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江津二中联盟十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8日,中国政府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式发布。三天之后,《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中国云南昆明拉开帷幕。本次会议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全面总结了全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新动力。多国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媒体高度评价此次昆明大会,称将开启更加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并称赞作为东道国与主席国的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大国风范和担当,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材料二】

①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存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它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3个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些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命活动,才构成了自然界这个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

②但目前令人担忧的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仍以惊人的速度丧失。土地开垦、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采矿、道路扩建、水电大坝以及管线建设等,这些活动造成毁林、生境破碎化;海洋和沿海土地利用产生变化,例如沿海挤占生境、近海水产养殖、海水养殖、底拖网捕捞、陆上开荒、沿海城市扩张等,也造成生境被破坏。盗猎和贸易直接将很多野生动物推向灭绝的边缘。过去50年中,鱼类和海产品过度利用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大驱动因素。目前,仅有3%的海洋被认为没有受到来自人类的压力。此外,47%的受威胁哺乳动物和23%的受威胁鸟类可能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臭氧损耗而增加的紫外线也对农、林、牧、渔相关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威胁。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海洋酸化带来的危害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尤甚。自1980年代以来,海洋塑料污染增加了10倍,至少影响到267个物种。自1980年代以来,外来入侵物种累计增加了40%,导致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下降。而在一些岛屿上,外来入侵物种则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影响。

【材料三】

重庆因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充沛的水热条件及众多的河流,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第四纪冰川时期的优良避难地,尤其是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是中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大巴山和武陵山)以及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中国西南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重庆自1979年成立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以来,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217个。其中,自然保护区58处、风景名胜区36处、森林公园83处、湿地公园26处、地质公园10处、生态公园2处,金佛山是重庆市两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之一。

【材料四】

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绿色金融”专题政策研究组中方组长张承惠认为,应更多发挥ESG体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当中的作用。

②据悉,ESG分别是“环境”“社会”“治理”的英文的首写字母。E表示一家企业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管理方面的成效。S主要指一家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是否践行社会责任。G考察一家企业在风险管理、合法经营等方面的表现。

③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大多数与人类的开发、建设项目有关,但对于投资者或者金融机构来说,他们往往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较难识别哪些企业行为或者投资行为是违背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的。

④张承惠说,中国已经有一些金融机构把生物多样性潜在风险评估纳入决策制定的过程中,但这样的金融机构数量还需增加。

(1)、下列对材料中的相关内容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多国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互相学习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技术和经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B、材料二加点词“至少”强调了自1980年代以来,海洋塑料污染只影响了267个物种。 C、重庆因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充沛的水热条件、众多的河流,以及重庆政府重视建立各类自然地,使得这里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护。 D、发挥ESG体系,可以帮助投资者或者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识别哪些企业行为或者投资行为是违背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的。
(2)、概括材料一新闻的主要内容。
(3)、结合材料二概括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实际,请就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7 月 8 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勉励广大文博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既 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与文物“对话 ”,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 神文化生活,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触摸博大精深的文明,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理应发挥好博物馆的“大学校 ”作用,让文物更好融入日常生活。

材料二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感受最深的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古老的紫禁城、正青春的故宫 博物院,同时也越来越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2019 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 1933 万人次,创下年度接待人次新纪录;同时,35 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突破 50%,而在过去,这一比重不到 30%。

《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给这部纪录片点赞的人中,有 70%是 18-22 岁。这部片子甚至影响了很多年轻人的就业选择,播出后,第二年故宫招聘 20 人,结果有 1.5 万人报名。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拥有文化自信。 ”单霁翔认为,一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滋 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逐年加强,让文化遗产“老当益壮 ”, 更多的中国故事得到广泛传播;三是文物正在“活 ”起来,考古遗址建成美丽的遗址公园,博物馆推出文创产品,契合了年轻人的文化生活需求。

材料三

2021 年,一群“唐朝胖妞儿 ”从博物馆里“复活 ”,凭借一支舞蹈火遍网络,这支舞蹈就是 2021 年河南春晚突然“ 出圈 ”的节目《唐宫夜宴》。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说,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产生出顺应时代的作品,是一定能够被时代接受的。

河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宏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河南广电扎根中原文化沃土,聚焦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重要文化 IP,在文化遗产、文物考古、文学艺 术、典籍著作、传统节日、人文风俗等方面深耕细作,先后推出了《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梨 园春》《华豫之门》等一大批优秀文化节目。2022 年,河南广电又创新推出“ 中国节气 ”系列节  目、“ 中国发明 ”系列节目、“二十四节气 ”系列节目等多档文化节目,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加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知识卡片

ChatGPT 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OpenAI 新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使用了Transformer 神经网络架构,也是GPT-3.5架构,这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模型,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尤其是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这些语料库包含了真实世界中的对话,使得 ChatGPT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的能力,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的聊天、交流。ChatGPT 不单是聊天机器人,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ChatGPT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是引入新技术RLHF,即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解决了生成模型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让人工智能模型的产出和人类的常识、认知、需求、价值观保持一致,能够促进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与丰富度。

——百度百科

材料二:引发热议

科学家就认为(人工智能)不是替代科学家,而是把科学家从非常繁重的、没有太多创造性的工作当中解放出来,这样就可以更多地探讨机理、因果、开拓未知的领域。

(中国之声《人工智能会不会有一天真的可以代替人类呢?》2023年2月9日)

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中国青年报《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2023年2月7日)

ChatGPT 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给抄袭、作弊提供便利。不少代表委员担心,盲目使用类似拍照搜题、ChatGPT等智能技术,会严重惰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教育报《ChatGPT 对教育意味着什么?》2023年3月5日)

材料三:对话 ChatGPT

对话一

南方周末记者:《流浪地球》和《阿凡达》,你觉得哪个更好?

