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坪山区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牛

刘汉俊

①牛是人类的朋友,是农耕文明的标志,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生计都离不开牛。挥别刀耕火种,揖别牛耕马犁,农业科技日益刷新、颠覆和改写着我们对“三农”的认知,但牛依然是中国乡村的风景、中华文化的元素,是中国人的乡愁记忆。

②牛一辈子勤奋尽力、埋头苦干,它负重前行,泰山压顶不屈腿,蛮荒在前仍奋蹄。尽管栏里的牛似乎永远保持卧姿,牛眼半眯,睡眼惺忪,但睁开来却是大如铜铃、眼里有活儿。放牛娃倒骑牛背看书,有骑牛读汉书、穿林听秋声之趣,任你读到日落西山坳、晚霞红满天,牛儿会一声不吭、一步不乱地把你从青草坡驮回家,这叫有悟性;不管是拉犁还是拖耙,或者拉石磙碾谷子,牛总是低下高傲的头,顺从地架上木头套,一趟又一趟,一圈又一圈,决不偷懒,从不厌倦,永不懈怠,这叫有韧性;开荒辟地,载荷负重,不管前路是冰凌如刀还是山雨滚雷,不管是负重如山还是长路险远,牛依然蹄脚稳健、步履坚定。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有静气和定力的,这叫有定性。

③村里的故事也多与牛相关。塘坝与塘塍之间的水域,是孩子和牛们的游泳池。水牛天生会游泳,笨重的牛身一入水就像潜艇出水,牛头牛角和牛背露在水面,昂首奋进勇往直前,男孩子跨在牛背上,有一种乘风破浪的威风。村里的塘是牛塘,村里的路是牛道,牛儿们从来就是大模大样坦坦荡荡地走在道路中间,不委琐不躲闪、不畏首畏尾……

④与牛同行是一幅美景。崇山峻岭皆雪山,删繁就简一片白,只有两山之间的小道上一大一小两个黑点在移动,到了跟前才发现是一头牛和它的主人,他们踏雪破冰,开垦冬尽春来的第一犁。

⑤此外,说到牛自然少不得骑牛的趣事。牛娃儿走到牛的左角跟前,牛便温顺地低下头,向左微微侧转,牛娃儿左脚蹬在牛角上,牛便昂头起送,牛娃儿一个漂亮的翻身就上了牛背。“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是默契、是信任、是和谐,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想必是见过或者体验过这情景的。村里的水牛们经常被孩子们当作战马,昂着牛头向前冲,毫无畏惧之感,逢山过山,逢水过水,牛背上的孩子被颠得一簸一簸,但只要抓紧了牛绳、应准了节奏,便有驰骋疆场的感觉。顽皮的孩子们偶尔也挑逗牛们互相打架,斗牛的场面十分惨烈,尖尖的牛角如锋利的战刀,直斗得鲜血淋漓、牛角折断。闯下如此大祸,各家大人免不了要把自家孩子一顿笤帚猛抽甚至鞭打一番。

⑥望眼渐朦胧,记忆正依稀,故乡离我三千里,京城明月寄相思,耳畔似乎响起一首歌:“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⑦回望儿时路,感念故乡牛,在牛年的早春,它驮着家乡的印迹向我来……

(刘汉俊,中宣部“学习强国”公众号,有删改)

(链接材料)

①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②……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节选自鲁迅《故乡》,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牛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的事例准确地概括出牛的特点,告诫我们应具备牛的优良品质。 B、假如要求朗诵第③段,语速应逐渐加快,语气适当加重,重音落在感情强烈的词语如“昂首奋进”等。 C、选文第⑤段描写了顽皮的孩子挑逗牛进行惨烈的争斗,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行为的强烈不满。 D、链接材料描写的是同一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前者活泼灵动,后者形如槁木。
(2)、请赏析第②段中的加点词“高傲”。
(3)、文中描写了牛与牛娃相处的点点滴滴,让人为之动容,请任选一处,将其抄下并做批注。
(4)、最后一段写道“回望儿时路,感念故乡牛,在牛年的早春,它驮着家乡的印迹向我走来”,究竟是什么深藏在记忆深处,让人念念不忘?结合链接材料,写下你的思考。
(5)、春节期间你探亲回到家乡,亲戚们认为你文化水平高,希望你书写一副“牛”年春联贴在大门上。

你写的对联如下:

上联:

下联:

横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姥姥的端午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乏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蹚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荫下,几位老邻叙叙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汽,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长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场风

麦埊

    多少年后,听着鼻息,男孩仍会回想起爷爷教他认识风的那个遥远的夏日午后。

    玉米叶打着卷,蝉鸣沸腾。地面上缭绕的白色火焰,拼命向上蹿,把太阳舔得煞白

    爷爷说,要起风、下雨了。男孩不信,太阳这么毒,天这么热,有个毛风!下个毛雨!

