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日前,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的科普日活动让人们享受了一顿顿“科普大餐”,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让科普活动变得五彩斑斓、趣味十足。如果说科学知识是科普的“鱼”,那么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就是科普的“渔”。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来的科普活动“鱼”多“渔”少,缺了些“精气神”。

    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等。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这些宝贵的科学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同时也在约束科技团体的自身行为。而对普通人来讲,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安身立命,这些精神都永不会过时。因为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赋予人崇高的理想,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科学思维在今天的科普内容中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还要重要。现在,科学知识已经汗牛充栋,一般在网络上一搜就能找到,对普通民众来讲,除非个人极为感兴趣,否则并没有熟练掌握的必要。对大部分人来说,形成科学理性的反思能力,比掌握某种或某几种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比如,要让大众明白,科学是有局限性、阶段性的,包括医学在内的各种科学,都不是万能的。这样大众在面对一些诸如“量子矿泉水能治疗各种癌症”等骗局时,才能多一分清醒。

    科学的人文精神,和现在网上流行的“心灵鸡汤”大不一样,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关怀为方向和目的,强调科学与人文相互协调和补充的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人文观。在做科普时,也要让人们明白,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控制好这把利剑,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

    总之,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本身就是科学的一部分,是科学的“精气神”。在科普活动中,我们不能忽视对此的传播和普及,否则就会局限了科普的广度和深度。

    今天,我国大众科学素养依然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科学思维能力依然有待提高,有关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依旧缺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全国科普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多年,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科学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期待,随着这一活动的不断深化,科学的“精气神”能越来越足。

(节选自2016年10月《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及科学的人文精神,本身虽然不是科普中的科学知识,但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B、求实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都是宝贵的科学精神。 C、科学思维是一种科学理性的反思能力,如果人们具备了科学思维,那么就比掌握某几种科学知识重要得多。 D、科学的人文精神是包含了基础、手段以及方向和目的的唯物主义的人文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包括医学在内的各种科学都是有局限性的和阶段性的,也都不是万能的,对这点大众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 B、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二者应该相互协调和补充,人文精神指导得好,就能控制好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 C、宝贵的科学精神能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对普通人做学问、生活有帮助。 D、我国科学家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有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科学思维能力依然有待提高,有关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依旧缺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知识就像是科普中的“鱼”,已经很丰富了,一般在网上是能够搜到的。 B、科普活动不能忽视对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人文精神这些精神的传播和普及,重视了就会促使科普向广度和深度前进。 C、由于近来开展的科普活动缺少“精气神”,所以我国大众科学素养依然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是科学领域的一种遗憾。 D、科普活动中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确让活动变得极具吸引力,让人们享受了一顿顿“科普大餐”,但这些科普中的“鱼”多“渔”少现象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提升思想境界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写作是特殊的精神生产。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文学作品的思想境界反映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境界。文章乃经国之大业,须敬畏,不可亵玩焉。“文载道”,“诗言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北宋张载有“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气概和高远的思想境界。

    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文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作家以他们的作品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作家要深入生活,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切不可疏离时代主潮,躲避崇高理想,只顾把玩一己之悲欢,并把那当成整个世界。文学如果沦为列宁所说的那些“饱食终日”“百无聊赖”的人的消遣工具,将失去文学最珍贵的价值。

    创作自由是文学繁荣的基本保障,也是作家的权利。但在讲创作自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社会责任,这是辩证统一的。邓小平同志曾期望作家“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作家应该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认为作家只需要创作自由而不必承担社会责任,是偏颇。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作家“具有双重职责,个人的职责和公众的职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需要有两个灵魂”。所谓“两个灵魂”,是指作家既是个体的、又是公众的;既可以有个人追求,又必须有社会担当。当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是靠外在强制,而是靠作家内在自我提高、自我约束。

    文学既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又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是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越要强调正确价值取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普遍认同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学的主导价值。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将其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要努力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情感世界的契合点、共鸣点,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所思所盼中汲取灵感、挖掘素材、提炼主题,以文学的方式筑造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世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在社会矛盾凸显期,众声喧哗,美丑纷杂,作家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认清现象与本质,深刻反映社会进步,体现人文情怀。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迎合低级趣味,不但不能给社会提供正能量,反而会制造文化垃圾,违背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与真善美南辕北辙。

