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尽可能延长,便于观察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举一反三
在学校运动会上,一阵阵为运动员的加油声是同学们声带的{#blank#}1{#/blank#}而产生的,声音通过{#blank#}2{#/blank#}(填传声的介质)传递到运动员耳中,女同学的声音一般会“尖细”一些,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一般比男同学{#blank#}3{#/blank#}(填“快”或“慢”)的缘故.
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耳机,使用者无须像佩戴普通耳机时那样塞住耳朵,而是将耳机贴在颌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下列说法中,
错误
的是 (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的波形图。在相同时间内,甲振动的次数{#blank#}1{#/blank#}(填“多”或“少”),频率{#blank#}2{#/blank#}(填“高”或“低”,下同),音调{#blank#}3{#/blank#}。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周日小科一边为奶奶吹奏笛子,一边用超声加湿器清新空气,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blank#}1{#/blank#}产生的,通过{#blank#}2{#/blank#}传到奶奶的耳朵里。如图所示,加湿器发出的超声波能使水雾化,说明声音能够传递{#blank#}3{#/blank#}(填“信息”或“能量”)。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2 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同步训练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一模)科学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