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重点名校入学分班真卷 2023年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入学语文真卷(二)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儿一样从那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头雪可家人固妒阑诺荣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地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⑩——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1)、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时间

事件

上大学那天

大学四年

“我”回忆有关母亲的往事

结婚以后

小有成就后

父亲因儿子的成才而敬重母亲

(2)、文章多处运用塑制的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

(4)、文章结尾写道“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小鸟

王文杰

    ①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②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海洋里的木板上,随浪漂流,姗姗而来,近了,近了!A.那银色的爪子、尖尖的嘴巴像下凡的神仙独乘木板缓缓漂来。那个优雅劲儿真是太妙了!

    ③小鸟,那微小的躯体,面对广袤无边的大海,没有畏缩,在风浪过后,来不及沮丧、抱怨,便坚毅地站在生活之舟上,在左右摇摆中寻索,开拓着生命的小溪。

    ④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扑啦”一声落到了船上。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成了朋友。B.——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和鸭子一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窝”,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变得深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⑤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对它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呀,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⑥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开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合影留念。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选自《作文与考试》,有删改)

阅读《捅马蜂窝》(节选),完成文后的问题。

①爷爷的后院很小,里边花木丛生,枝叶纠缠,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蜇(zhē)死人的!”爷爷连连摇手。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那多有趣!我找来妹妹,趁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先脱下褂子蒙住头顶,接着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然后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瞧着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儿地摇撼两下,只听“嗵”的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将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有删改)

书 包

①你注意过小学生的书包吗?

②那些牛津包,那些塑胶包、帆布包,那些迷彩包,上面印着熊猫、长颈鹿,印着花仙子、蓝精灵、变形金刚……要多鲜艳有多鲜艳,要多漂亮有多漂亮!

③看着这些使我们的城市变得美丽、鲜亮,变得朝气勃勃的小学生和他们的书包,一个仿佛是为了对比而出现的画面掠过心头,我想起了我童年的书包。

④我上小学,最初是在老家——乌蒙山区一个贫寒而美丽的小山村。那是将近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家境况不好,本来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分了家。一间关过猪牛的厢房,成了我们住的屋子。潮湿和窄小不用说了,土墙和门板上的猪牛和粪草的气息总也散不掉。父亲不在家——他很早就在外谋生。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住在这厢房里,过着吃不上盐巴的日子。那时候,我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看到隔壁的邻居伙伴大呼小叫地往小学堂跑,我慌了。我把母亲夹鞋样、夹丝线的几本破书翻出来,找两块和书本大小差不多的薄木板,又刮又磨,弄光滑了,夹住书本,用麻线捆牢,当成书包,拎着往学堂跑。不多久,我又拎着我的破书,垂头丧气地、眼睛红红地回来了。伙伴们读的不是这种发黄的残角缺页的破书,是崭新的语文书、算术书!要用钱买,要交学费!我买不起课本,也交不起学费!我只能远远地看着那崭新的、漂亮的、被伙伴们翻得哗啦哗啦响的课本,只能远远地模糊地看到伙伴们的笑脸,听着他们夸张的、兴奋的叫喊声!我拎着我的破书,忍着我的泪水往回跑,往回跑……

⑤可是,我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啊!

⑥在我家低矮破旧的厢房门口,母亲坐在草墩上做针线。装针线、碎布的圆簸箕斜斜地放在母亲的腿上。薄薄的阳光,刨食的鸡,伸懒腰的狗。平和,宁静。母亲是多么年轻,乌黑的头发上浮着一层亮光。母亲拈针在额头划了一下的当儿,抬眼看见我,粲然一笑说:“都要进学堂读书了,还疯跑哪样?”什么?进学堂读书?我疑惑,惊喜,叫了声:“妈!”扑在母亲怀里大哭起来,温热的泪滴在我的脸上、脖子上。我嗅到特殊的、只有母亲身上才有的气息和香味。母亲扯起衣裳揩眼睛,说:“快挎上书包让妈看看。”原来母亲是在给我做书包!朴素的、纯净的蓝色,盖面滚了边,嵌一枚绒布的、鲜红的五角星,书包带长了点儿,母亲说我还在长高。母亲为我拉拉皱巴巴的衣角,理理额头上的乱发,泪光莹莹地把我看了又看……

⑦我挎着母亲亲手为我缝的书包上学了。我知道母亲为了让我上学,为了给我缝个新书包,又帮人家推磨、舂碓,又熬夜为人家挑花、做针线了。这难道仅仅是个普通的书包吗?它装满了母亲的希望、母亲的爱呀!它使我在学业上不敢有所荒疏,不敢懒惰。尽管后来我又换了许多书包,但母亲给我做的书包,以及母亲做书包时的情景,我总也忘不了。

⑧当然啦,我童年的书包,是没有今天少年朋友们的书包漂亮,没有那么多的色彩和图案。但是少年朋友们,我们的书包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满载着父母的期望、父母的爱!

