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真题圈】成都市小学调考真题三步练语文五上 第三单元真题达标测试卷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场景一:十八里相送】

①时间一晃三年。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信中说她的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祝英台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祝英台启程回家的时候,梁山伯一定要亲自送她。

②他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随,总是不愿意分手。祝英台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爱情,又不便直说,只好打许多比方来启发梁山伯。

③他们看到河里有一对鹅,祝英台就唱道:“前面来到一条河,河里游着一对鹅,公鹅就在前面游,母鹅后面叫哥哥。”老实厚道的梁山伯没有听懂她的意思,继续往前走。祝英台又唱了好几首比喻男女爱情的歌,梁山伯还是没有明白。祝英台开玩笑说:“你真是一只呆头鹅!

④祝英台又指着池塘里的一对鸳鸯唱道:“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英台若是红装女,梁兄啊,你愿不愿意‘配鸳鸯’?”梁山伯叹了一口气说:“可惜你不是红装女啊!”

⑤祝英台见梁山伯还是不明白,便说:“我家有个九妹,我和她是双胞胎,她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我愿做媒,让九妹和你结为夫妻,你愿意吗?”梁山伯本来很爱祝英台的才貌,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就高兴地答应了。

⑥他们相送了十八里,来到河边,二人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临别的时候,祝英台和梁山伯约定七月七日到祝家相亲。梁山伯远远望着河对岸祝英台的身影越走越远,直到看不见了。

【场景二:化蝶双飞】

①花轿抬到半路,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这时丫鬟(huán)告诉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②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霎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忽然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了坟墓,坟墓立刻合拢了。

③一会儿,雨停了,云开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出来,绕着坟头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长长飘带的大蝴蝶,叫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呢。

(1)、【语文要素】请根据短文内容,将下面的场景补充完整,并给相应场景选择合适的配乐风格。(配乐风格:A.欢快活泼 B.低沉悲壮C.舒缓轻柔)

场景一:十八里相送

场景二:化蝶双飞

祝英台

启程回家

为“妹”做媒

英台哭坟

化蝶双飞

梁山伯

没有听懂

目送远去

配乐风格

(2)、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请你从两个场景中各挑一处简单概括。

场景一:

场景二:

(3)、把【场景一】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你真是呆头呆脑!”好不好?为什么?
(4)、对祝英台给“九妹”和梁山伯做媒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A、祝英台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梁山伯。 B、祝英台想把梁山伯骗来再见面。 C、祝英台想让梁山伯来祝家向她提亲。 D、祝英台想要戏耍呆笨的梁山伯。
(5)、结合资料袋及文中祝英台的行为,你认为祝英台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理由。

【资料袋】在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常常是由媒人在中间牵线,若双方父母同意,一桩婚事就办成了,男女双方在婚姻大事上没有丝毫的自主权,他们甚至直至新婚之夜才会见面,之前连对方的高矮胖瘦都不知道。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童 年(节选)

高尔基

①这一天,她正跪着虔诚地祷告,外祖父打开门闯了进来,嘶哑着声音吼道:“老婆子,咱们家着火了!”

②“你说什么?”外祖母“腾”地一下从地板上跳了起来,飞奔而去。

③“叶夫根尼娅,快把圣像摘下来! 娜塔莉娅,快给孩子穿上衣服!”外祖母坚定地____道。外祖父则轻声哭泣起来:“哎哟……哟……”我连忙跑进了厨房,向着院子的厨房已经被照得金光闪闪,地板上飘动着闪闪烁烁的红光。雅科夫舅舅光着脚,边穿靴子,边在地板上蹦蹦跳跳,脚掌被火光灼痛了似的。他大喊:“是米希加放的火! 他跑啦!”

④“混蛋,你放屁!”外祖母一边呵斥舅舅一边使劲推了他一把,差点儿把他推倒在地。

⑤染坊的顶子上火舌在舒卷着,舔着门和窗。寂静的黑夜里,那燃烧的火势如红色的花朵,跳跃着盛开了。染坊墙壁宽宽的缝隙里满是通红的火苗。窗玻璃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和如丝绸搓揉时一样的瑟瑟声。火越烧越猛,染坊烈焰腾腾,活像教堂圣像壁那般金碧辉煌。

⑥我急忙套上厚实的皮短袄,匆匆穿上了别人的靴子,踢踢踏踏地跑到了台阶。外祖母的举动更是令人惊心动魄,只见她头上披着一只空袋子,身上裹着马被,飞也似的冲进火海,____着:“混蛋们! 硫酸盐! 硫酸盐要爆炸了……”

⑦“格里高利,快截住她,快!”外祖父吼道,“哎,这下她算完了……”

⑧可外祖母已跑出来了,浑身冒烟,弯着身子,双手抱着一大桶装着硫酸盐的瓶子。“老头子,快把马牵出去!”她边咳嗽边哑着嗓子____地叫喊,“还不快把我肩上的马被脱下来,瞎啦,我都烧着了!”