    爷爷堵住男孩一个鼻孔,另一个鼻孔的风大起来。又堵住另一个鼻孔,男孩嘴里的风狂暴起来。再捂上男孩的嘴巴。男孩的脸胀得通红,风在体内横冲直撞,汗水都涨了出来。

    爷爷松开手:你看,这不就起风、下雨了吗!天和人一样,你等等看。

    白杨树梢动了动。接着,整棵树都动起来。男孩看爷爷的手,想知道,他怎么堵住天的鼻孔的?风狂暴起来,整个村庄的树都躁动不已。男孩想,这是天在用嘴巴呼吸呢!一块乌云落下,严实地捂住村庄,风忽然无影无踪。男孩一边跳一边叫:要下雨了!下雨了!

    男孩明白了,天和人一样,体内都住着一场风,藏着一场雨。

    夜里,男孩搂爷爷的脖子睡觉,爷爷的风吹歪他的睫毛,那是最温柔的春风。

    早晨,男孩赖床,爷爷的风吹开他的眼睛,那是最清爽的夏风。

    白天,爷爷教男孩做农活、读书识字,一遍又一遍,那是最啰嗦的秋风。

    晚上,爷爷给男孩讲故事,从身无分文的长工到身无分文的富农,那是最凛冽的寒风。

    每个人都是风的路。爷爷的风吹着男孩的路,越吹路越宽敞。

    冬天的夜晚,爷爷说庄稼的事,说村庄的事,说鬼狐的事,说土地的事……

    那些事一出口,就化成五彩斑斓的风,凉飕飕地吹过男孩,吹过男孩的路,越吹越绚烂。

    夏天的傍晚,爷爷说天上的事,说神仙的事,说人间的事,说革命的事……

    那些事一露面,就化成五光十色的风,吹亮星辰,吹开云朵,把男孩的路,越吹越高远

    男孩从没想过,爷爷的风吹过他时,他的风也吹过了爷爷。

    爷爷的风把男孩吹大了,把自己吹老了。男孩的风把爷爷吹老了,把自己吹大了。

    爷爷的风越来越小了。忽然有一天,停了下来,无影无踪了。赤脚医生给他吹风,但没用。他像一座年久失修的老屋,堵住这边,漏了那边……,怎么也存不住一口气了。

    人体内的风没了,人也就像一场风一样没了,变成空气,无迹可寻。

    男孩的脸胀得通红,呼吸急促,忽然息声屏气,嚎啕大哭,泪如雨下。就像多年前爷爷教他认识风的那个遥远的午后一样。多年后,藏在他体内的那场雨,才电闪雷鸣地落下。

    风起于天地,归于天地。人也一样,当一场风尘埃落定,那也是人最后的样子。

    埋葬爷爷时,小旋风一路紧追不舍。男孩知道,那是爷爷的魂魄,在给他留着记号。男孩刚一开口,就把它们吹得无影无踪。爷爷的身体没了,他体内的风也变成孤魂野鬼。

    多少年后,听着鼻息,男孩仍会回想起爷爷教他认识风的那个遥远的夏日午后。

(2017年8月4日《湖北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③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④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⑤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⑥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⑦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⑨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⑩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⑪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⑫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⑬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⑭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⑮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⑯怎么办?

    ⑰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⑱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⑲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⑳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这则议论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朴素美

    ①朴素也是一种美。

    ②“朴素美”,是指质朴无华、淡雅大方的美。它首先包含人的仪表的自然美:眉清目秀,五官端正,就给人以美的印象;还有红润的脸色,乌亮的头发,看上去也给人以健康、充满活力的美感。其次,朴素美指的是人的衣着穿戴:一个青年如果衣着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合身得体,虽然不刻意雕琢,也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③那么,为什么说朴素是一种美呢?首先,朴素美的色调、形式不复杂,清晰、分明,一目了然,寓美于清淡之中。一件衣服,五颜六色可能是美的。但有时候浑然一色,也是美的。树叶是绿色的,海水是蓝色的,麦浪是金黄色的,虽然是一色,不也很美吗?这是美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其次,因为朴素美不刻意雕琢,能保持人的外表的自然美,衬托自然美。脸色红润,五官端正,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因为没有涂脂抹粉,浓妆重彩,这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不会受到遮掩和损害。朴素的打扮和装束,不至于喧宾夺主,相反能使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再次,人们透过外表的朴素美,能看到崇尚朴素、崇尚勤俭的内在美。而这种内在的心灵和精神之美,虽然不显露在外表,但它会使人的外表愈发显得美。当我们知道某处雷锋式的青年把自己的积蓄慷慨无私地献给灾区人民,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衣着朴素的时候,看到他的形象难道不觉得美吗?不但觉得美,尊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④所以,在美的花园中,朴素美的地位是不能抹杀的。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那种以为只有打扮得奇异、华丽、时髦才是美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太懂得美,或者说是不完全懂得美,因为他们把本来是美的东西还没有看作是美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