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文学作品阅读

人闲桂花落

①桂花是秋天迷人的植物,那沁人肺腑的馨香,无论谁嗅闻到,都有一种惊艳的感觉,让人忍不住地想要靠近它,沾些季节特有的温暖!

②老家宅子的隔壁,有几株粗壮的桂树。树的主人是桂奶奶,早年桂奶奶叫桂嫂;桂树是她陪嫁的嫁妆,也眼看着她从豆蔻年华变为满头银发,见证了她一生的悲与欣、苦与乐。

③桂奶奶很珍爱那几株桂树,松土、浇水、施肥、修剪,像照顾自家的孩子般精细。桂树回报给她的,是树一天天粗壮、茂蕤,叶子乌黑锃亮,似涂了油彩,耀人眼目。最让人称奇的,是花比别人家的多,花比别人家的香。一团团、一簇簇的花儿任性开放,有时一阵风儿吹来,树下落满了黄色的小花,像铺了一层金毯。桂奶奶常念叨着,千树万花,独独这桂树最通人性。

④桂奶奶一天最惬意的时光,是在桂树底下度过的。有时,桂奶奶一边在树下忙碌,一边笑盈盈地端详着黄灿灿的花儿。有时,奶奶过来陪桂奶奶说说私房话,或缝制虎头鞋,或晒制萝卜豆角之类的,时光静谧、安详。这样的情形,便定格在我的记忆和印象中,不能忘坏。

⑤落下的桂花,桂奶奶用芦苇掸子掸搓来,洗净,晾在秋风里,黑黝黝的院子变成金黄一片。说不上金碧辉煌。却有一番秋收的景象。泡茶放点,炒菜放点,蒸糕点放点,让日日都有桂香做伴。桂花飘香。也是我享福的时光。桂奶奶好用收拢来的桂花,做汤圆、蒸桂花糕等,既软又满,入口有嚼头。里面的桂花馅更是甜香可口,吃后满嘴余香,让人留恋。

⑥桂奶奶的桂树下,是小孩子喜欢光临的去处,在粗壮的树下尽情耍乐,老鹰捉小鸡、躲猫猫、弹弹珠、骑竹马、跳房子、踢毽子、跳大绳、摔泥炮……玩累了,往地上一躺,一边嗅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一边肆意地想象。有时一阵风过,桂花如雨般滑过脸颊,酥酥痒痒,直至心尖。

⑦当桂香开始弥漫,我的心便按捺不住了,像春天的柳枝拂在身上,痒痒的。于是,便隔三岔五去桂奶奶家门口转悠,想着她做的桂花糕、杜花汤圆,那真是折磨人的焦急等待。蒸好的糕,软滑如水,不粘牙,不滞齿,切片而食,香绕舌,那适口的甜味,便晃荡晃荡地由喉头轻飒飒地流进胃囊里,通体舒畅。

⑧桂花香,桂花落。一年年老去的桂奶奶,被儿子接进了城里。喧嚣的都市,狭窄的蜗居,陌生的四邻,让桂奶奶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村庄,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想念院子里的鸡鸣犬吠,想念清晨流到两腿的露珠,想念精心侍弄的桂树,想念桂树下几位老邻叙叙陈年旧话、农谚桑麻。

⑨在城里待了一段时间,桂奶奶不顾反对,重新回到了老宅,重新回到了桂花树下。重新开始了悠悠然的惬意。时光就这样晃悠悠地逝去了。九十岁高龄时桂奶奶去世了。她走的时候,正躺在桂树下的竹椅子上晒太阳,像睡去了一般,身上洒满了金色的桂花,像是给她送行,让人想起桂奶奶活着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桂树最通人性!

⑩桂花是秋天的花朵,带有秋季特有的味道,很容易钻入我的心间、肺腑,甚至是灵魂和骨髓里。桂花开时,我都会念起那位在树下闲坐、冥想、静等桂花落地的老人,我的心情也会因此而柔软、悠扬。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围绕“桂奶奶与桂树”梳理文章内容。

①桂树是桂奶奶的嫁妆,陪伴了桂奶奶的一生。

,桂树茁壮成长。

,桂树见证了她们的情谊。

④桂奶奶被接到城里,

⑤桂奶奶不顾反对,

(2)、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句。

一团团、一簇簇的花儿任性开放,有时一阵风儿吹来,树下落满了黄色的小花,像铺了一层金毯。

②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

有时,桂奶奶一边在树下忙碌,一边笑盈盈地端详看黄灿灿的花儿。

(3)、作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叙述了桂奶奶与桂花树不可分离的一生。这背后寄寓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呢?请你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衣服上的补丁