⑨格里高利拿下她肩上披着的马被子,把大块大块的积雪往染坊门里抛。雅科夫舅舅拿着斧头围着他蹿来蹿去。外祖父在外祖母周围奔来跑去,把雪块往她身上扔。外祖母把瓶子塞进雪堆后打开了大门,对着跑来的人直____:“街坊邻居们,快救救这大火吧!马上要烧到仓库了,我们家要是被烧光了,你们也会遭殃的! 来吧,把仓库的顶子扒掉,把干草都扔出去! 各位街坊,一齐动手干吧! ……格里高利,快! 雅科夫,别吓跑……”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母都在乡下住

一群鸡在路边的竹子栅栏里闭目养神,我咳嗽一声,它们都没动,像见过大世面似的。“谁家的鸡啊?”我回家问母亲。母亲说:“咱家养的啊。”

父亲挖地。它们就分成两群,父亲面前一群,身后一群,都想找虫子吃。结果,父亲扬不起锄头。父亲说:“你们到一边玩儿去,我要挖地嘛。”它们不听他的,依然在那里细心地啄,弄得尖嘴上都是泥。

父亲索性放下锄头,坐下来点一支烟。那群鸡也好奇,偏着脑袋看,一只鸡朝卷烟啄了一下,烟丝全撒在地上。父亲生气了,大声喊母亲,要她把鸡唤回家。

在屋檐下,母亲喊一声,这群鸡拔腿就跑,慌里慌张地跑到屋檐下的台阶旁。它们左顾右盼一点儿也不整齐,这是等吃的呢。母亲会抓一把玉米撒出去,那个样子,非常像我们小的时候,她从怀里掏糖果给我们。

这群鸡买来时刚出壳,天又冷。母亲说:“我当了一阵子老母鸡呢。白天把它们捉出去晒太阳,晚上捉回来,放在有棉花的纸箱子里。再大点儿会跑了,我走到哪儿,它们就跟到哪儿。”

它们看着我们吃饭,忽然有一只冲父亲跑过去,想跳起来,母亲立刻阻止了它,原来,父亲衣服上有粒饭。

父亲笑着说:“要是它会拿筷子,我得给它准备板凳了。”

母亲也笑:“坐一大桌子多热闹。”

原来,父亲母亲是冷清的,他们有儿有女,可没有一个在身边。

我帮着母亲从树上摘柿子,母亲在下面接,那群鸡在树下玩儿。

母亲跟我说:“别都摘完了,留几个柿子看树。”我问:“为啥要留呢?”

母亲说:“给树留着嘛。一个柿子都没有,树也难过啊。”母亲是说树,好像也是说自己。

我在老家的那几天,时常默默地看着这群鸡,看父母给它们喂食,看它们带给父母欢笑。我想,它们就像是父母的一群孩子。

材料二

一定救回自己的同志

①雨来撒腿就向刘家桥跑。一边跑,一边转过脸去,瞧那大道上的特务队。心里说:“zāo gāo,这算救不回来啦!”雨来飞跑着,血液 fèi téng,简直像一匹脱了缰的小马驹儿。树林从他身边闪过去,田野上的秫秸堆,从他身边闪过去。眼前的小桥,眨巴眼的工夫,已经丢在背后……

路边的野菊花zhàn chàn动着金黄的 huā lěi    ,仿佛吃了一惊似的望着这个跑过去的孩子。草丛里一只寻食的小鸟,飞起来,jīng huāng地叫着。田野里干活的人,直起腰,把手掌搭在额头上,遮着太阳,远远地望着这个飞跑的小孩子,心里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出了什么事了?”

③汗水,像瓢泼似的,顺着雨来的脸往下流,顺着脊背往下流,顺着肚皮往下流。他闭紧了小嘴儿,从鼻子里发出短促的喘息声。

④雨来进了刘家桥。一个在街上蹲着玩沙土的小姑娘,没来得及抬头看一看,huǎng rán间雨来就从她的头上跳过去了。街上的人们,都惊叹 吃惊地张大嘴巴,望着这个孩子。刘金亭的院子里,卧在墙根下的 bān diǎn狗,没来得及叫两声,雨来已经跑进屋里。身体高大,脸色紫黑的李民达,正坐在炕上吃早饭。见雨来跑进来,忙问:“什么事?什么事?”雨来由于气喘,说不出话。李民达猜想 猜测着出了大事。他脸色苍白地问雨来:“出什么事啦?快说呀!”说着递过手巾去,叫雨来擦汗。雨来顾不得擦汗,上气不接下气地喘着,说:“快快,杜,杜绍英叔,叔,叫鬼子,特务,活逮,去啦!”

⑤李民达哗啦一声,把筷子扔在桌子上。睁大两只惊呆的眼睛,急急地问:“到哪儿啦?”“半,半路上,还到,到不了据点!”

