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5-02-07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 1. 阅读

    凄冷的冬日,收到朋友的问候,顿觉春光烂漫。炎热的夏夜,翻来覆去睡不着时,朋友的一条信息,会让你喜出望外。但是交友也需尊重。首先要选择志同道合的良友,朋友在一起难免会有分qí①____,但是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得一致。其次是相互帮助,在朋友遇到困难时能为其遮bì②____风雨。还要宽厚待人,对朋友的失误不要xù dɑo③____不停。友情是火,可以温暖我们冰冷的心田;友情是风,可以吹散我们心头的阴云。

    (1)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2)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烂漫 B . 翻来覆去 C . 喜出望外 D . 尊重
  • 2.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树木丛生,。(曹操《观沧海》)

    ⑤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⑦《天净沙·秋思》中与《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⑧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抒发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的句子是: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对话经常使用敬辞或谦辞,“令尊”“赐教”“劳驾”“家兄”都是常见的敬辞。 B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咏雪》就选自其中。 C . 史铁生是一位坚持与病魔抗争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等。 D . 《金色花》的作者是泰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二、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 4. 整本书阅读
    (1) 下面名著片段中的“书”指的是(        )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A . 《千字文》 B . 《百家姓》 C . 《鉴略》 D . 《山海经》
    (2) 刘明同学在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后,绘制了一张相关人物的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补全空缺的内容。

  • 5. 现代文阅读

    母亲也曾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宝

    马亚伟

    ①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就是个整天围着锅碗瓢盆打转的家庭妇女,她的世界只有孩子和家。父亲是个粗枝大叶的男人,不懂得细致入微地关心人。所以在我看来,母亲仿佛是天经地义为家人付出的人,从来没想过谁会给她更多的爱。

    ②直到那次外祖母来我家。有一天母亲在前面走,外祖母跟在她后面。路面不平,母亲走路没看脚下,一不小心险些摔倒。跟在她后面的外祖母惊呼起来:“哎呀,我的宝!”“我的宝?”我听到这样的称呼感觉有点尴尬,又有点感动。尴尬是因为从来没人叫过母亲“我的宝”,感动是因为我恍然明白,母亲也曾是被外祖母捧在手心里的宝。我不觉偷偷笑起来,仿佛窥探到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甜蜜而温馨的秘密。

    ③外祖母跟我讲过很多母亲小时候的事。母亲上学时学习特别好,年纪很小就考到了县城的中学,每周回家一次。有一次,外祖母特别想念母亲,可她又不会骑自行车。思女心切之下,外祖母便装了一兜母亲爱吃的花生、红薯干之类的东西,步行去县城的学校给母亲。县城离家30多里路,外祖母那时候年轻,走路如风,一天就打了个来回。母亲提到这件事,总是笑笑说:“我妈把我当宝贝呢!”她的脸上带着幸福而羞涩的表情,想起自己当年被宠爱的时光,母亲是欢欣的。

    ④外祖母还讲到,母亲小时候特别爱吃铁勺煎鸡蛋。母亲周末回家后,外祖母便打发舅舅去干活,家里只剩下母女俩。外祖母把对女儿的宠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她偷偷给母亲用铁勺煎鸡蛋。母亲吃了一个还想吃,她便煎第二个。外祖母还要趁着舅舅回家之前打开窗户,让煎鸡蛋的味儿散尽,要不然舅舅会闹的。外祖母没有一点儿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专宠她的小女儿。

    ⑤这些事都是外祖母讲给我听的。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我真想象不出母亲小时候那么受宠。后来母亲结婚了,有了我们姐妹几个,她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操持自己的小家。外祖母偶尔来我家,每次上饭桌前都要点煎鸡蛋和炖鱼两道菜。原来我还以为是她爱吃这两道菜呢,

    后来才知道,她是为她的宝贝女儿点的。从我有印象起,母亲每天像陀螺一样,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疲倦。母亲从被宠爱的宝,变成了宠爱孩子的妈,细想一下,这样的变化过程令人心酸。当年那个围在慈母身边撒娇的女孩,有一天升级为妈妈后,她便抖落一身的娇气,摒弃自己那点小任性,变成一个细致万分、体贴入微的母亲。她理应获得的宠爱,也渐渐被忽略了。

    ⑥几年前,我的外祖母去世,母亲哭得撕心裂肺。看到母亲飞溅的泪水,我心如刀绞。我知道,对母亲来说,那个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的人永远去了,她该有多伤心啊。

    ⑦如今,我也已经人到中年。我想,在孩子的心目中,我一定也是个慈爱而琐碎的母亲。孩子不知道,我也是母亲捧在手心里的宝。从前是,现在也是。如今母亲见我辛苦,还经常给我开个小灶呢。只要有母亲在,女儿不管多大都是母亲手心里的宝。

    ⑧我现在既享受着被母亲捧在手心里的幸福,也享受着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的幸福。同时,母亲享受着我回报的爱,我享受着孩子回报的爱。这难道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吗?

