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林小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

绿山墙的安妮

梗概

 ①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以便他长大了帮助马修干农活,但阴错阳差,当穿着正装衬衫、打着白色领结的马修兴高采烈地赶到火车站去接小男孩时,发现那里只有一个红头发、满脸雀斑、又瘦又小的小姑娘——安妮,原来是斯潘塞夫人弄错了。从看到前来接她的马修那一刻开始,从小父母双亡的孤儿安妮就对即将拥有一个家表现出无比热烈的兴奋,她一路上不停地跟马修说话,路边的樱花、红色的路、美丽的湖,甚至她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能成为她的话题。这个爱说话的小姑娘一下子就让马修喜欢上了。可是马修的妹妹玛丽拉却对这个满头红发、又瘦又小的小姑娘表现出极大的失望,她一心要把安妮退回去。在去见斯潘塞夫人的路上,安妮很伤心,可即使在这种时候,她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在听了安妮的身世之后,最终玛丽拉还是带着孤儿安妮回到了绿山墙,这一次他们打算把安妮留下,给安妮一个真正的家。

 ②在绿山墙农舍这个淳朴的环境中,安妮得到了收养她的这对善良的兄妹和周围人们的关心、爱护。安妮的个性极其鲜明。她纯洁正直,性格倔强,感情充沛,喜欢说话,对于大自然的美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她自尊自强、勤奋刻苦,因此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尤其突出的是,她的想象力极为丰富,从而使她生活的天地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有时候她由于耽于想象,在生活中酿成若干无伤大雅的差错,闹出一些喜剧,使绿山墙农舍的生活妙趣横生。

 ③转眼四年过去,安妮在闯祸和幻想中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漂亮女孩子。她以十分优异的成绩从专科学校毕业,并获得了进入大学深造的奖学金。然而,正在这时,马修不幸去世,玛丽拉几近失明。安妮觉得到了自己报答玛丽拉的时候。为了陪伴和照顾孤独的老人,她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决心留在当地教书。人生路上的这一抉择,充分显示了她的美好心灵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节选

 ①安妮醒来,从床上坐起,天已大亮了。她内心慌乱地凝视着窗外,一束活泼的阳光正泻进窗来,窗外蓝色的天空,因有某种轻软的、洁白的东西飘过而时隐时现。

 ②有一会儿,她记不起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她首先感到的是一种令人欢乐的震颤,好像是由于遇到某种惬意的事情而产生的。接着她回忆起了一件可怕的事实;这里是绿山墙农舍,他们并不要她,因为她不是个男孩!

    ③不过现在是早晨,况且她的窗外还有一棵缓满花朵的樱桃树。她从床上蹦下来,奔到房间的另一头。她把窗框推上去——木头滞涩,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好像很久没有打开似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它嵌得很紧,不必用什么东西支撑。

 ④安妮跪在地上,凝视着窗外六月的早晨,她的眼睛闪耀着喜悦的光芒。啊,这不是很美吗?这不是个令人留恋的地方嗎?假如她并不会真正待在这里,她可以想象自己是待在这个环境里的。这里大有让她的想象任意驰骋的天地。

 ⑤外面长了一棵大樱桃树,同房屋贴得很近,树枝轻轻地拍打着屋檐,枝上繁花似锦,几乎看不到一片叶子。房屋的两旁是个大果园,一边栽着苹果树,另一边栽着樱桃树,也都是盖满了花朵;他们的草地上全点缀着蒲公英,在下面的花园里,丁香树开着紫色的花儿,早晨的风将它们的清香醉入空气送到窗口。

 ⑥花园的地上长满了青葱茂密的三叶草,顺着斜坡蔓延到山谷。山谷里小溪潺潺,许多修长的白杨树拔地而起,树下的低矮丛林里是一些羊齿草、苔藓和木质植物,使人联想起可能发生的愉快事儿。山谷那边是个山丘,上面长着云杉和冷杉,树叶碧绿轻柔;透过树林中的一道隙缝,可以瞧见她在闪光的小湖彼岸看到过的那所小房子灰色山墙的一角。

 ⑦左边远处是几座宽敞的谷仓,越过那边山坡低处翠绿的田地,隐约可见发出闪光的蔚蓝的大海。

 ⑧安妮那双爱美的眼睛在所有这些景物上停留很久,贪婪地摄取一切;可怜的孩子,她一生中见到许许多多不堪入目的地方,而眼前的一切正像她梦想过的那么美好。

 ⑨她跪在那儿,浑然忘记了一切,脑子里只留下她四周的美好景物,直到一只手调在她的肩膀上,她才猛然惊醒。小小的梦想家竟没有听见玛丽拉已经走进了屋子。

(有删改)