    他做生意发了财,成了个大款。

    一天,他遭遇了一场车祸,好在事故不大,他只是划破了表皮。在等待车辆维修的时候,他忽然想到这附近是他父母的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过父母了,在这个地方出了并不大的车祸,是不是父母在想着他,想让他回家一趟,他决定还是回去。为表孝心,他特意在父母家住了一夜。第二天走的时候,他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西装,发现衣服上破损的地方已经被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好。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他有些微微的感动,但又有些不以为然——他有的是钱,这衣服他回去就要扔掉了。

    工作太忙,他回去后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穿着那件缝了补丁的衣服在各种场所穿梭,还谈成了一笔久拖未决的大业务。一直忙到了晚上,他想起了身上穿的是件破衣服,就脱了下来,扔到了垃圾桶里。

    第二天早上,他照例驾车到公司上班。不一会,进来两个警察,警察说明来意。原来,昨晚本市发生了一起绑架案,绑匪绑架了跟他相邻的一家公司的老总。老总家里报了案,如今绑匪已被擒获。在审讯绑匪时,绑匪竟然意外地说,他们原来是想绑架他的,所以警察今天来提醒他注意安全。

    他吃了一惊,问警察:“那他们为什么没有绑架我呢?”他知道,如果他遭遇绑架,他百分之百不会报警,而会尽一切可能满足绑匪的要求。他以前曾经考虑过这种事的应对方案,他惟一想的是必须不惜代价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因为你西装上面的补丁。”警察说。绑匪交待说,他们原计划是要绑架他的,可他们看到了他西装上面的补丁,便推想,他也许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有钱,因为有钱人怎么会穿打补丁的西装。还有一个绑匪说,他衣服上的补丁就像他母亲给他自己衣服上缝的补丁,因为他们有这样相同的母亲,所以他不支持绑架他,而中途换了目标。

    他一时感慨万千,没想到一个意外的补丁竟然救了他。警察临走的时候问他,他衣服上的补丁是谁缝的,他说是他的母亲。警察说:“你应该感谢你的母亲。”

    上午,他昨天谈成的那笔业务正式签字,客户问他:“你昨天穿的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今天怎么没穿?”

    他不好意思地说:“换下洗了。”

    那位大客户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可能不知道吧,我们能跟你签约,都是因为你身上的补丁。从小小的补丁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你是个艰苦朴素的人,而一个艰苦朴素的人,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他回到家,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捧在手里,他感觉就像捧着个宝贝。抚摸着那密密的针脚,他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妈妈是老虎

郑海丹

    ①我有一个很懒很任性的妈妈。

    ②从小学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她送我去学校后,就再也没有接过我上下学。于是,每当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接送时,我只能眼巴巴的羡慕着,然后咬咬牙自己收拾书包,一个人默默的回家。

    ③长大一点了,我被寄养在爷爷家,他偶尔打电话问问情况。对于我的一切都表示无异议,不管我的英语考了58分还是98分。

    ④在长大一点,上初中了,寄宿的我和她见面的次数仍少之又少。她几乎从不问我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也不问我交了什么朋友,只是拍拍我的头,然后淡淡地说:“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找我,给我打电话。”她一副清风云淡的模样,好像我终于有一天会哭着鼻子去求她一样。而我,憋着这口气,默默的处理了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从未找过她。

    ⑤在我心中,她是一个越来越懒越来越任性的妈妈。

    ⑥上了高中之后,她除了问问考试成绩与我就无话可说了。我偶尔问她该买哪件衣服好,或者提议生活费的用途,她总是那几句话来回打转,“你决定就好” 或者“你喜欢就好”, 抑或冷冰冰地甩出一句“你自己做主”。

    ⑦所以,我时常感到她像空气一样存在我的生活中,反正一直以来无论什么事都是我自己决定。

    ⑧可是,当我联想到去日本看她打工时的样子,以及在视频中见到的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她,我发现她突然苍老了,在我无法触及的远方与无情的时光战斗者。眼神越来越空洞,皮肤也越来越皱,与少年时印象中的那个精明干练的影子怎么也从合不到一起。

    ⑨原来,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我独自一个人克服困难的时候,或茫然或清醒的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她都站在我身后月光为照亮的角落里,等待着在我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我从未回过头,只顾一个人一直往前走。

