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棉花的生产与棉纺行业

材料一:在宋代以前,人们的衣服材料主要以丝绢、麻布为主,此外还有皮毛、葛布等等。由丝麻时代向棉布时代转换的契机,植棉地区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1296年,成为常赋。这种赋税政策,促进了棉花种植及其纺织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普及和发展。研究表明,我国气候大约以1230年为界,前期较温暖,我国气候渐渐进入小冰期,直至20世纪气候回暖,气温比唐宋时要冷,也比现在要冷。明朝国家为了供应北镇军队的冬衣,普通民众也有抵御寒冷的需要。这就使得棉花种植及其纺织业在15世纪以后获得迅速普及和发展。

——郭润涛《棉花与棉布时代》

(1)依据材料指出宋代以后中国衣服材料的变化,概括促进这一变化的相关因素。

材料二:15世纪末,世界棉花贸易范围逐步扩大。

                                                                    图1

(2)将①处历史人物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二,分析世界棉花贸易范围扩大的原因。

材料三:近代英国的棉纺织业

珍妮机(1765)                         水力纺纱机(1768)   伦敦世博会展示的纺织厂车间(1851)

                                                                                       图2

棉纺织业的新生产模式很快扩散到毛、麻纺织,使机械工程和金属制造业得以兴起和发展。之后炼铁业也发生革命。铁路、轮船和各种机械装备需要巨额投资……棉纺织工业的利润为工业化支付了第一批账单。珍妮机在发明后很快就传播到国外,不久在欧洲大陆出现了以珍妮机为主导的纺纱厂。棉纺织技术和机器设备在18世纪末也传播到美国。

——摘编自杨松《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英国棉纺织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举一反三

达·芬奇(1452—1519)和哥伦布(1451—1506)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1)材料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请列举其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一幅代表性作品。
材料二 “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哥伦布
(2)这句话反映了当时哥伦布怎样的心态?请在下图中绘出哥伦布远航的大致方向。

材料三 以前的世界史,其实主要是地区史,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3)结合此材料,谈谈哥伦布远航对美洲的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