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材料一】2023成都马拉松报名攻略(节选)
年龄要求: 马拉松项目年龄限20周岁以上(200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半程马拉松项目年龄限16周岁以上(2007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比赛项目: 马拉松(42.195公里); 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 竞速轮椅马拉松(42.195公里)。
比赛起终点: 起点: 金沙遗址博物馆 半程马拉松终点: 四川大学博物馆 马拉松终点: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材料二】2023成都马拉松检录时间及分段发令图
马拉松项目S、A、B、C区检录时间为5:30-7:15,马拉松项目D、E区为5:30-7:35,半程马拉松项目F、G区为5:30-7:50,图示如下。请选手在规定时间进行检录。
【材料三】人民日报评论(节选)
“跑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42.195公里,既是马拉松比赛全程的距离,也是一段感受地方文化、城市底蕴的悦心之旅。数据显示,半数跑者有外地参赛经历,其中超过六成的人会选择在当地旅游。除了在医疗救援、志愿服务等赛事保障上下功夫,办赛城市不妨立足自然人文景观、优质公共服务等优势,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品牌赛事。比如,苏州以赛道串联各景点商圈,沿途安排昆曲、评弹表演,让各地跑者感受姑苏文化。成都____。以“体育+”为抓手,连接城与人,马拉松赛事才能更亲民,成为城市的一张闪亮名片。
①五(2)班的马小悦有资格参加2023年半程马拉松项目。
②2023成都马拉松包括马拉松项目和半程马拉松项目两大类。
③爸爸参加完半程马拉松比赛,蓉宝和妈妈可以到四川大学博物馆迎接爸爸。
④一位马拉松选手如果7:20分到达检录口,将会错过比赛。
材料一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下面是有关“世界读书日”的资料卡。
设立时间 | 1995年 | 设立地点 | 法国巴黎 |
节日活动 | 赠书、读书 | 节日意义 | 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 |
设立机构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流行地区 | 全球 |
材料二
“您好,请您放下手机,专心阅读。”在某书店,读者如果频繁使用手机,就会收到店员的轻声提醒。书店免费供读者在阅读区域读书,但有一个要求:不准读者长时间坐在店内座位上玩手机。
材料三
“听书”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的出现,似乎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读书需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指出: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的习惯,其中移动有声 App(应用程序)平台已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听书内容以故事为主。有读者表示,“听书”这一形式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无论是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还是非洲的歌谣,最早的阅读就是口口相传的。但也有读者感觉,语音始终不像汉字那样能激发想象力,这一不足使得语音传达的文本意义受到折损,尤其是那些语言熟悉度较低的文本。
材料一:新闻一则____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材料二:我的地月之旅
大家好,我是嫦娥五号,在探月Family中我排行老五,有人说我是“月表最强挖矿工”,有人说我是“地月最佳快递员”。对我来说,我的地月之旅,就像一场“接力跑”。
虽说我是“五妹”,可是我身材魁梧,总重量超过8吨,比两头成年大象还要重。我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轨道器、返回器、着(zhuó)陆器、上升器。
旅行开始啦!首先,由我国目前力气最大的火箭——“胖五”一举将我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奔月途中,轨道器要通过三次“打方向盘”来修正航行路线,到达月球附近后,我会刹车减速,稳稳踏上月球轨道。之后我会逐步改变线路靠近月球,待时机成熟之时“一分为二”,将身体分成“轨返组合体”与“着上组合体”。此时,轨返组合体接到命令——继续环月等待,着陆器则“扛着”上升器着陆月球。
接下来,我就马不停蹄地挖土了,我不但要在月球表面采样,还要用我的“钻土神器”钻取月表以下的样本。挖到“土特产”之后,我马上让上升器带着月球样本起飞,开始接力“第一棒”。在接力过程中,上升器先与轨返组合体在月球轨道会合,再将“土特产”交给它,这算完成了第一棒的交接。接过“第二棒”的轨返组合体,在月球轨道环绕7天后,就来到了返回地球的路口。我一收到地面传来的“返程票”,就背起行囊开始返乡啦。
经过约4天的疾驰,轨返组合体回到地球附近,开跑“最后一棒”。返回器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最有意思,通过“打水漂”的方式进行减速,以降低大气摩擦造成的高温和高载。科研人员经过精准计算,早已为我量身定制了一条完美的“弹跳轨迹”,经过一次优雅的“跳跃”,我就安全到家了。
材料三:中国探索宇宙大事记(部分)
时间 | 成就 |
1970年4月24日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并运行 |
1999年11月20日 |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 |
2003年10月15日 |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杨利伟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
2009年3月1日 | 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 |
2010年10月1日 |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获取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 |
2013年12月2日 |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创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