(1)、阅读“梗概”部分,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完成下面的小说情节图。
(2)、阅读“梗概”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安妮:
马修:
玛丽拉:
(3)、“安妮跪在地上,凝视着窗外六月的早晨,她的眼睛闪耀着喜悦的光芒。”一句中的“光芒”指的是( )。
A、窗外美丽、耀眼的景色 B、想到自己可以留下来的兴奋 C、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满足 D、表示心里在不断地思考着
(4)、“安妮那双爱美的眼睛在所有这些景物上停留很久,贪婪地摄取一切。”句中“摄取”的原意是“吸收,拿取”,这里“安妮用眼睛摄取一切”的意思是指。“贪婪”原指,是个贬义词。在这里,表现出安妮的心理。
(5)、“她跪在那儿,浑然忘记了一切 , 脑子里只留下她四周的美好景物,直到一只手搁在她的肩膀上,她才猛然惊醒。”对加点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眼前的景色太美了,深深吸引着安妮,让她陶醉不已,看得人神。 B、安妮多么希望可以留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一个这样温暖的家。 C、安妮非常担忧,因为马修他们想要一个男孩,这让她想得出神。 D、早上刚刚醒来,安妮有点忧惚,与“节选”部分第②自然段内容相呼应。
(6)、古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人们眼中的风景总是和心中的情感相关联。文中安妮的心里充满了不安,可为什么她眼中的风景却如此美丽、迷人?这与她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关联?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 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 样的小船。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 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面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 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 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 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纯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 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 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 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 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sāo)  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 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请认真阅读《平凡岁月赤子心》并完成相应的习题。

平凡岁月赤子心

①“你是异乡人,这里没有亲人:你是热心人,这里都是亲人,你的付出,沉淀在厚厚的老茧里…二十三年风雨,你的心,始终和泥土一样质朴。”这是“红桥好人”评审委员会授予第三届“红桥好人”孟凡良的领奖词。

②凌晨两点,当整个城市还在睡梦中,孟凡良和妻子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都要压实了,要不然被风一吹,刮得哪儿都是。”正在装垃圾的孟凡良边说着,一边用手把垃圾按实。每天,孟凡良都要在居民醒来之前,把小区里的53个垃圾桶倾倒干净。当家家户户早餐飘香时,他和妻子却只能趁着排队倒垃圾的空当匆匆吃上一口,因为他们接下来还要清扫10万平方米的社区。

③1994年,从农村只身来到天津的孟凡良茫然无措,红桥区双环邨街道保洁队的录取通知,让他的心踏实下来。起初干保洁,孟凡良使上全部力气却没落好,居民的意见不少。通过观察和了解,他才明白,城市里的居民普遍睡觉晚,凌晨时的清扫声音,会影响居民休息。于是,孟凡良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每次车进小区马上熄火,动作轻、声音小,及时清扫、及时清运,很快得到了居民认可。看到楼道里有堆放的垃圾,他也会第一时间清走。渐渐地,社区里乱堆乱放的现象少了,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大家纷纷称赞他勤快能干。“在家时间短,在小区时间长,家里得收拾干净,小区跟自己家一样,更得收拾干净!”孟凡良憨憨地笑着说道。

④清洁的同时,孟凡良还主动承担起分外工作。关系居民安全的公共设施,他每天都会巡查一遍。他能记住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枝一节,熟悉这里的每个居民。在他心里,这些居民就是家人。有一年,孙大娘家厕所装修,砸下来的石料老两口背不动,犯难的孙大娘想到了孟凡良。“他在外边扫地,我喊“小孟,帮帮忙',他不多言不多语地就给清走了,来来回回搬了四五趟。”孙大娘说,“小孟特别实在!谁家有需要搭把手的,他都有求必应。”

⑤面对繁华热闹的城市生活,孟凡良朴素的心一直没有改变。多年的保洁工作中,他拾到的钱包、银行卡不在少数。对于检到的物件,无论价值多少,孟凡良都会第一时间寻找失主归还,或是上交到居委会。他以自己淳朴善良的本性,义无反顾地做着在别人看来似乎犯傻的举动。但孟凡良心里明白:丢了东西,失主肯定着急。这东西不是响的,是谁的咱还给谁。