⑥李民达听说他的战友被捕,他只愣怔了一下,就决定了自己的行动。因为内心的激动,脸上的肌肉聚成了 gē da,嘴唇直颤。他跳下炕,一面穿鞋,一面喊叫他的通讯员□□魏屯星□搬车子□搬车子□□转身从炕上抄起手枪。然后,两眼直望着雨来,问:“他们走的哪条道?”

⑦雨来已经喘息过来了,回答说:“奔鸭洪屯据点的大道。二十多人,都是车子队!”李民达手提二号盒子枪,一低头,冲出屋门。在院子里喊叫着:“一定把杜绍英救回来!一定把杜绍英救回来!”

⑧通讯员魏屯星,已经把两辆自行车搬到院子里。刘家桥的村办事员刘金亭追出来,一把攥住李民达的胳臂(bì bei),说:“我的活爹,他们二十多人,你们才两支枪,不行啊!”李民达抖开他的手,就像宣布他的誓言似的,páo xiào着:“一定救回自己的同志!”

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小英雄雨来》有改动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温馨提醒:文章较长,先一气呵成完成第一遍默读,再根据问题默读文章。

带着感激上路

上初三时,我常常迟到。我的迟到与羊有关。每天上学时,我都先把羊从家里请出来,请到沟旁河堤上草儿丰茂的地方。羊在那儿静静地吃草,我在学校认真读书。

老师对我说:“你成绩这么好,考上重点高中是十拿九稳的事,你不该把心思放在羊身上。”

我诉苦:“不喂羊,我考上高中后从哪里弄学费?”

后来,我的羊丢了,丢在河滩上,我一连找了两天也不见羊的影子。我哭成个泪人 , 为我那即将下崽的羊,为我那捉襟见肘的家。

羊丢了,我还继续努力读书。7月,我如愿地领到了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看到背弯如弓的父母,我的心碎了。对这个穷家来说,一千多元的学费无疑是个天文数字。静夜,母亲痛苦地哀号起来。第二天,村里人踢破了我家的门槛:有送三元五元的,有送十元八元的。①母亲枯皱的脸笑成怒放的秋菊,背弯得更像张弓了。

A批注:句①中写母亲的“脸笑成秋菊”,是因为 ____“背更像弓”,是因为 ____。

麻叔也来了。麻叔已经四十多岁了,因为他脸上麻子多头发稀,虽然有一身蛮力,上山能打猎下河会捉鱼,可四十多岁了仍是光棍一条。麻叔就抱着过一天少两晌的念头只求混个一日三餐。看到村中的瘸子从山外买回个媳妇儿,麻叔这才抖擞精神养了一大群羊,想把羊养大后卖了也从山外买个媳妇儿。

麻叔蹲在石墩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母亲在一旁耐心陪着。后来,麻叔颤抖着手从贴身衣袋里摸出一沓皱巴巴的票子,扔下就走。

B批注:句②中麻叔抽烟时,会想些什么呢?联系上下文,写一写麻叔的心理活动。

____

母亲撵到街上,将钱塞给麻叔:“孩子上学是需要钱,但不能花你买媳妇儿的钱。”

麻叔瓮声瓮气地说:“这钱本来就该是你们冢的,我喂的羊中个头最大带着四只羊羔的大黑就是你们家的,我偷了你们家的羊。”

母亲笑道:“别骗我,我家的羊毛色纯白,而大黑毛纯黑,大黑怎会是我家的羊?”

麻叔颤着声说:“实话告诉你,我用灶灰将你家的羊染成了黑色。大嫂,咱村老几辈有在县城上学的吗?孩子考上学不容易,你就让他上学吧!”

麻叔披着褂子大踏步走了,母亲仍握着钱呆愣愣地站着。

深夜,我们早已睡下了,突然传来了怯怯的敲门声。父亲开门一看,是村里的来彬。来彬勾着头蹲在地上,像个受审的犯人。父亲扔给来彬一支烟,他慌乱接住,点燃,闷头抽烟,烧到嘴才将烟头扔掉。来彬小声嗫嚅道:“大救,你家的羊是我偷杀的,卖了八十块钱,我给你送钱来了。”

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的母亲说:“那是只母羊,怀了羊羔,你不该在芦苇荡里把它杀掉。”

来彬惊愕万分地问:“大婶,你全都知道?”

母亲喟然一叹:“你家媳妇儿躺在床上治病需要钱,我知道了又能怎样?”

C批注:母亲知道了,却没有去找来彬,是因为____,从中可以看出母亲 ____。

父老乡亲终于凑齐了我的学费。上路时,我泪水滂沱 , 不止一次地向前来送行的父老乡亲深深地鞠躬……

(选自《小小说月刊》)

空城计

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大军前去攻打。以两千五百名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同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诸葛亮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二十几个百姓在城门前洒扫。正当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了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张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琴声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诸葛亮却弹起了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让他的军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