ChatGPT: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不会主观评价电影的好坏,因为电影的评价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受到个人喜好、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南方周末记者:如果学生用你写作论文,这样就有机会偷懒了,大学老师们应该担心吗?

ChatGPT:我可以帮助学生们解答问题,理解难点和学习知识,但并不能代替人类的思考和创造力。作为学生,使用AI技术仅仅是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而学生本身仍然需要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学习。所以,老师们担心AI技术会导致学生们偷懒,是不必要的。

(《南方周末》2023年2月12日)

对话二

中国教育报记者:如何看待ChatGPT 对教育的影响?

ChatGPT: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 可以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提供在线学习资源:ChatGPT可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并与学生进行对话。这种交互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支持和指导。支持学生自主学习:ChatGPT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学习材料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中国教育报《ChatGPT 对教育意味着什么?》2023年3月5日)

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回答小题。

【文本1】

榫(sǔn)卯(mǎo)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是一种构件间的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点改变,就可以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以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如现存的岳阳楼就采用了这种榫卯结构。

【文本2】

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接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变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抻(chēn,拉;扯),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相互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即便地震来袭,也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壹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考验,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文本3】

榫卯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他整体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相互结合,相互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

榫卯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结合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如浑然天成时,你就会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榫卯结构就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可是,部分榫卯是很难在机械上通过制作简单模具来成型的,需要经验丰富的木工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做好,这样导致的结果无非是成本上升。而且榫卯对材料的硬度或者价值很有很高要求,要么硬如红木,要么好如金丝楠,因此,榫卯应用并不十分容易。

君子之志,不会仅仅局限于个人的一己之私和利益得失,而是关注全社会和人类的命运和道的实现,正如文化传承,与全体人类息息相关。

博物馆定向观众

【材料一】

新京报:如何理解城市、市民、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如何让老百姓愿意走进博物馆?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前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作为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是连接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

如何能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要面向自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让文物故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心,融入百姓文化生活。

我一直认为,一座好的博物馆是有情怀的、有温度的,人们会把这座博物馆当作自己生活中的博物馆,平时经常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可以说,一座好的博物馆,应该让人们用双脚来投票。

新京报:博物馆如何把历史文化信息传递给大家?

单霁翔:博物馆应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资源分享给社会公众。博物院的藏品要更多地展示出来。文物藏品只有在展出之前,才会对它们进行精心维护。人们能够看到这件藏品的时候,才是它被修复到最好状态的时候。文物展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物保护的过程。

(摘编自《一座好的博物馆应该让人们用双脚来投票》,《新京报》)

【材料二】

精巧细致的夜灯、传承古法的彩妆、惊喜连连的“考古”盲盒……“双11”之前,文创产品销量持续攀升,各地博物馆乘着网络东风,再次凭借各种文创产品打开破圈之路。

进入21世纪,博物馆文创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早期文创集中于雨伞、冰箱贴、书签、帆布包、日历等实用性强的日用品。后来,故宫以清代朝服的珠串为灵感,设计出的“朝珠耳机”引领博物馆文创朝着更为鲜活、轻快的阶段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创产品着力提取文物灵感,大力挖掘互联网资源,通过创意组合设计出新式产品。当前,以创新手法表达文化内核,在体验互动中传承优秀文化已成为博物馆文创团队的共识。如故宫《谜宫》系列创意互动解谜书籍、上敦煌福海博物馆为“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推出的航海历险手游、长沙馆推出的《法门梦影》剧本杀……

(摘编自喻婷《讲好传统文化故事,博物馆文创全力破圈》,中国江苏网)

【材料三】

今天,公众登录“云游敦煌”小程序,就可以进入高清还原的数字藏经洞中,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等。不仅如此,公众还可以通过人物角色的扮演,“穿越”到不同历史节点,与多位历史人物展开互动,“亲历”藏经洞的前世今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传播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时空观——文物从此“活起来”。一眼千年、一眼万里成为现实,古人的生活可观可感,历史与现实产生交叠……而也是在这样的变革中,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有了更大的可能与可塑性。

(摘编自张焱《科技让博物馆有一颗现代的心》,《光明日报》)

【非文学性作品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如何成为一个“学霸”

    “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学霸在先天方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学霸之所以为学霸,正确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最重要要的原因。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憶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所以,我们应打破教条式接受知识的习惯,对学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心理学界早就流传一句话:只要能付诸比喻和联想,使其“可见”,就没有记不住、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 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

    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190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回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

    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链接材料1】

    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法,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下大量的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

【链接材料2】

学霸何晓羽作息时间表(部分)

6:40-7:00

起床

7:00-7:10

背诵一篇英文短文

7:10-7:30

早餐

7:30-7:50

识记十个英语单词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

7:50-12:00

上课

12:10-12:20

学习英语语法

12:20-12:40

午餐

12:40-12:50

背诵一首古诗词

12:50-14:00

午休

14:00-14:20

阅读名著片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