    (选自《教育导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显得生动形象。 B . 第②段听到外祖母称呼母亲“我的宝”,“我”感觉有点尴尬,又有点感动。 C . 第③段母亲因年龄大了还说“我妈把我当宝贝呢!”之类的话而感到羞愧。 D . 第⑧段写“我”被母亲捧在手心和“我”把孩子捧在手心,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2) 下列没有表现外祖母疼爱母亲的一项是(       )
    A . 母亲走路险些摔倒,外祖母惊呼“我的宝”。 B . 母亲结婚后,外祖母经常给母亲开小灶。 C . 母亲在县城上学时,外祖母步行30多里路给她送好吃的。 D . 母亲周末回家,外祖母偷偷地给她做铁勺煎鸡蛋。
    (3) “当年那个围在慈母身边撒娇的女孩”变成了“整天围着锅碗瓢盆打转的家庭妇女”,两句话中“围”字的含义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 莫怀戚的《散步》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本文最后一段也运用了对称的句子,请简析本文这样写的好处。
  • 6. 阅读

    父 亲

    汤素兰

    ①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是每到年关乘着风雪而来的“陌生人”。

    ②父亲长年在外省做手艺。因为交通不便利,也为了省钱,他一般都是每年正月初二出门,大年二十八回家。

    ③父亲不仅让我们衣食无忧,也让我的母亲比村里其他女人更早戴上手表,踩上缝纫机,让我们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听上了收音机。

    ④那台收音机的神奇作用,在许多年后显现了出来。我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个关于一只蠢猪的故事——《会说话的猪》。那时的我,猪只会让我想到猪肉,我没想到猪还会说话,有计谋,对我们人类有那么多意见!这个故事令我震惊,让我从此换了一种目光看家里的一切牲畜。也许,我的童话想象就是那时萌生的。

    ⑤因为和父亲见面少,父亲又寡言,还因为在传统保守的乡下,女儿常被忽视,所以,在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我和父亲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

    ⑥高中时,我是宁乡七中的学生,而高考考场设在六中。高考前一天下午,学校用一辆辆大卡车把我们送往考点。正是七月酷暑,大卡车没有车篷,乡村公路上尘土飞扬。到达考点后,一身尘土的我们立即扑向水龙头,洗脸,洗手,洗去身上的尘垢。

    ⑦将自己洗得清清爽爽回到学生宿舍休息时,我才发现,手表不见了!

    ⑧为了让我考试时能掌握好时间,母亲将她心爱的上海手表摘下来戴在我的手腕上。我在洗脸洗手的时候把手表摘下来放在盥洗台上,离开的时候给忘了。

    ⑨我飞奔回盥洗台,手表当然不在了,谁都说没有见到。

    ⑩手表丢了!

    ⑪那个时候,手表是家里的“三大件”之一。不知道父亲攒了多久才攒够买这块手表的钱,母亲自然对手表格外珍惜。我记起了儿时因为丢失五毛钱而被母亲狠揍的经历。那几天,我白天考试,夜里哭泣,吃不下任何东西。最后一门考试时,我浑身发抖。因为考完这门我就得回家了,我害怕回家。

    ⑫我最后一个走出教室,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看见了父亲。

    ⑬个子矮小的父亲穿着一件白色衬衣、一条深色裤子,手里拎着几个雪梨,站在那里等我。原来,老师担心我出事,把我丢了手表的事情通过电话辗转告诉了我父亲。父亲从外地赶了回来。

    ⑭看见父亲,我的眼泪再次溢满眼眶。父亲递给我一个梨。我接过梨,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声音说:“我把手表丢了。”

    ⑮“丢了不要紧,再买就是,你吃梨。”父亲说。

    ⑯我咬了一口梨,将清甜的梨汁和眼泪一并吞下。

    ⑰学校的大卡车已经开走了。我跟着父亲去镇上搭汽车回家。我们沿着河堤走,迎面的是正在西落的太阳,我们的家就在太阳将要落下的大山深处。父亲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旁边是从我家村子里流过来的楚江水。

    ⑱路上,父亲再没有说一句话,甚至没有问我考得怎样。把挣钱和时间看得无比重要的父亲,得知我丢了手表,特意从外地赶来接我回家。我牢牢地记着这件事。这是一个确证——在父亲的心中,我也是重要的。

