OA上.

    (1) 如图①,CD OE,若∠AOB=90°,∠OCD=120°,求∠BOE的度数;
    (2) 在①中,将射线OE沿射线OB平移得O′E'(如图②),若∠AOB=α,探究∠OCD与∠BO′E′的关系(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 在②中,过点O′作OB的垂线,与∠OCD的平分线交于点P(如图③),若∠CPO′=90°,探究∠AOB与∠BO′E′的关系.
  • 2. 如图,直线 直线 ,一块三角板的顶点 在直线 上,边 分别交直线 两点. .

    (1) 如图1, ,则

      ▲  °;

    ②若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则   ▲  °.

    (2) 如图2,点 的平分线上,连 ,且 ,若 ,求 的度数.
    (3) 如图3,若 ,则 °(用含 的式子表示).
  • 3. 光线反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有广泛地应用.例如提词器可以帮助演讲者在看演讲词的同时也能面对摄像机,自行车尾部的反光镜等就是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 提词器的原理如图①,AB表示平面镜,CP表示入射光线,PD表示反射光线,∠CPD=90°,求∠APC的度数;
    (2) 自行车尾部的反光镜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的方向返回(如图②),a表示入射光线,b表示反射光线,a∥b.平面镜AB与BC的夹角∠ABC= ,求 .
    (3) 如图③,若 =108°,设平面镜CD与BC的夹角∠BCD= (90°< <180°),入射光线a与平面镜AB的夹角为x(0°<x<90°),已知入射光线a从平面镜AB开始反射,经过2或3次反射,当反射光线b与入射光线a平行时,请直接写出 的度数.(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 4. (基础知识)
    (1) 古希腊七贤之一,著名哲学家泰勒斯(Thales , 公元前6世纪)最早从拼图实践中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但这种发现完全是经验性的,泰勒斯并没有给出严格的证明.之后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普罗科拉斯等相继给出了基于平行线性质的不同的证明.其中欧几里得利用辅助平行线和延长线,通过一组同位角和内错角证明了该定理.请同学们帮助欧几里得将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已知:如图,在 中,

    求证:

    证明:延长线段 至点 ,并过点

    (已作),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平角的定义),

    (等量代换).

    (2) (实践运用)如图1,线段 相交于点 ,连结 ,试证明:

    证明:

    (3) (变化拓展)

    ①如图2, 分别平分 ,若 ,则 的度数为

    ②如图3,直线 平分 平分 ,若 ,则 的度数为

  • 5. 如图1, 中,点 分别在 边上,且 ,点 是边 上一动点,过点 与线段 交于点 .
    (1) 求证:

    (2) 若点 在边 上运动,保证点 存在且不与点 重合.探究:当点 满足的怎样的位置条件, 成立?请在图2中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并说明理由.

    (3) 在(2)的条件下,若 成立,直接写出 与ZEDH之间的数量关系
  • 6. 上学期我们利用三角板探究了两个角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利用量角器来开展两角之间数量关系的探究活动.已知射线 ,连接AB,P是射线AM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

    (1) 如图1,当PB平分 时,利用量角器探究发现 ,请说明理由.
    (2) 如图2,BC,BD分别平分 ,分别交射线AM于点C,D,利用量角器探究发现 之间的数量关系保持不变,请写出它们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在(2)的条件下,点P继续在射线AM上运动,当运动到使 时,我们发现 之间存在某种数量关系,请你用含 的式子表示 .
  • 7. 已知 ,点 分别是 上的两点,点 之间,连接 .
    (1) 如图①,若 ,求 的度数;

    (2) 如图②,若点 下方一点, 平分 平分 ,已知 ,求 的度数;

    (3) 如图③,若点 上方一点,连接 ,且 的延长线 平分 平分 ,求 的度数.