    ⑩也许,我记忆中很懒很任性的她并非对我漠视不管,她只是预见到自己无法保护我一生才逼迫我独立。逼迫我快点成长。

    ⑪在非洲草原上, 有一种老虎,小虎到一定年龄时,便会离开它们,让它们独自生活。但是当狮子或者其他群落的老虎威胁到小虎的性命时,它便会跳出来与之战斗。

    ⑫我想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只老虎。所以当我一个人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茫然行走时,当我遇到难以跨过的坎时,仿佛听到妈妈在身后说:“你自己决定就好。”

    ⑬我曾拒绝张开翅膀,谢谢您,逼迫我飞翔。

(选自《做人与处世》)

阅读《大风》一文,完成下列各题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直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他们就是我的城市

秦珍子

    ①我女儿一岁半,她最熟悉三种职业,医生、警察和快递员。因为定期体检、打预防针,她能准确识别白大褂和听诊器。偶尔需要动用“权威”使她听话,警察的“不许动”很管用。对幼小的她来说,“快递员叔叔”是神奇而甜蜜的存在。他们会在一天里某个随机的时刻出现,“叮咚”摁门铃,送来水果、饼干和玩具。

    ②“快递员叔叔来了,你的礼物就到了。”我曾经一边在网上下单买书,一边对女儿说。她装认真地想了几秒,答:“和圣诞老人一样!”比起那位传说中的红衣老爷子,这些叔叔才走真正穿越风和雪,把她想要的东西送到她身边的人。

    ③这几年,一直是一位家在赤峰的小哥,往我家送快递。我刚搬来时,没有特别留意过他。女儿出生不久后,某天我忽然收到他的短信:“在家吗?我是快递员,方便开门吗?”收了快递,我忍不住问他:“你怎么不摁门铃?”他不好意思地说:“上次来,看你肚子挺大,估计这会儿已经生了,怕吵着宝宝睡觉。”我逗他:“你还挺有经验?”他笑答:“我女儿5岁啦,跟我在北京呢!”

    ④我家楼上那户也有孩子。每天晚上11点之后,我还常常能在客厅、卧室、婴儿……听见天花板上传来各种声响——杂物落地、轮子滚动、器皿破碎、孩子尖叫、大人斥责……沟通过数次,没有任何改变。最后一次,操着本地噪音的男主人打开门,一脸坦然地说:“我也没辙呀,那您报警吧!”

    ⑤小区旁边不远,临街有几间商铺,附近居民赖以生存的蔬菜摊就在那里。卖果蔬的是一家早出晚归的安徽人。老爷子收菜钱,侄儿打杂。侄儿活络,叔叔、阿姨、大哥、大姐的永远挂在嘴上,今天让你尝个草莓,明天手一挥五毛不要了。猕猴桃放久了,还提醒“别给小孩买”。在这个时代,我和邻居可以互不相识,但我们不会不熟悉这家人。

    ⑥有一次,我新买的电脑出现故障,退换需要包装上某个标贴,可是纸箱子早扔到楼道里了,因为每天都有人来收。我跟物业、保安打听一番,在另一栋楼的地下室找到小区收废品的两口子。他们租住在最多5平方米的小屋,睡上下铺。听完来意,大哥立即行动。他打开另一间屋子,里面从地到天摞满了各式各样的纸壳箱,无法计数。他一张一张地往外抽,抽了一个多小时,抽空了半间屋子,终于找到我要的纸箱。我掏出钱感谢,大姐冲出来,把我轰走了。有天我晚归,深夜一两点遇见他俩,才知道他们收拾楼道弃置物品,为了不影响居民出入,不占用电梯,都是夜里悄悄进行。

    ⑦在商场买好家具,东北大哥和他万能的金杯车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夏天空调坏了,背着工具箱的四川小伙敏捷地钻出窗户,修理外挂主机。家务实在忙不过来,上网找个电话号码,上门支援的湖北小阿姨能麻利搞定孩子的饭、老人的茶、地板上的毛发。

    ⑧他们如此真实、有力地活着,需要着这座城市,也被这座城市需要着。

    ⑨我们享受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接纳服务可能带来的风险,为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城市的职责所在。容纳东北大哥、四川小伙和湖北阿姨的奋斗,则是城市的灵魂所托。即使谈不上“建设者”,只是地下通道里的一个流浪歌手,也能让窝在办公桌前加班的年轻人,听见爱和自由。在不可或缺的日常细节中,他们是抱着尿不湿的巨大纸箱而来的快递小哥,是用冻伤的手给我做早餐的煎饼摊老板,是我吓得拉住他工作服生怕他掉下窗台而他耐心宽慰我的四川小伙。那些面孔那么具体,那么鲜活。

