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眉眼口鼻争能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谓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谓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吾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 , 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吾上?”眉曰:“吾也不解与诸君厮争得,吾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个面皮安放哪里?”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①神:灵气。②东西:东面西面。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吾能香臭

②吾能美恶

居汝上也

④若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

②吾也不解与诸君厮争得。

(3)、写出上文中两个人称代词(不要重复)。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 , 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阅读《害怕回乡》完成后面的答题。
      ①回乡不是回家。
      ②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的温馨,是那样顺理成章。一踏上故土,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屋顶下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倚门而望。
      ③未进家门,早有乡邻,用真诚而纯朴的目光迎接你:“哇,回家开看母亲了。”
      ④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⑤母亲去世后,家就变得飘渺了。……
      ⑥回归是必然的。只是先人已渺,旧居不存,算不了回家,就算回乡吧。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
      ⑦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时,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乡邻依旧友好,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诚。但语意里有了陌生:“啊,回来看看?”
      ⑧是的,回来看看。看什么呢?
      ⑨“到乡翻似烂柯人”,一棵系念故乡的心,顿时被悬了起来。
      ⑩于是无可挽回地要坠入从前,黯然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很悲壮地站到昨日已远、来日无多的路口,踟躇复踟躇。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⑪故乡,是生命的根,在抚摸生命之树的须根时,如果没有结出丰厚的果实来回报,那么你可曾以你树冠的绿阴,给故乡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
      ⑫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不是荣归故里,你不很富有,不是衣锦还乡;你也不是明星,不为故乡增色。也许,这并不重要,故乡无意苛求于你。只是你对你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⑬想到此,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感喟了。
      ⑭……当你倦游知还,鸟归林,鱼归渊,回到了生命的源头,你不得不回望一下自己的漫漫长途,也不得不反躬自问:你留在山外世界的行踪、足迹是否歪斜?面对依旧贫瘠的土地,你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呢?
      ⑮所以回乡,不只是回到记忆,而是回到生活的始发站,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
      ⑯回乡,面对养育你的土地,你想到故乡的厚恩,未有寸功的回报,你会悚然而惊。
      ⑰所以,我害怕回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