    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基本属性之一。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证明,文学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总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与政治的联系,传达一定的思想倾向。社会主义文学从本质上讲,是人民的文学。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原则问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的历史责任,是作家思想境界的核心。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作为文学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学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学工作者的天职。只有把根深扎在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中,文学之树才能长青。要防止文学离开人民,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0日07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什么是公德与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但是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包含着公共舆论、包括着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大约一个世纪前,梁启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判断:“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活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做人,注重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人。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当中,都很精心。但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甚至是舍身的道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家族结构,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它往往会产生不易察觉的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冷漠和自保。今天与陌生人交往的国人,当发生和自己没关系的事件时,往往表现出冷漠、旁观的倾向。另一方面,像挤车、抢位子时,则是以为不挤、不抢会吃亏,表现出自保的心理。实际是缺乏公共道德,也就是梁漱溟所指出的缺乏公共交往生活习惯。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就是以血亲为辐射中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

    血亲伦理,因人而异,是“对人不对事”的具体权变伦理,而不是“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性伦理。归结起来,就是私人关系的道德优先于社会公德。中国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把中国的关系学、私人关系学混为一体。而超出私人关系的公共关系,一方面作为私人关系的延伸放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涵摄,也要把它放在其次的地位。

    关于公德有必要强调三点: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格。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主的选择。因而不是从集体方面对个人单方面的规定,而是个人自由的选择,因而这样一个主体和自觉选择的道德,实际上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意指的公德。一个现代个人,他遵守公德,体现了一种情操,一种职业的操守,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律,恰恰体现了个体的人格的尊严。他不把自己看作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人,表现出高尚的职业的操守。这里的公德是以单数第一人称做出选择的。因此这也成为现代私德的起源,是以现代人格的自我意识即民主、自由、自主为内涵的。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国人说的公德往往是遵纪守法、不随地吐痰、不乱闯红绿灯、上车要买票等等。这些消极的具有底线意义的公德,当然属于公德的一种。但是公德的本意,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关怀,是一种公共精神,是超出个人的界限,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情。这是公德最初的意义。这个意义集中的体现是政治。如果把公德仅仅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文明礼貌之类的个人修养,实际是贬低了公德的意义。公德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健康地保持它现代文明的体制。比如说对于腐败,对于社会的进步,包括对于国家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你是否有足够的关怀,这种关怀不是被迫的、不是别人给你灌输的,而是自己自由地做出决定的。有这种公共精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德。

    公德与私德在现代条件下还有一个特点,它们之间是分化的:在公共领域建立一种规则、制度,然后你要遵守,但是要保持公民权。相应地也要求在社会生活空间中给私人留有私人领域。一个人,在私人的领域,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都是受到保护的,同时社会生活有真正民主和法制的公共空间。

(尤西林:《漫谈社会转型中的公德与私德》,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古代“文人趣味”的生成与演变(节选)

李春青

    人们的美学观念、文艺思想固然受制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而趣味则是意识形态的心理基础。趣味与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离开趣味作为基础,意识形态就成为空洞的口号与说教,而不能得到意识形态确证的趣味也只能表现为自生自灭的时尚与习俗。因此可以说,趣味具有阶级性,也具有历史性。

    “文”可视为中国古代贵族趣味的标志性符号。在周代典籍中随处可见的“文”是贵族趣味与贵族意识形态的纽结点,它既包含着以等级观念为核心的贵族价值体系,又包含着以礼乐为核心的贵族趣味系统。孔子赞扬周代的政治文化:“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今人则常常用“繁文缛节”来评说周代文化,这些都是对“文”这一趣味特征的理解。“文”就是一切形式化的人为建构,包括典章制度、礼仪、知识系统、诗、乐、舞、建筑、绘画、雕塑、器物等,也包括贵族阶层在正式场合的一切言说。这个“文”的系统把贵族与其他社会阶层区别开来。

