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普宁市洪冶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段考试卷
人物 | 变革论述 | 出处 |
梁启超 | “法者,天下公器也;变着,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 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义》(1896年) |
孙中山 | 全体人员正准备着要迎接一个变革,有大多数的诚实的人们,准备而且决心要进入公共民主的生活。 | 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1897年) |
【构建共和】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缔造共和】
材料二 下表是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 事件 |
1911年10月10日 | A |
1912年元旦 | 中华民国成立 |
1912年2月12曰 | 宣统帝下诏退位 |
…… | …… |
【维护共和】
材料三 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在其心目中,迟早是要实行独裁统治的。袁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推行媚外外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代理人。
内容 | 数量 |
民族主义 | 约1100多次 |
帝国主义 | 约700次 |
国家主义 | 约600次 |
国民主义、自由主义、民生主义、共和主义 | 约800次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