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来宾市合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

说明文阅读

番茄拥有双重身份

黄韦微

①番茄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一种农作物,在日常生活中,它既是烹饪中的食材,又可以成为调味料,同时很多人还将它当作水果来享用。可是,番茄到底属于蔬菜还是属于水果呢

②首先,我们要找准蔬菜与水果的定义。《韦氏词典》告诉我们:“水果通常 是种子植物的可食生殖部位。”此外,《韦氏词典》还做出了更简单的解释:“水果是长在植物上, 能够将植物种子带到外部世界的东西。”这个定义包括了苹果、番茄等任何包含种子的植物部位。从科学意义上讲,黄瓜、南瓜、牛油果等都属于水果。相比于水果,蔬菜的定义就要模糊得多。通常,我们用这个词指代一大批具有可食草本部分(如根、茎、叶)的植物

③根据《韦氏词典》可知,蔬菜和水果的关键区别在于:蔬菜必须是植物的一部分或整体植物本身,而水果只是特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番茄并不是植物本身的一部分,就像蛋不是鸡本身的一部分一样。所以,番茄是水果吗?

④“蔬菜”的概念并不是一种植物学分类,它更多的是属于一种烹饪食材。而与此同时,“水果”也可以是一种烹饪食材。《韦氏词典》写到:“从烹饪食材的角度, 水果被定义为‘拥有 带种子的甜果肉’‘主要用于甜点’ 的东西。” 也就是说,从科学的角度看,水果不必是甜的;但是从烹饪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会将用于做菜的水果( 如番茄)归类为蔬菜。

⑤在美国,曾经因为番茄定义的问题引来各方热议。在美国农业部的指导方针里,番茄被列为蔬菜,甚至连美国最高法院都曾介入过这个问题。1883年3月 3日,美国颁布了新的关税法,.规定进口蔬菜需要交纳10%的关税,而进口水果则不需要交纳关税。当时的纽约海关认为番茄是蔬菜,需要交税。然而,一个名叫约翰·尼克斯的商人却认为,根据植物学定义,番茄属于水果,不应该被征税。于是,尼克斯直接将海关税收员告,上法庭,要求退还被强制征收的税。此案一直闹到美国最高法院,直到六年后,法庭才做出最终裁定,将番茄列为蔬菜。

⑥相比国外,我们国家没有太过于纠结这个问题。在国内,番茄被归为蔬菜类,但是在出口的时候,则是以“双重身份”——既是水果又是蔬菜进行出口的。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下列关于“番茄的身份”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日常生活中,番茄既是烹饪中的食材,又可以成为调味料,同时很多人还将它当作水果来享用,所以番茄既是蔬菜,又是水果。 B、根据《韦氏词典》“水果是长在植物上,能够将植物种子带到外部世界的东西”这一解释,可推断番茄应属于蔬菜。 C、从科学的角度看,水果不必是甜的;但是从烹饪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会将用于做菜的水果(如番茄)归类为蔬菜。 D、在中国,番茄被归为蔬菜类,但是在出口的时候,则是以“双重身份”——既是水果又是蔬菜进行出口的。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说明对象看,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从语言特色看,本文属于生动说明。 B、说明文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说明顺序,本文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C、第①段的画线句用问句形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过渡的作用。 D、第②段画线句中的“通常一词表示大多数情况,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从《韦氏词典》的解释来看,番茄、苹果、木瓜、苦瓜等都属于水果。 B、大多数人之所以把番茄归类为蔬菜,是因为番茄更多时候属于一种烹饪食材。 C、文章第⑤段,通过列举美国人关于番茄定义而打官司的事例来真实说明番茄具有“双重身份”的特点。 D、在国内,番茄不具有双重身份。
举一反三