    ⑩对每一个这样的个体来说,出身、天赋、教育、命运、能力、志趣、环境……都可能决定他们将离开哪里,走向哪里。我知道,有的小摊食品细菌超标,有的大哥搬个柜子可能漫天要价。还有人会说:“等火烧到你家你就闭嘴了。”可是,难道这座城市,没有了他们,就没有谎言、罪恶和灾难了吗?在人性和劳动面前,谁也不比谁高一等。

    ⑪反正,下一次快递小哥来的时候,我会跟我女儿说:“这个快递员叔叔就是圣诞老人。”——在她还相信美好的年纪。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Ⅱ

江南的花

赵丽宏

很多年前,我客居在太湖畔的一个小村庄,春天降临大地时,我常常一个人踯躅在田野中,茫无目标地走向远方。我记得河岸和小路两边的那些野花,它们犹如散落在青草中的珍珠,闪烁着晶莹的亮光。这都是一些很小的花,大的不过指甲那么一点,小的就像绿豆米粒。它们的色彩也很普通,没有大红大紫的彩色,不是几点雪白,就是几簇淡黄,再不,就是几星细微的雪青。这些野花,我几乎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也记不清它们的形状,但它们一路清新着我的视线,愉悦着我的心情,使我被一阵又一阵莫名的清香包围着。这样的景象,使我想起古人的诗句:“一路野花开似雪,但闻香气不知名。”写这两句诗的是清代诗人吴嵩梁,我想,当年,他一定也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独自一人在江南的田野里踏青,流连忘返,惊异于路边无名野花的烂漫和清新。

在我的记忆中,给人美感最多的江南之花,是两种最普通最常见的花:油菜花和芦花。

油菜花在春天开花。那是一些骨朵极小的金黄色小花,花瓣犹如婴儿的指甲般大小,如果一朵两朵地看,它们是花世界中毫不起眼的小可怜。然而没有人会记得它们一朵两朵的形状,在世人的眼里,它们是一个气势浩然的盛大家族,这些小花,不开则已,若开,便是轰轰烈烈的一大片,就像从地下冒出的金色湖泊,波澜起伏,辉映天地。在我的印象里,在自然界中,没有哪一片色彩比盛开的油菜花更辉煌,更耀眼。如果是在阴郁的时刻,面对着一大片盛开的油菜花,就像面对着耀眼夺目的阳光,你的心情会豁然开朗。油菜花的香气也很特别,这是一种浓烈的清香,像是刚开坛的酒,说这香气醉人,一点也不夸张。油菜花,用它们旺盛的气势和明亮的色泽向人们展示着灿烂的生命之光。

芦花在很多人心目中不算什么花。当秋风呼啸,黄叶飘零,江南的大地开始弥漫萧瑟之气时,芦花悄悄地开了。它们曾经是河岸或者湖畔的野草,没有人播种栽培,它们却长得葳蕤旺盛,铺展成生机勃勃的青纱帐,没有人会把它们和娇嫩的花连在一起。然而就在花儿们无可奈何纷纷凋谢时,它们却迎着凛冽的风昂然怒放。那银色的花朵仿佛是一片飘动的积雪,纯洁,高雅,洋溢着朝气,没有一点媚骨和俗态。在我的故乡崇明岛,芦苇是最常见的植物。沿江的滩涂上,高大的江芦蓬蓬勃勃,一望无际。深秋时,芦花盛开,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银色的海洋,它们和浩浩荡荡的长江波澜交相辉映,连成一个浩渺壮阔的整体。走在江边,听着深沉的江涛,被雪浪般的芦花簇拥着,神清气爽,心中的烦乱一扫而尽。前年秋天,我回故乡去。在江岸上散步时,我采了一大把芦花。听说我要把它们插在花瓶里,有人笑道:这样的东西,只配扎扫帚,怎么能插花瓶呢?我还是把家乡的芦花插到了花瓶里。我觉得它们胜过那些色彩艳丽却柔嫩短命的花,它们不会凋谢,也不会枯萎,用纯洁的银色,带给我清新的乡野之气,也向我描绘着生命的活力。凝视着它们,我的眼前会流过汹涌的江水,会涌起雪一般月光一般的遍地芦花,遥远的青春岁月,就悄悄地又回到了眼前……

(有删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