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

后世多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其实,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高度繁荣的时代,甚至超越盛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宰相寇准力主抗战,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在澶州城下,辽军被迫求和。经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主要内容是:宋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开放边境贸易,双方为兄弟之国。北宋以“岁币”的代价,换得了此后百年之久的和平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泥活字版

请回答:

(1)、对料一中“和约”历史上称作什么?据材料指出此次议和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发展海外贸易的原因。为鼓励海外贸易,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
(3)、材料三反映的科技成就出自何人?宋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还有哪些?
举一反三

棉花的生产与棉纺行业

材料一:在宋代以前,人们的衣服材料主要以丝绢、麻布为主,此外还有皮毛、葛布等等。由丝麻时代向棉布时代转换的契机,植棉地区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1296年,成为常赋。这种赋税政策,促进了棉花种植及其纺织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普及和发展。研究表明,我国气候大约以1230年为界,前期较温暖,我国气候渐渐进入小冰期,直至20世纪气候回暖,气温比唐宋时要冷,也比现在要冷。明朝国家为了供应北镇军队的冬衣,普通民众也有抵御寒冷的需要。这就使得棉花种植及其纺织业在15世纪以后获得迅速普及和发展。

——郭润涛《棉花与棉布时代》

(1)依据材料指出宋代以后中国衣服材料的变化,概括促进这一变化的相关因素。

材料二:15世纪末,世界棉花贸易范围逐步扩大。

                                                                    图1

(2)将①处历史人物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二,分析世界棉花贸易范围扩大的原因。

材料三:近代英国的棉纺织业

珍妮机(1765)                         水力纺纱机(1768)   伦敦世博会展示的纺织厂车间(1851)

                                                                                       图2

棉纺织业的新生产模式很快扩散到毛、麻纺织,使机械工程和金属制造业得以兴起和发展。之后炼铁业也发生革命。铁路、轮船和各种机械装备需要巨额投资……棉纺织工业的利润为工业化支付了第一批账单。珍妮机在发明后很快就传播到国外,不久在欧洲大陆出现了以珍妮机为主导的纺纱厂。棉纺织技术和机器设备在18世纪末也传播到美国。

——摘编自杨松《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英国棉纺织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