    ⑲我考上了大学,父亲很高兴。他背着一口亲手打制的樟木箱,和母亲一起送我到长沙上学。直到六十多岁,父亲才结束了在外奔波的生活,安居老家。

    ⑳我毕业后在出版社当编辑,因为写作,有了一点小名气。有一次,母校请我去做讲座,我提前一天开车回家看望父母,第二天上午去学校,讲座结束便回了长沙。

    ㉑后来听母亲说,那天父亲蹬着自行车骑行了三十多里,到学校去听我的讲座。可是父亲到学校的时候,讲座已经结束了,他只看到了欢迎我的横幅。

    ㉒“他怎么不跟我说?我要是知道他感兴趣,我开车一并带上他就是了。”我抱怨。“他去的时候也没跟我说,是回来后才说的。”母亲说。

    ㉓父亲从未跟我说过这件事,我也未跟父亲提起。但从此以后,我只要出了新书,便会带一本回去给父亲。我编辑了新书,也会带给父亲,让他了解我的工作。

    ㉔父亲接过书,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5日,有删改)

    (1) 作者对父亲的情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请梳理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对父亲的情感

    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感觉在父亲的心中,“我”也是重要的

    做讲座和送书给父亲时

    (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亲并没有忽视“我”的成长,对“我”非常关爱,让“我”感受到童年时的快乐。 B . “我”把母亲贵重的上海手表弄丢,尽管是参加高考,也害怕到浑身发抖的地步。 C . “将清甜的梨汁和眼泪一并吞下”的细节非常感人,表现了“我”的感动。 D .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父亲的种种事情,线索清晰,脉络分明。
    (3)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文概括。
    (4)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我们沿着河堤走,迎面的是正在西落的太阳,我们的家就在太阳将要落下的大山深处。

    ②他背着一口亲手打制的樟木箱,和母亲一起送我到长沙上学。

  • 7. 古代诗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及遭孙恩之难 , (道韫)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节选自《晋书·列女传》)

    【注释】①孙恩之难:起义军首领孙恩起军反叛东晋。②厝:同“措”,举动。③肩舆:乘坐轿子。④见:被。

    (1) 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B . 【甲】文“公大笑乐”中的“笑”是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C . 【甲】文中“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D . 【乙】文的谢道韫是个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令人折服的奇女子。
    (2) 【甲】【乙】两文从不同方面让我们认识了谢道韫,请分析【甲】【乙】两文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3) 下列与“及遭孙恩之难”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 . 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B . 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 C . 炎帝之少女(《精卫填海》) D . 吾盾之坚(《自相矛盾》)
  • 8. 阅读

    【甲】济上作

    【明】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甲】【乙】两首诗共同写的节日是(         )
    A . 清明节 B . 寒食节 C . 端午节 D . 重阳节
    (2) 【甲】诗的尾句与【乙】诗第二句意境相通,请分析其异同点。

三、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 9. 亲情,是永远道不尽的话题。为此,班级开展了以“感悟亲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了亲情这笔储蓄,我们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可以很富有。

    ②一个人从呱呱落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

    ③我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

    ④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这张“存单”,借助它走出困境。

    ⑤如果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⑤③④② C . ②③④①⑤ D . ②④③①⑤
    (2) 下面是小语在活动中写的一段话,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亲情可贵,它是你身心疲惫时最温暖的港湾。②亲情如水,它虽然平淡,但却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③这份情感宛如深邃夜空中的北斗星,虽然为我们指明方向,更在黑暗中给予我们永恒的慰藉与希望。④它又如同深海中的珍珠,虽被层层波涛所掩盖,但其内在的光华与价值却永远无法被磨灭。⑤回忆起那些与亲人共度的时光,嘴角总会不自觉地上扬。⑥无论是儿时父母的慈爱、兄弟姐妹的嬉闹、还是祖辈们的教诲,都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⑦亲情的纽带,让我们在风雨中不再迷茫,勇往直前。

    (3) 仿照划线句子,进行续写。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 ;是;是

四、写作能力(60分)

  • 10. 《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最后的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儿女永远是住在母亲心上的那个人;《散步》中,“我”决定委屈儿子听从母亲走大路,因为“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母亲永远是住在儿女心上的那个人。同学们,住在你心上的那个人是谁呢?

           请以“住在我心上的那个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与要求:只能写一个人,不能写多人;详略得当,写清楚他(她)为什么住在你的心上;有逻辑地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发现、思考、感悟等;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