    “道”可视为士人或士大夫阶层趣味的标志性符号。秦汉之后,受过教育的布衣之士有机会进入官僚行列,于是已做官的读书人和希望做官的读书人就构成了新的社会知识阶层,即“士大夫阶层”。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是士大夫趣味结构的基本内涵。西周贵族阶层话语系统中没有“道”的位置,它与士大夫阶层相伴而生。士大夫阶层是春秋战国之际从原有贵族阶级蜕化而来的,他们在贵族文化基础上建构起了自己的文化系统,这就是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之学。可以说,士人阶层一切精神文化的建构都是对他们所尊奉的“道”的诠释,而“道”也成为士人阶层文化心态、性情倾向与观念系统的综合性呈现。正因如此,“文”“道”关系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一个延续千年的基本主题。

    “雅”可视为文人趣味的标志性符号。“文人趣味”是在士大夫趣味中孕育而生的。如上所述,对“道”的推崇与信守构成了士大夫精神趣味的基本维度。然而这个阶层毕竟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与主导者,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决非仅仅囿于狭隘的政治领域。于是,士大夫阶层就获得了新的身份性标志——“文人”。所谓“文人”,就是有文采之人,亦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人。当士人阶层意识到自己个人情感的重要性并且为个人情趣的表达挣得合法性时,文人趣味就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心理基础。文人趣味主要表现为一种永无休止的“雅化”追求:形式上越来越精益求精,风格上越来越细腻微妙,评价标准上越来越专门化。

    从贵族到士大夫再到文人——这是古代知识阶层身份演变的历史轨迹,也是古代趣味演变的历史轨迹。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杨国荣

    ①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②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③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④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⑤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并不是离开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这类观念。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的学生又问有关死的事,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我们应当关心的,不是那种超越的对象,不是远离现实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总之,从“道不远人”的观念出发,儒家处处把目光引向现实的世界。

    ⑥道不远人,同时也规定了道和人的实践活动无法相分。在实践过程中,道的品格具体地表现为“中”。儒家一再谈到“中道”或“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张“中道而立”,荀子也肯定:“道之所善,中则可从。”道作为实践的原理,其意义首先便体现在“中”之上。这种“中”并不仅仅是量的概念。从量的概念去理解,“中”往往表现为与两端等距离的那一点,然而,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道同时体现于变化过程,表现为发展的原理。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中”则关乎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以上意义上的“中”,其实质的内涵集中体现于“度”的观念。这种“度”的意识,同时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的智慧。

    ⑦以“度”为内涵的实践智慧,体现于不同的方面。《中庸》曾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本体论上看,这一命题意味着对象世界中的诸种事物都各有存在根据,彼此共存于天下。从人的实践活动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则涉及不同的个体、团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处、交往问题,它以承认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为前提。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是一种历史演化过程中无法否认的事实,如何使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个体、存在形态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便成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指向的实质问题,在这里,所谓“并育而不相害”,便要求以“度”的中道原则,恰当地处理、协调社会共同体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这种协调方式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它需要根据实践生活的具体形态来加以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就体现了一种“度”的智慧。

(节选自《中国文化中的“道”》,原载2011年6月12日《文汇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人类文明演进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性科学时,并且当这种驱动力强大到足以变革基于工业文明形成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时,就会滋生出一种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信息文明。信息文明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孕育出来,成为工业文明时代的颠覆者。信息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替代是在一个渐进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一是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崛起阶段。知识经济的凸显,使得在工业文明中占有绝对优势的“资本家”逐渐地让位于掌握着知识与技能的“知本家”。此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为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1995年网景公司推出浏览器这段时期,人们能够方便地利用鼠标和键盘通过互联网浏览和传递信息。虽然互联网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网,但它比计算机更彻底地改变了工业文明时期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分级管理的层级化模式。这个阶段最典型的标志之一,是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独特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开始超越“资本”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是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标志的全面发展阶段。互联网不仅成为新的发展平台,而且成为改造过去一切习惯的新引擎。此阶段时间跨度为1995年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到2015年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这段时期。互联网是一项具有重构一切能力的新类型的技术创新,它不仅成为生活的基础设施,而且彻底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商业结构和商业模式,成为信息沟通的直通道。这无疑颠覆了工业文明时代习惯于追求大而全的集团式发展策略,致使商业模式向着碎片化、个性化、专业化等方向发展。维基百科改变了传统百科全书的编撰模式,网上购物和外卖服务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支付宝、微信支付正在替代银行。

