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每有会意 , 便欣然忘食

会意:

饮辄尽

造:

③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晏如: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知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有五棵柳树,就称他为五柳先生。由此可知,此文是为一个不知名姓的隐士写的传记。 B、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他读书的目的是追求精神的愉悦和安慰,这既是一种读书态度,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C、从文中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D、本文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对高洁志趣和独特人格的坚持,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举一反三
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枢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亡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二”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梢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