(一)
①黎明,一缕晨曦透过窗子,用无数纤指拂醒四壁.我在阳光的抚摩下醒来,于是,一个翻身又撒出一串鸟的欢鸣。这世界真美好。一天,不,是一年、一生,就这样开始了。这是阳光的恩赐。
②阳光真好。所有的门窗都已经打开,阳光占据了每一个细微的地方。我把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打开,让阳光进入。阳光穿透了我,心被阳光俘虏了,于是心情也变得阳光了。阳光给我带来了最好的礼物,流动的柔和,无波的宁静。当阳光牵着宁静,走着猫步来到我的房间,我浮躁的心被阳光抚平了。
③沐浴着阳光,我想起了《圣经》中对阳光单纯至极的描述:“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俄罗斯诗人巴尔蒙特仿佛一降临人间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了世上。”是的,有了阳光就够了。仁慈的阳光每日每夜都在关爱着我们。即使星辰闪烁、月色朦胧,即使大雪纷飞、阴雨绵绵,阳光从来没有停止过普照我们。它把光芒藏在星辰和月华中送给我们,它把光芒藏在雪花和雨珠中送给我们。可是又有多少颗心能够感受到它呢?可是又有多少颗心能够为之感恩呢?阳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让人们贪婪的攫取,但却无法占有。阳光是一朵美轮美奂的花儿,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你是先帝圣哲,还是凡夫俗子,它都不会只为你一个人绽放。阳光普照下的生活明净温暖,阳光普照下的生命灿烂如歌。
④在阳光下徜徉,捡拾关于阳光的碎片。冬天的阳光从云隙间筛下来,碎碎的、纯纯的,仿佛一伸手就能捧满满的一把。阳光洒落时,我们常常忘却冬天,温暖的阳光浅吟歌唱,和着生命的律动。“来!晒晒太阳!”在乡村,阳光最多的地方,聚集的人们也最多。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围墙,青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在倾听着什么。那是一块阳光照耀最多的地方。人们一边在阳光的温泉里沐浴,一边在阳光的河流里打捞明灭的往事。窃窃私语,谈一些奇奇怪怪咸咸淡淡的故事;交头接耳,谁家今年的收成最好,谁家的孩子谋取了显赫一家一族的荣耀……在这块离太阳最近最温暖的地方,人们饱餐着阳光的盛宴,把阳光紧紧地捂在怀里。即使有贫穷和黑暗,也会被阳光驱赶的一干二净。
⑤春天的阳光是彩色的,他濡染花朵,花儿姹紫嫣红;它润湿草儿,草儿一派绿色。夏天的阳光热烈坦荡,它慷慨资助花木,使它们蓬勃热烈地生长。秋天的阳光酿制出万种美味,清芬迷漫于空气之中,闻之则嗅到世界的馨香;甜蜜蕴涵于百果之内,品之则尝出人间滋味。

        ⑥阳光每天都在给我们输血,每天都在给我们补充营养。阳光永远是我们幸福的指向。随风蹁跹的落叶,纷纷飘舞的雪花,栖于花瓣上的蝴蝶……都是阳光送来的请柬。
        ⑦捡拾阳光的请柬,用一页页的阳光装订我的岁月。
(《捡拾阳光的请柬》)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青衣江畔庭院美——韩家大院

刘阿云

    韩家大院坐落在青衣江上流的古镇上里,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据说到1923年才完成全部的建设工程,历时近百年。院落坐东向西,进深为三院,每院三级,院院相通,形成9个天井院落,意为“久久长寿”。从大门进入,三台院落越来越高,意为“步步高升”。韩家大院是由穿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组成的四合天井古建筑群,接近地表处用石墩做柱基,用石板铺地和嵌镶地脚坊,此种形式的建筑有较高的抗震和防潮性能。 

    韩家大院正门上有一块匾,上书“踩草梭镖”4个大字,江湖气息浓烈。实际上院落主人不仅身处“江湖之远”,而且身居“庙堂之高”,清代《乾隆·雅州府志》“进士篇”中就有院落主人韩廷藩的名字。明末清初,韩氏先祖携家由陕西入川,将秦地土布输入西南地区销售,生意很兴隆。富裕起来的韩家还投资盐业,成功发展起了木材生意,成为垄断了周边布、盐、木市场的商贾大户。与官场的密切联系是韩家与其他大家族的不同之处,韩廷藩之后,韩家又有韩滕蛟高中武举,并长期在清军中任职。 

    官商结合的韩家在庭院设计和建设中非常重视封建礼制的次序感。韩家大院占地4600平方米,是当时普通院落的20余倍,气势恢弘。宅院中,大门悬匾“卫守府”,前院取名“接待堂”,后院第一个天井是奉有“天地君亲师”牌匾的正堂,正堂两侧各为一小天井,大小天井均有走廊互相贯通。3个天井组成“品”字形建筑,以显示其官宦之家的身份。正堂之上还悬有政府奖励的“旌表节孝”和“贞节堂”匾额。正堂左侧的大天井名“武魁堂”,是韩家人习武健身的专用空间。