    三是以智能化为标志的高峰阶段。人类文明从利用科学技术来解放人的体力,向着利用智能科学技术来解放人类智力的方向推进。时间跨度是2015年到未来某个时候。智能化技术是比互联网更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革命,也许,未来几十年内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泛化发展,会把信息文明推向高峰,并内生出另一种新型文明——智能文明。如果说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主要集中于如何解决由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所导致的一系列冲突,那么,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则是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问题。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文明首次为人类从习惯于追求物质文明转向重视追求精神文明提供了平台与视域。从智能家居到数字医疗、从物联网到智能城市、从平台经济到绿色能源等,所有这些发展不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革命,有助于化解过去只立足于物质文明所导致的一切矛盾,而且有助于重塑人与自己、他人、社会、自然界之间的内在关系,确立一种大整体观与大发展观。

(成素梅《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康有为而言,人性论是大同思想的重要基础,也是孔子仁道的重要内容。他指出,世界要实现大同,除了满足“天下合群”的基本条件,还需要满足“人之智慧、淡泊、勇力、艺能、礼乐,皆人人完备”,人人为“天生之成人”这一条件。换言之,孔子“合群之仁道”的完满实现既需要在明人伦的基础上进一步破除伦常,合天下之人;还需要人性皆善,人人成为“全人”。后者是保障大同世界能“合天下之群”的人性论基础,也是孔子人心之道在太平大同世的展开。

    ②关于人性,康有为以孔子“性相近,习相选”作为根本依据,认为无论平世乱世,人性并不存在本质的不同;但是后天的习得却使人性在平世与乱世表现出巨大的差别。康有为指出,乱世之人由于世尚野蛮,教化未至,因此“人皆偏憾,不称天性,未成为全人”;当太平之世,“教化既备,治具毕张,人种汰,胎教修明”,则人人为“天生之成人”,因此,“乱世人之资格,与太平世人之资格迴远”。

    ③人在后天中不断根除乱世习性日完善的进化过程是在历史中不断展开的,但这个过程并非是自然的,孔子针对三世制定的后天教导才是人性在历史上不断完善的根本原因。对于孔子的教导 , 康有为首先指出孔子教导的总体原则是“治其志而归之于仁”,教人以“求仁为事”以养人之善性。博爱之仁在人性上的充分实现被孔子视作人性进化的最终目标,人性发展的方向因此得以最先明确,此为孔子教化之根本前提。其次,孔子针对三世分别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的原则。对于据乱世,孔子立“亲亲”原则教人建立父子夫妇纲常,使人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内部产生不忍人之仁心,使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此为教化之起点,也为人性发展之起点;对于升平世,孔子立“仁民”原则教人破除人伦界限而推思同类,最终实现人类世界即每个人之间普遍的友爱;对于太平大同世,孔子立“爱物“原则教人众生平等,爱生成杀,使博爱之仁德普照于世间万物,此为教化之终点,也是博爱之人性得到充分实现的终点。

    ④传统上,宋儒借《孟子》“亲亲仁民爱物”之言提倡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并通过细致辨别“亲”“仁”“爱”之间的差别强调万物一体下的差等之爱。与宋儒明显不同,康有为将人性问题纳入三世进化的框架中,认为“亲亲”“仁民”“爱物”是孔子针对三世的教导,它们也因此代表着孔子所设想的人性由低到高的发展水平;同时,在康有为这里,“亲”“仁”“爱”大体是同义的,他更强调的是仁爱施与的对象范围,从其以博爱论仁就不难看出,仁爱施与的范围才是衡量人性展开程度的关键所在,而并非是对差等之爱的体认与实践程度。在康有为看来,正是得益于孔子的教化,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人人都将在太平大同之世成为全人。纵观《论语》学史,康有为的《论语注》第一次明确以大同学说为中心阐释孔子思想。借助对《论语》的解释,康有为使大同学说深入中国思想主流。

(原载《读书》2018年11月,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