  • 8. 已知: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满足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 ,我们把这个结论称之为三角形三内角和定理.如图1, ,且 ,请根据题目条件,结合三角形三内角和定理,探究下列问题:

    (1) 如图2,在图1基础上作: 交于点 ,求 的度数;
    (2) 如图3,在图1基础上作:过 ,交 于点 ,且 ,求 的值.
  • 9. 已知:ABCD

    (1) 探究∠B、∠BED、∠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 利用上述中的结论,

    ①如图2,已知ABCD , 试探究∠E、∠G、∠B、∠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如图3,已知ABCD , 请直接写出∠B、∠D、∠E1、∠E2……∠En、∠F1、∠F2…∠Fn+1之间的数量关系.

  • 10. 直线 上一定点, 是直线 上一动点,点 在直线 之间,且 的平分线交直线 于点

    (1) 如图1,若 ,则 的度数是°.
    (2) 如图2,若 ,求 的度数;
    (3) 若 的角平分线交 于点 ,求 的度数(用含 的式子表示).
  • 11. 如图1,已知直线CDEF , 点AB分别在直线CDEF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

    (1) 若∠DAP=40°,∠FBP=70°,则∠APB
    (2) 猜想∠DAP , ∠FBP , ∠APB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利用(2)的结论解答:

    ①如图2,AP1BP1分别平分∠DAP , ∠FBP , 请你写出∠P与∠P1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如图3,AP2BP2分别平分∠CAP , ∠EBP , 若∠APB=β,求∠AP2B . (用含β的代数式表示)

  • 12. 已知 是截线 上的一点, 分别交于

    (1) 若 ,求 的度数:
    (2) 如图1,当点 在线段 上运动时, 的平分线交于 ,问: 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求出定值:若不是,说明其范围
    (3) ①如图2,当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 的平分线交于 ,则 的值为  ▲  .

    ②当点 在线段 上运动时, 等分线交于 ,其中 ,设 ,求 的度数(直接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不需说明理由).

  • 13. 在三角形ABC中,点D在线段AC上,ED BCAB于点E , 点F在线段AB上(点F不与点AEB重合),连接DF , 过点FFGFD交射线CB于点G

       

    (1) 如图1,点F在线段BE上,用等式表示∠EDF与∠BG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 如图2,点F在线段BE上,求证:∠ABC+∠BFG-∠EDF=90°;
    (3) 当点F在线段AE上时,依题意,在图3中补全图形,请直接用等式表示∠EDF与∠BGF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
  • 14. 如图

    (1) 问题情境:如图1,AB//CD , ∠PAB=130°,∠PCD=120°.求∠APC度数.

    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PPEAB ,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

    (2) 问题迁移:如图3,AD//BC , 点P在射线OM上运动,∠ADP=∠α , ∠BCP=∠β

    当点PAB两点之间运动时,∠CPD、∠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 如果点P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
  • 15. 如图

    (1) 如图1,已知点A是BC上方的一点,连接AB,AC,求∠B+∠BAC+∠C的度数.

    阅读并补充下面的求解过程,

    解:过点A画ED∥BC.

    根据“”,可以得到∠B=,∠C=∠DAC.

    而∠EAB+∠BAC+∠DAC=180°,所以∠B+∠BAC+∠C=180°.

    (2) 如图2,已知AB∥ED,求∠B+∠BCD+∠D的度数(提示:过点C画CF∥AB).
    (3) 如图3,AB∥EF,BC⊥DC于点C,设∠B=x,∠D=y,∠E=z,请用一个含x,y,z的等式表示∠B,∠D,∠E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
  • 16. 如图,直线PQMN