现代文阅读。

远 行

李森祥

①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

②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

③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目光恍惚。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母亲说完就离开门槛去烧夜饭。

④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

⑤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莱,几乎每顿都有。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我又不是客人,我是你儿子。”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娘对不住你。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娘办不起,你别怪。

⑥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这鸡过年要派大用,母亲却将它杀了。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们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上起光,不然,我一口也不吃。母亲只好让步。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在往弟弟妹妹们的脸上瞟。

⑦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愈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

⑧终于到了这天。早晨,我睁开眼,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这是母亲的习惯。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比过了,就疯玩。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儿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我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

⑨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要走,都来看。屋子里,屋门口,有不少人。房里只有母亲。母亲坐在一只旧的箱柜前,箱柜上翻开一只梳妆盒。梳妆盒是母亲的陪嫁,这几年不大见到她用,梳妆盒很旧了,镜子已经氧化得斑斑点点。母亲的脸映在镜子里,我看到母亲的脸也斑斑点点。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滋滋的。母亲将扑了水的头发梳得很光鲜。

⑩母亲见我很仔细地看她,就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娘老了。”我连忙说:“娘不老。”

⑪母亲就笑笑。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

⑫我见了,心里怦然一动,眼眶里热热的,便连忙退出房门。

⑬该上路了,门外有很多人送我。当我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无意之中碰了一下我家的木门,木门“吱——嘎”叫了一长声。后来,这一声也很深地刻进我心里。

⑭突然,有个女人叫了一声,说:“你们家今天跟过年一样。”我发现,我们家人人都穿着新衣服,的确跟过年一样。

⑮我走到母亲与父亲面前,想唤他们一声,结果喉咙里像堵着什么,只是低低说一声:“我去了。”我点点头,父亲和母亲也就点点头。

⑯我在大溪滩的旷野里,再一次回头,再一次遥望我家的门。我母亲穿着新衣,梳着很光鲜的头,倚在木门上。父亲坐在门口,猛抽旱烟。

从这时起,我不知道,父母以及那扇我走进走出的门是离我近了还是开始遥远了……

玩耍的大人

①过完年,终于把父母接到家里来住一段时间。这些年来他们都生活在农村老家,对城市生活非常陌生。

②母亲严重晕车,拒绝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而父亲又腿脚不便走不了远路,导致我无法同时带他们出去游玩。父亲想多看看外面,我便坐出租车带他去老城区逛,看到地铁站,我心想不如让他体验一下。坐电梯、买票、安检、刷卡、进站、上车……在如同迷宫一般的地下空间转悠,对父亲来说,如同进入了令人头晕目眩的游乐场。

③母亲天天坐在家里看电视,怕她无聊,我便提议去超市转转。超市里满目货品,流光溢彩购物的人群,喧闹无比。对母亲来说,这一切都是崭新的。她挽着我的手,一会儿对着一整排洗面奶问:“这些是洗脸的?”一会儿又看到各式各样的蒸锅:“这个炖鱼不错哟!这个炖藕蛮好!”一会儿摸摸羽绒被:“比我们家的棉被轻薄很多!不知道盖着暖不暖和……”渐渐地,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幸福。

④周末,窗外阳光和煦,我心想不如趁着天气好坐地铁去玩。好说歹说,母亲终于坐上了地铁,也露出了父亲第一次坐地铁时的表情:“哎哟开得这么快,我怎么站得稳咦!司机人呢父亲一副见过世面的淡定表情:“你啊,什么都不晓得哦!司机在前头噻!”从地铁口出来,上电梯了,他们俩紧紧地挽在一起,我说:“别担心,很安全。”父亲说:“我不怕。”母亲说:“你不怕,抓我抓得这么紧做什么?”

⑤来到步行街,街头人潮涌动,两边店铺招揽生意的声音此起彼伏。父亲走不了几步,就要坐下休息。我跟母亲去买特产,母亲像一个活泼的小女孩,趴在柜台上,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喜欢得不行。过一会儿又沉迷地看着商店边推磨的假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也太像了!你看看那头发、那牙齿、那推磨的手!”等买好东西回到父亲身边,母亲连说:“你快去看哪!那个人跟真人一模一样!”父亲回道:“你又瞎扯!”母亲急了,不由分说,将父亲搀扶起来。

⑥阳光暖暖的,父母慢慢地往那家店走去,而我,坐在父亲坐过的地方,恍惚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看着孩子们去玩耍的大人。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