⑥23年只是岁月长河中的一刻,换算成8000多天却又是一段漫长的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孟凡良用干干净净的心做着干干净净的事儿。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一 面

阿 累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抽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个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掉了。

(选自《中流》,有删改)

阅读理解

____

佚 名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随父亲一起从一所乡村小学调到一所新的学校去念书,新学校是镇里的重点小学,教学条件要比乡村小学好得多,但老师讲课的内容有很多是我无法听懂的,这成了让我紧张不安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怕因此成绩跟不上大家,另一方面我还害怕同学们的耻笑和奚(xī)落。 因为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喜欢提问,别的同学全都高高举起右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而我则往往连老师提问的是什么都没搞清楚,所以我不敢举手。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有几次我对不会的问题也是违心地举起了手,可最后还是露馅了。

那是一堂数学课,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刚调来的姓刘的女老师。刘老师提问一道关于汽车相遇的应用题时,我习惯性地举起了手。但这次刘老师偏偏就喊了我:“请马小东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当我意识到刘老师甜甜的声音果真是在叫我时,我的脑袋“嗡”的一下蒙了。我低着头从座位上站起来,脸红得发烫,隐约听到旁边的同学在窃窃私语:“嘿,不会还装模作样骗人呢!”我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

那一堂课我什么也没听进去,直到放学仍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教室里。我感到委屈和孤独,非常期待有人能安慰我。就在我泪流满面的时候,一双温暖的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我一回头,吃惊极了,刘老师露出了亲切的笑容。刘老师耐心地问清了我的实际情况,微笑着与我达成协议:“这样吧,当你真的能回答提问的时候,你就和大家一样举起右手,如果你不会,你就举起左手。这样我就知道你到底是会还是不会了。”

从此,每次面对提问,我都可以高高地举起手了。刘老师总是仔细地看清我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才叫出我的名字,每每目光相触,我俩心照不宣地相互一笑。

那浅浅一笑,照亮了我快乐而幸福的童年,令我时至今日仍心存一份感激。 

(选自《小学语文高分阅读》,有删改)

阅读

(二)唤醒沉睡文物的人

①庄严的神像、奇异的面具、高大的神树……三星堆文物从沉睡中被唤醒。这离不开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

②1986年,青铜神树重见天日。刚出土时,只是一堆混杂着泥土的根本看不出树的形态,甚至找不出一根完整的枝丫。如何让青铜神树重放光彩呢?郭汉中跟随师父杨晓邬接受了这个挑战性任务。他们反复猜测,不断论证,历时三年多,做好了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③1990年,修复工作开始了。他们先根据造型、花纹对碎片分类,再把同类的碎片拼接、对位。起初,他们并不知道青铜神树有多高,只能从下往上一点点地摸索,就像完成拼图一样。他们经常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试探每一块残件的合理位置。有时候,为了拼接、固定一块残片,他们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酷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寒风阵阵,他们毫不觉察。两千多个日夜,他们在5米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终日埋头于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中。七年光阴一晃而过,这株高达396厘米的青铜神树终于被“唤醒”了。它的底座好像小山相连,树上“神鸟”和“飞龙”栩栩如生。据考证,这件青铜神树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体青铜文物。

④作为徒弟的郭汉中,在学习修复技艺的同时,非常重视对传统技艺改良创新。2019年末,三星堆新发现六座祭坑。如何完整地提取坑内的象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避免埋藏于地下千年之久的象牙在提取时发生断裂、损坏,郭汉中创造性地自制了许多小工具,解决了象牙提取过程中的难题。他还借鉴了骨科手术的固定方式,采用给象牙打“绷带”的蜡膜加固法,保证了上百根象牙安全出坑,开创了考古发掘过程中保护文物的先河,唤醒了更多沉睡的文物。

⑤郭汉中还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他领衔成立了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天,他指导徒弟耐心细致地给文物“做手术”:清洗、补缺、粘接、上色、做旧、打磨,一丝不苟。徒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手把手地教。郭汉中说:“三星堆的国宝那么多,我这辈子是修复不完了,但我的徒弟们可以继续干下去,这门技艺也要继续传承下去。”随着工作室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唤醒沉睡文物的队伍。

⑥三尺工作台,装得下古往今来;三十载光阴,换不回青丝如缕。以郭汉中为代表的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逐渐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