    (1) 若把一块三角尺( )按如图甲方式放置,点DEF是三角尺的边与平行线的交点,若 ,则 度;
    (2) 若点CPQMN之间(不在直线PQMN上)的一个点,且∠1与∠2都是锐角,如图乙,写出∠DCE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将图甲中的三角尺进行适当转动,如图丙,直角顶点C始终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点G在线段CD上,连接EG , 且有∠CEG=∠CEM , 求 的值.
  • 17. 我区防汛指挥部在一河道的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一探照灯,便于夜间查看江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如图1,灯A光射线自AM顺时针旋转至AN便立即逆时针旋转至AM,如此循环.灯B光射线自BP顺时针旋转至BQ便立即逆时针旋转至BP,如此循环.两灯交叉照射且不间断巡视.若灯A转动的速度是a度/秒,灯B转动的速度是b度/秒,且a,b满足(a﹣4b)2+(a+b﹣5)2=0.若这一带江水两岸河堤相互平行,即PQ∥MN,且∠BAN=60°.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a=,b=.
    (2) 若灯B的光射线先转动24秒,灯A的光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的光射线到达BQ之前,灯A转动几秒,两灯的光射线互相平行?
    (3) 如图2,若两灯同时开始转动照射,在灯A的光射线到达AN之前,若两灯射出的光射线交于点C,过点C作CD⊥AC交PQ于点D,则在转动的过程中,∠BAC与∠BCD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两角间的数量关系;若改变,请求出各角的取值范围.
  • 18. 已知直线AD∥EC,直线DE分别与AD,EC交于D,E两点,点B是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试探究∠ABC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

    (1) 如图①,当点B在线段DE上运动(点B不与D,E重合)时,若∠1=25°,∠2=15°,则∠ABC=°;猜想:此时数量关系是:∠ABC=,请说明理由;
    (2) 如图②,当点B在点D的上方运动(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猜想:此时数量关系是:∠ABC=         , 请说明理由;
    (3) 如图③,当点B在点E的下方运动(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猜想:此时数量关系是:∠ABC=.
  • 19. 如图,已知AM//BN, ,点 是射线 上一动点(与点 不重合), 分别平分 ,分别交射线 .

    (1) 求 的度数;
    (2) 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APB与∠AD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
    (3) 当点P运动到使∠ACB=∠ABD时,求∠ABC的度数是,并说明理由.
  • 20. 探究题

    已知:如图1,AB∥CD,CD∥EF.求证:∠B+∠BDF+∠F=360°.

    老师要求学生在完成这道教材上的题目证明后,尝试对图形进行变式,继续做拓展探究

    (1) 小颖首先完成了对这道题的证明,在证明过程中她用到了平行线的一条性质,小颖用到的平行线性质可能是
    (2) 接下来,小颖用《几何画板》对图形进行了变式,她先画了两条平行线AB、EF,然后在平行线间画了一点 ,连接BD,DF后,用鼠标拖动点 ,分别得到了图2、图3、图4,小颖发现图3正是上面题目的原型,于是她由上题的结论猜想到图2和图4中的 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于是她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和计算功能,找到了这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请你在小颖操作探究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猜想图2中∠B、∠BDF与∠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②补全图4,直接写出∠B、∠BDF与∠F之间的数量关系:  ▲ 

  • 21. 如图,直线 ,E、F在 上,且满足 平分
    (1) 求 的度数;

    (2) 若平行移动 ,那么 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或求出变化范围;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 在平行移动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 ?若存在,求出 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22. 已知

    (1) 如图1, 之间一点,连接 ,得到 .求证:
    (2) 如图,连接 平分 平分 ,且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

    ①如图2,当点 在点 的左侧时,若 ,求 的度数.

    ②如图3,当点 在点 的右侧时,设 ,请你求出 的度数.(用含有 的式子表示)

  • 23. 同学们以“一块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开展数学活动,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请你解答:

    (1) 如图1,∠α和∠β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 如图2,∠DFC的平分线与∠EG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求∠FQG的大小;
    (3) 如图3,点P是线段AD上的动点(不与A,D重合),连接PF、PG, 的值是否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比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 24. 如图,已知直线 ,直线l与直线 分别交于点C和点D,点P是直线l上一动点,点A在直线 上,点B在直线 上,且点A和点B位于直线l同一侧.

    (1) 如图(1),当P点在线段CD(不含端点C和D)上运动时,求证:
    (2) 如图(2),当点P运动到直线 上方时,试写出 三个角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 如图(3)当点P运动到直线 下方时,直接写出 三个角的数量关系.
  • 25. 如图,已知 的平分线.

    (1) 若 平分 ,求 的度数;
    (2) 若 的内部,且 ,求证: 平分
    (3) 在(2)的条件下,过点 ,分别交 于点 绕着 点旋转,但与 始终有交点,问: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