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南京中考数学中考一模仿真试题

修改时间:2022-03-01 浏览次数:302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如图,在数轴上,实数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则 (    )

    A . 1.5 B . 1 C . -1 D . -4
  • 2. 若 ,且 =3,则 的值是(    )
    A . -1 B . 7 C . 1或7 D . -1或-7
  • 3.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结品,它与白昼时长密切相关.当春分、秋分时,昼夜时长大致相等;当夏至时,白昼时长最长.下图是一年中部分节气所对应的白昼时长示意图.在下列选项中白昼时长超过14小时的节气是(    )

    A . 惊蛰 B . 立夏 C . 夏至 D . 大寒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组数据2,2,3,4的众数是2,中位数是2.5 B . 了解某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的情况,适合全面调查 C . 甲、乙两人跳远成绩的方差分别为 ,说明乙的跳远成绩比甲稳定 D . 可能性是1%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不会发生
  • 5. 如图,正方形 的对角线 长为 ,若直线 满足:①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② 两点到直线 的距离相等,则正确的直线 的条数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 6.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O为底边BC的中点,以O为圆心作半圆与AB,AC相切,切点分别为D,E.过半圆上一点F作半圆的切线,分别交AB,AC于M,N.那么 的值等于(   )

    A . B . C . D . 1

二、填空题

  • 7. 当x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 8. 据日本环境省估计,被2011年地震海啸吞没然后流入太平洋的废墟垃圾共约5000000吨,其中5000000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吨.

  • 9. 分解因式:x(x﹣2)+1=.

  • 10. 已知 ,则
  • 11. 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的值为
  • 12. 《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作者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其中有一个“绳索量竿”问题:“一支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对折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问索长几尺”.

    译文:现有一根杆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杄,绳索比杆子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子短5尺,问绳索长几尺?注:一托

    设绳索长X尺,竿子长y尺,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 13. 如图,点 在正五边形 的边 的延长线上,连接 ,则 .

  • 14. 如图,直线 轴于点B,交 轴于点C,以BC为边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1,a)在双曲线 上,D点在双曲线 上,则 的值为.

  • 15.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正方形内部一点,连接BE、CE,且∠ABE=∠BCE,点P是AB边上一动点,连接PD、PE,则PD+PE的最小值为 .

  •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1,2)、(1,1).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CD两点,点C在点D左侧,当顶点在线段AB上移动时,点C横坐标的最小值为-2.在抛物线移动过程中,a-b+c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

  • 17. 解不等式组:
  • 18. 化简求值:( +x+3)÷ ,其中x=5
  • 19. 已知 ,求代数式 的值.
  • 20.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 分别在AB、BC、CD上,且 于F.

    (1) 求证:△BEF∽△CFG;
    (2) 若AB=12,AE=3,CF=4,求CG的长.
  • 21. 今年春季开学后,为了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开展了“爱祖国•跟党走”的知识网上答题竞赛.现从该校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

    A.80≤x<85,B.85≤x<90,C.90≤x<95,D.95≤x≤100)

    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七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是:90,81,90,86,99,95,96,100,89,84

    八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在C组中的数据是:90,94,94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91

    91

    中位数

    90

    b

    众数

    c

    100

    方差

    52

    50.4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直接写出上述图表中a、b、c的值;
    (2) 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较好?请说明理由(一条理由即可);
    (3) 该校七、八年级各600人参加了此次网上答题竞赛活动,估计参加竞赛活动成绩优秀(x≥90)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 22. 有六张完全相同的卡片,分 两组,每组三张,在 组的卡片上分别画上“√,×,√”, 组的卡片上分别画上“√,×,×”,如图①所示.

    (1) 若将卡片无标记的一面朝上摆在桌上,再分别从两组卡片中随机各抽取一张,求两张卡片上标记都是“√”的概率(请用“树形图法”或“列表法”求解).
    (2) 若把 两组卡片无标记的一面对应粘贴在一起得到三张卡片,其正、反面标记如图②所示,将卡片正面朝上摆在桌上,并用瓶盖盖住标记.

    ①若随机揭开其中一个盖子,看到的标记是“√”的概率是多少?

    ②若揭开盖子,看到的卡片正面标记是“√”后,猜想它的反面也是“√”,求猜对的概率.

  • 23. 为了主题为“醉美遵义 酒都仁怀”第十三届遵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仁怀某社区计划对面积为 的区域进行绿化,经投标,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已知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乙队每天能完成绿化面积的2.5倍,并且在独立完成面积为 区域的绿化时,甲队比乙队少用6天.
    (1) 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
    (2) 设甲工程队施工 天,乙工程队施工 天刚好完成绿化任务,求 的函数解析式.
    (3) 若甲队每天绿化费用是1.5万元,乙队每天绿化费用为0.5万元,且甲乙两队施工的总天数不超过19天,则如何安排甲、乙两队施工的天数,使施工总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用.
  • 24. 蔡明园公园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蔡都镇西南部,其公园南山门被誉为“亚洲第一门”,学完了三角函数知识后,某数学“综合与实践”小组的同学把“测量南山门最高点的高度”作为一项课题活动,他们制定了测量方案,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实地测量.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小组在测量仰角以及两点间的距离时,都分别测量了两次并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测量数据如表:

    课题

    测量南山门最高点的高度

    实物图

    成员

    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

    测量工具

    卷尺、测角仪……

    测量示意图

    说明:AB表示南山门最高点到地面的竖直距离.测角仪的高度CD-EF-1.5m点C.F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点C.F之间的距离可直接测将,且点A、B.C.D.E、F在同一平面内.

    测量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35.95°

    36.05°

    36°

    45.09°

    44.91°

    45°

    79.58m

    79.62m

    79.6m

    ……

    ……

             
    (1) 请帮助该小组的同学根据上表中的测量数据,求南山门最高点的高度AB.(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36°≈0.59,cos36°≈0.81,tan36°≈0.73, ≈1.41)
    (2) 该小组要写出一份完整的课题活动报告,除上表中的项目外,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项目?(写出一个即可)(如需作图或作辅助线,请先将原题草图画在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后再作答.)
  • 25. 悬索桥,又名吊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其缆索几何形状一般近似于抛物线.从缆索垂下许多吊杆(吊杆垂直于桥面),把桥面吊住.某悬索桥(如图1),是连接两个地区的重要通道. 图2是该悬索桥的示意图.小明在游览该大桥时,被这座雄伟壮观的大桥所吸引. 他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此桥的相关信息:这座桥的缆索(即图2中桥上方的曲线)的形状近似于抛物线,两端的索塔在桥面以上部分高度相同,即AB=CD, 两个索塔均与桥面垂直. 主桥AC的长为600 m,引桥CE的长为124 m.缆索最低处的吊杆MN长为3 m,桥面上与点M相距100 m处的吊杆PQ长为13 m.若将缆索的形状视为抛物线,请你根据小明获得的信息,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索塔顶端D与锚点E的距离.

                                        图2

  • 26. 如图,点 是以 为直径的 上一点,过点 的切线交 延长线于点 ,取 中点 ,连接 并延长交 延长线于点 .

    (1) 试判断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若 ,求 .
  • 27. 小明将两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1)那样拼放在同一平面上,抽象出如图(2)的平面图形, 恰好为对顶角, ,连接 ,点F是线段 上一点.

    (1) 探究发现:

    当点F为线段 的中点时,连接 (如图(2),小明经过探究,得到结论: .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成立?.(填“是”或“否”)

    (2) 拓展延伸:

    将(1)中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即:若 ,则点F为线段 的中点.请判断此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问题解决:

    ,求 的长.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