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海淀单元测试AB卷 小语四上 期中素养监测B卷

小明分享了自己做的各种积累卡

好句积累卡

写烟花的片段:

“砰”的一声,烟花飞上了天,顿时夜空中出现了一大朵牡丹花。忽然,这朵花又化作无数朵小花,四处散开。过了一会儿,夜空又恢复了安静,只有几颗小星星眨着眼睛。

名句积累卡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诗句积累卡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1)、仿照好句积累卡,用上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写“风”。(至少两个)(提示:忽然  突然 顿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2)、名句积累卡上的句子适合用于下列哪些场景? (     )(多选)
A、“积极提问”主题演讲。 B、鼓励学习成绩比较差的朋友。 C、编写韩愈名句集。 D、作为激励自己勤学好问的座右铭。
(3)、请你帮小明补写出诗句积累卡中诗歌的后两句:。 
(4)、请根据平时的积累,制作一张“有关秋天的气象谚语”积累卡。

①一场秋雨一场寒,

举一反三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留心生活,细致观察

 金秋十月,我们小学以“我是小小观察家”为主题,开展了生动有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连续细致观察的乐趣,感受生命成长的奇妙。

[材料一]

实验准备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天天搜集了种植绿豆的相关资料,准备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充足的水分和空气,适宜的温度。

种植过程:

1.把生长豆芽的花盆、透气性好的棉布等器具、材料刷洗干净,尤其不能沾染油污。

2.把干绿豆放入水盆中浸泡一天,让绿豆吸足水分。

3.捞出绿豆,放入花盆中,把棉布淋湿,盖在上面。将花盆放在室内通风背光处。

4.经常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最适合绿豆芽生长。

5.每天早晚向花盆中各浇一次清水,水温25℃左右。浇水时要浇透,浇水后仍盖上湿棉布保湿。

[材料二]

 实验记录

时间

观察绿豆的变化(颜色、形状大小等)

第一天

绿豆是墨绿色的,表面十分光滑,圆的、硬硬的,像小石子一样

第二天

绿豆长胖了,解开了绿色的外套,露出了白色的肚皮

第三天

绿豆钻出了小嫩芽,白白的,最长的大约有一厘米了

第四天

小嫩芽长长了很多,有两三厘米长,豆子的裂缝中,长出了两片嫩绿的小叶子

第五天

叶子已经长出了茎,而且绿豆的顶端也露出了它那大大的“耳朵”,豆叶是嫩黄的

第六天

它们长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最长的绿豆芽已经有约四厘米长了

第七天

越来越多的绿豆都成长起来了,密密的、绿绿的一大片,花盆显得非常拥挤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垃圾分类已走进千家万户。请你综合下面三则材料,概括出一些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的三条先进经验。

【材料一】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410公斤;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每家都有分类垃圾箱,人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同时,扔垃圾还要分日子: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旧报纸;每月第四个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

【材料二】英国每个家庭都有3个垃圾箱: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社区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眼镜、家具等42种垃圾则由专门机构定期回收。

【材料三】瑞士每年垃圾产量总体上在增长,但送入焚烧厂的垃圾量在减少,可回收利用垃圾量不断增加。其城市固体垃圾总的回收率已达 40%以上,塑料饮料瓶、铝质易拉罐、纸、玻璃的回收率在70%以上。在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一小笔钱。垃圾清运公司由三家民间团体联合组成,他们发给每户居民四种纤维袋,分别盛放可以再利用的废纸、废金属、废玻璃瓶和废纤维。公司利用特制的废弃物回收车每月登门收集一次,对其他垃圾则是每周一次。此外在公寓、旅馆等公共住宅区,也都设有专门的收集装置。

经验一:{#blank#}1{#/blank#}

经验二:{#blank#}2{#/blank#}

经验三:{#blank#}3{#/blank#}

阅读

【活动:析阅读现状】

【材料一】五1班课外阅读调查

阅读课外书籍的种类

功课参考书

文学作品

科普读物

其他

阅读人数比例

60%

20%

15%

5%

【材料二】存在问题

第一,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知不足。据调查,高达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7.5%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错误的观念,使得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落”。
      第二,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不浓。电视、手机、电脑游戏、网络视频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课外阅读有巨大冲击。据调查,高达44.2%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读书的同学中,40%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只有27.5%是个人爱好。

【材料三】引发思考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和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媒体研究专家克卢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其中,左脑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三成青少年称自己喜欢阅读,但更喜欢其他媒介形式的活动,比如看视频、和朋友在社交媒体上互动、玩电子游戏等。出于某些未知的原因,人们很喜欢那些在屏幕上移动的影像,眼睛专注地盯着移动的影像就像盯着火焰或海浪一样,再阅读印刷媒体时是痛苦的,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试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下图是“天宫课堂”的课程表:

1.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

2.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

3.太空转身

4.浮力消失实验

5.水膜张力实验

6.水球光学实验

7.泡腾片实验

8.天地互动交流

【材料二】千锤百炼始成金。一是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之前,三位航天员都是有过1000多小时驾机经验的优秀飞行员,为练就过硬的飞天本领,航天员要进行八大类、上百个课目的学习训练;二是航天员超重耐力训练时,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常人只能承受3至4倍重力加速度,而他们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三是航天员即使在脑部缺血的情况下还必须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材料三】“天宫课堂”展现出强大的中国力量。成熟的废水再生系统、稳定的视频通话、防止肌肉萎缩的失重防护服(人称“企鹅服”)……短短数十分钟太空授课中,航天员讲解与展示的太空生活,是中国科技力量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伟大成就——“复兴号”高铁跑出了“中国速度”,大射电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珠峰登顶测出了“中国高度”,“蛟龙”入海潜出了“中国深度”……从逐梦海洋到探索宇宙,一个个大国重器展现了当今中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biē)”的高科技和硬实力。

在行走间发现运动之美。

【材料一】2023成都马拉松报名攻略(节选)

年龄要求: 马拉松项目年龄限20周岁以上(200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半程马拉松项目年龄限16周岁以上(2007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比赛项目: 马拉松(42.195公里); 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 竞速轮椅马拉松(42.195公里)。

比赛起终点: 起点: 金沙遗址博物馆 半程马拉松终点: 四川大学博物馆 马拉松终点: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材料二】2023成都马拉松检录时间及分段发令图

马拉松项目S、A、B、C区检录时间为5:30-7:15,马拉松项目D、E区为5:30-7:35,半程马拉松项目F、G区为5:30-7:50,图示如下。请选手在规定时间进行检录。

【材料三】人民日报评论(节选)

“跑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42.195公里,既是马拉松比赛全程的距离,也是一段感受地方文化、城市底蕴的悦心之旅。数据显示,半数跑者有外地参赛经历,其中超过六成的人会选择在当地旅游。除了在医疗救援、志愿服务等赛事保障上下功夫,办赛城市不妨立足自然人文景观、优质公共服务等优势,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品牌赛事。比如,苏州以赛道串联各景点商圈,沿途安排昆曲、评弹表演,让各地跑者感受姑苏文化。成都____。以“体育+”为抓手,连接城与人,马拉松赛事才能更亲民,成为城市的一张闪亮名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