    除独特的建筑格局与空间布置之外,韩家大院的木雕也十分值得品味。其木雕广泛分布在大院的任何角落,从门额到窗棂,从柱头到家具,从屋顶到立柱……随处可见取材广泛、内涵深刻的雕刻画面,如《西游记》中的若干场面和仙童、大舜耕耘、济公收害虫、习文练武、太公垂钓等;尤为精美的是千姿百态的人物浮雕图案,如龙凤呈祥、荣华富贵、宴饮行乐、疆场厮杀等浮雕画面细腻,人物神情生动自然,令人叹为观止。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题目。

“阿尔法狗”凭什么打败世界冠军

    ①前不久,一场举世瞩目的围棋比赛以“阿尔法狗”4:1击败前世界围棋第一人李世石九段告终。

    ②打败世界冠军的“阿尔法狗”其实不是狗,这只是它的“网名”,它的英文名叫AlphaGo,中文名叫“阿尔法围棋”,它的真实身份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软件。

    ③什么是人工智能软件呢?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够产生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软件,它具有现场感应和环境适应的能力,具有表示、获取、存取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够采用人工智能的问题求解模式来获得结果。击败世界冠军的“阿尔法围棋”便是这样的一款智能软件。

    ④就下棋而言,一种直观的思路就是列举所有能赢的方案,然后优选出一个最佳方案。一般来说,下一盘围棋大约需要150步,每一步有250种可选的方法,要是人工智能采用这种思路,需要计算大约10360种情况。这样看来,在有时限要求的比赛中,列举所有情况的思路是不可行的,所以,研究者们选择了模仿人类大师的下棋方式,这就是“深度学习”。其原理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合作“挑选”出那些比较有前途的棋步,抛弃明显的差棋,从而将计算量控制在计算机可以完成的范围内。其中,“策略网络”负责减少搜索的宽度。面对眼前的一盘棋,人工智能机器人会观察棋盘布局并试图找到最佳的下一步,相当于“落子选择器”。而“价值网络”则负责减少搜索的深度。人工智能机器人会评估棋局的整体局面并预测双方胜负,相当于“棋局评估器”,在局面处于明显劣势的时候,会直接抛弃某些线路,从而辅助落子选择器。在“两个大脑”的配合下,“阿尔法围棋”具有了像人类棋手那样的思维方式。同时,研究者通过“监督学习”让机器人掌握海量的专业棋局;通过“强化学习”让机器人从每次对弈中获得新的经验。而且,一个人或许一年能玩1000局,但机器人一天就能玩100万局;人类在长时间比赛时会犯错,但机器不会。所以,从理论上说,“阿尔法围棋”只要经过足够的训练,就能击败所有人类选手。

    ⑤如果你认为智能软件就是陪你下棋的娱乐工具,那你就错了。智能软件在商务管理、家政服务、精准医疗、环保检测和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日前,中国科学院技术研究所发布了全球首个能够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寒武纪”,这项成果正式投产后,反欺诈的刷脸支付、图片搜索等将更加可靠、易用。

    ⑥“阿尔法围棋”战胜世界冠军,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标志性成就。随着整个科学体系演化进程的加快,在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发展中,人工智能一定会进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开启人机协同思考的新纪元。

阅读下文,回答儿童。

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

    ①1993 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无意间向大众引入了“莫扎特效应”这一说法。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彻对36位大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10分钟莫扎特的 D 小调奏鸣曲;其他的人保持安静。结果,在将一张纸叠几次剪开会是什么形状的测试中,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人有明显进步,这一发现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特效应”。自从“莫扎特效应”提出以来,争论一直不断。

    ②最近,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聆听莫扎特对大脑有好处,可以观察到新生神经元的增加;聆听反向莫扎特对人和大鼠均有负效应,会使得新生神经元 减少、行为认知能力减退。

    ③音乐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无论演奏乐器还是听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多。

    ④演奏乐器为何能使人聪明?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听音乐和演奏乐器对于这座工厂来说,是一项大工程,许多个重要的车间都会被调动起来。科学家们曾经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过乐手,发现各个重要的大脑区域,都对音乐产生了强烈反应。比如,对于弹钢琴之类,需要双手进行的乐器演奏,就刺激锻炼了大脑的胼胝体,这个部分连接了大脑左右两侧半球,非常重要,如果长期受到刺激,人的协调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人在演奏乐器或者跳舞时的触觉反应,刺激了大脑中的运动皮层,这个部门专门控制人的肢体运动。除此之外,参与的其他部分还有,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重要部位在音乐声当中共同运作,产生了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

    ⑤另外,乐器的演奏中,无论是弦乐、管乐还是弹拨乐、打击乐,左手的运动总是要超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倍,而左手的使用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发育,对提高整个大脑的储存、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速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双手互相配合的运动,对提高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极有益处,会使工作的效率提高。

