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登岳阳楼》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根据要求填空。

“帘旌不动夕阳迟”句中近景是,远景是。不动的帘旌,表明;迟落的夕阳,揭示着。这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在诗中的作用是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

【乙】

    楚人城州来。沈尹戌曰:“楚人必败。昔吴灭州来,子旗请伐之。”王曰:“吾未抚吾民今亦如之而城州来以挑吴能无败乎?”侍者曰:“王施舍不倦,息民五年,可谓抚之矣。”戌曰:“吾闻抚民者,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民乐其性,而无寇仇。今宫室无量,民人日骇,劳罢死转 , 忘寝与食,非抚之也。”

(节选自《左传·昭公十九年》,有删改)

【注释】①州来:古地名,今安徽凤台。②寇仇:仇人,仇敌。③劳罢死转:疲劳至死而没有人收葬。死转,死而弃尸。

班级组织“山水游记类古诗文”阅读活动,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

材料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柳宗元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榛莽 , 焚茅筏 , 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注释】①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②榛莽:泛指灌木杂草。③筏:草叶茂盛。④箕踞: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形似箕斗。⑤衽席:古时的睡席。⑥垤:小土堆。⑦培塿:小土山。

材料二: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释】①苏轼贬谪儋州,于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得以渡海北归。②鲁叟:指孔子。③桴,小筏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