    ⑥当然,如果你对学习乐器演奏望而生畏,常常听听音乐,对大脑也是大有裨益。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证明,音乐,尤其是复杂的古典音乐,对大脑各种功能也能产生良性刺激。

    ⑦首先,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举例来说,像解决特别困难的问题,安排复杂的事情,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解答谜题之类的活动,都需要我们的空间信息想象和处理能力。研究表明,进行空间分析的脑力活动和听古典音乐是相同的。所以,当我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好像在处理空间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大脑得到了锻炼。

    ⑧其次,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听觉处理能力。音乐家们的听觉能力显然比普通人更强,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即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及能记住所听见的内容的能力都比常人要好。这是因为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语言回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⑨音乐能让人变得聪明,如果在学习或工作时选择背景音乐,效果是否更好呢?科学家早就发现, 音乐可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微妙影响。但英国伦敦教育学院的专家们通过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竟有天地之别。

    ⑩专家们将受试儿童分成A,B,C三个组。A组儿童欣赏阿尔比诺尼轻柔优美的《慢板》,B组儿童聆听克尔特林的爵士乐《三位一体》,而C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阅读理解、记忆单词、背诵课文和四则运算测试,而测试内容完全是刚刚新学的知识。最后的结果显示,平均成绩最优的是A组,其次是C组,最差的是B组。

    ⑪专家们的解释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却只会起消极作用。

    ⑫可见,在某种情况下,音乐能帮助你更快完成一些枯燥的任务。如果你要学习复杂的新知识,就需要全神贯注,最好把音乐关了。因为研究表明,音乐会减弱对新知识的认知及学习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了解再生纸

    ①再生纸是以废纸(又称二次纤维)为原料(或主要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纸张。目前,我国对再生纸环保标志产品的规定是:使用100%的废纸浆,否则就不能算作环保产品。

    ②在1990年,日本就规定普通期刊纸、复印纸、报表用纸等一律使用再生纸,在这些纸品中,废纸浆的比例不得少于70%,美国则要求从19年起白宫采购的所有办公用纸和生活用纸,其原料中必须含有30%以上的废纸浆成分。之所以出现这种“众口不一”的情况,是因为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对再生纸中废纸浆使用比例的一个明确规定。

    ③由于废纸的来源广,因此再生纸中的废纸浆应该是我规定的指标回收所得,再经过清洁、脱墨等工序处理后的纸浆,而不应该是随意捡来的废纸。考虑到生产再生纸的技术水平,也为了促进再生纸产业的发展和环保纸的推广与使用,我国再生纸中含有的废纸浆比例一般以超过50%为现在,一些造纸厂把含有不同比例的废纸浆制成的纸张统统称为环保纸,这是不准确的。生产厂应该在包装纸品上注明其中废纸浆的比例。

    ④我国宋代便己开始利用废纸制造再生纸了。明代料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写得更明白:“废纸去墨污,浸烂……再造……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名曰还魂纸。”显然,这里说的还魂纸就是再生纸。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再生纸好用吗?一般人认为,废纸纤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会造成纤维结构损坏,反复回用会使成纸强度减弱,其实,在废纸的循环利用过程中,由于原料中的木质素被“胶质化”,使纤维的结合力和弹性增加,成纸强度反而增大,处理中如果再添加一点化学助剂,对改善再生纸的物性是有利。所以,再生纸松厚度很好,印刷效果也佳。

⑥利用再生纸的最大功效在于减少资源消耗。据统计,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用来制造再生纸0.85吨,相当于少用木材3立方米,化工原料0.3吨。此外,利用废纸为原料来制造纸浆,可以省去若干工序,大大地节省能源的消耗。每利用1吨废纸,可节省电力600度,标准煤1.2吨,水100立方米。

    ⑦一般制浆造纸过程中会产生黑液、中段水和白水,它们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废纸制浆中没有黑液,故大大地降低了污染程度。再生纸制浆过程中可以节省60%的用水,废水的排放量减少50%,尤其是可以省去造纸前期的几道工序,废纸制浆比原木制浆降低了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

    ⑧使用再生纸还能保护视力。众所周知,纸张的白度过高、光线反射过强对阅读是不利的。研究发现,纸张白度在82度左右,对阅读是适宣的。因为再生纸的白度比较低,通常漂白到84度所以大大减少了对眼睛的伤害。

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⑤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 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 春天便来得迟了。

    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⑦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