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天堂林

树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每次回乡下老家,总喜欢到河边的树林中走走。我的行走没有目的,并不想寻找什么,但冥(mínɡ)冥中又仿佛是期望能够遇到什么。树林很大,长长的一排沿着河岸分布着,成为女儿河的一道风景,同时也为村里的居民建立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防止河水侵蚀(shí)进村庄。

记得小时候,我和同伴们几乎每天都要到树林里来玩耍,藏猫猫,爬树,用弹弓射树上的鸟儿,捉秋蝉,躺在树下眯起眼睛大声唱歌,我们的游戏多得像数不清的树叶。我们把这片树林所营造出来的一个小世界视为天堂,也把这片树林称为天堂林。

然而现在我走进这片树林,却惊讶地发现,①那种天堂般的感觉经过四十多年时间的冲刷,已经荡然无存,我行走时期望的相遇便淡下去,淡得像鸟儿飞走一般,无声无息。

但相遇还是发生了。树站立着,笔直笔直的,像一个不会撒谎的农夫,不厌其烦地描述着风的模样,也描述着孩子们游戏的模样。

我看到在树林中,有几个孩子在游戏。孩子不大,七八岁的样子。有淘小子还有一个小女孩。见了我,他们有的叫叔叔,有的喊舅舅。我冲孩子们微笑。我微笑得很虔(qián)诚,仿佛面对的是让我敬畏的禾苗。

孩子们继续着他们的游戏。我看到树林中阳光的碎片从枝叶的缝隙间洒落下来,比露珠更鲜亮,比鸟鸣更清脆,一晃一晃的。树枝的摇晃让这些细碎的阳光充满了动感,一时间我竟然说不清是阳光摇动了树枝,还是树枝筛(shāi)动了阳光。筛出了这么多碎金。

一个淘小子爬到了树上,好几个淘小子都爬到了树上。他们坐在树丫间,扬扬得意地冲着下面做鬼脸,与一只只调皮的鸟儿十分相像。地面上的树荫便摇晃得更加厉害了。

地面上的小女孩也摇晃得更加厉害,她是急的。无疑,她不愿意成为游戏的失败者,可她无法像男孩子那样爬到树上去,只有仰着脸看那几个淘小子的份儿。

但小女孩有她的智慧。只见她瞄了瞄地上的树影,一下坐在地上,大声说:“我也坐在了树上!”

小女孩坐着的位置,正好是树丫投下的粗大阴影。她真的坐在了树丫上!

小女孩美滋滋地向淘小子们亮出最为得意的微笑,那笑容灿烂、光滑、甘甜,连细碎的阳光在她的脸上都无法立足,纷纷滑落。

我完全被小女孩给惊住了!

原来②那种天堂般的感觉依然活着!

大树的阴影和大树一样、给予了孩子们无法复制的智慧。一棵大树,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1)、下面这些词指的是什么?请写下来:

①天然的屏障

②碎金

(2)、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淘小子爬到树上扬扬得意的样子。请找出小女孩不甘示弱的神情的句子,然后工整地抄写下来。
(3)、文中两次写了“那种天堂般的感觉”。“天堂般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觉?请你描述。是什么事情带来了“那种天堂般的感觉”?请分别概括地写下来。

请你描述:“天堂般的感觉”指的是

请你概括:①

(4)、文中结尾说“大树的阴影和大树一样,给予了孩子们无法复制的智慧。”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奇奇说,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松鼠做巢”可以算作一件。于是他找来了这样一篇故事,请大家一起阅读。

看松鼠做巢

潘人木

①九月底的一个早晨,我正在观赏树上的红叶。这时,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小影子,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白肚子的小松鼠。 它匆匆爬上一棵半枯的橡树,又匆匆地爬下来,忙个不停。原以为它在玩呢,其实它在做巢! 每次上树,松鼠嘴里都叼着一片干树叶。

②不过,我心里有点不解,树上它的洞口附近有好多叶子,为什么它不就近取材,非捡树下堆积的落叶不可呢? 大概是嫌树上的叶子太湿吧。

③晚上,松鼠休息了,我到林子边拖来一棵干枯的小橡树,绑在那棵大橡树上。我想,这样小松鼠就不必费劲地到地上去捡枯叶了————小橡树上,枯叶有的是。

④我得意地等待着。早晨的阳光刚照到树梢,小松鼠就出现了。你猜它怎么着? 它对我为它准备的树叶竟然不理不睬,一如昨天,依旧匆匆爬下,从地上叼起树叶,又匆匆爬上去。

⑤好吧! 既然它认定只有地上的东西好,我就有办法帮助它。树叶终究是树叶,怎么能保暖? 晚上,我翻出旧被子里的人造棉,混杂在那棵树下的落叶中。

⑥我得意地想,如果小松鼠够聪明,一定会叼着这又轻又暖的新材料去做巢。早晨,阳光照到树梢,小松鼠又出现了。 它匆匆爬下,又匆匆上去,嘴里叼着的,还是树叶。

⑦我依旧不甘心。晚上,我找来一张大床单,铺在那棵树下,把落叶全部盖住,上面撒满人造棉。我暗自得意:没有别的选择,它只有用我的材料了。想不到一切都白费心机! 它居然又绕到别的树下叼来落叶。

⑧我不再尝试别的办法了。小松鼠仍然继续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忙忙碌碌地叼落叶。秋已深了,冬天就要来临。不久,大雪会把所有的落叶和橡树掩盖起来。但是我相信,那只白肚子小松鼠高高地蜷卧在自己用最好的材料铺就的巢里,过得非常舒适。

(有删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张富清的英雄事迹

佚名

①“天亮之前,不拿下碉堡,大部队总攻就会受阻,解放全中国就会受到影响。”入夜时分,上级指挥员的动员,让张富清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潜进永丰城炸掉敌人的碉堡。

②他主动请缨,和两名战士组成突击队。天还没亮,他们就背上炸药包和手榴弹,一路匍匐前进,来到城墙下。张富清背着几十千克的装备,徒手扒着墙砖缝隙,攀上四米多高的城墙,率先跳进城里。

③张富清刚落地,还没站稳,几个敌人就围了上来,他端起冲锋枪一阵扫射,一下子打倒七八个。突然,他感觉自己的头被猛砸了一下,手一摸,满脸是血。他不顾头上的伤,依然冲向碉堡,用刺刀在碉堡旁边的地上迅速刨出一个坑,把随身背来的八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一个侧滚翻的同时,拉掉了手榴弹的拉环。一声巨响,敌人的一座碉堡被炸飞了,张富清忍着疼痛,趁着腾起的黑烟,顽强地爬向另一座碉堡并把它炸毁,大部队顺利解放了永丰城。

④在解放战争后,张富清主动前往条件艰苦的鄂西山区。这里有个高洞村,海拔一千多米,村民深居悬崖之上、峰岭之间,进进出出就只有一条不宽的小路可走。小路一侧的山岩笔直陡峭,如刀削斧砍;另一侧的山谷深不见底,怪石嶙峋。路面狭窄,人一不小心就会失足落崖。张富清二话不说,带上妻子儿女一头扎进大山,在高洞村住下来。他亲自上阵,领着村民,炸山修路。

⑤谁也忘不了入冬前的那个夜晚:男女老少齐上阵,拾的拾,搬的搬,铁锤钢钎和各种工具撞击石头的声音响成一片。张富清手持铁钎,弯着腰憋足了劲儿,将大块石头往悬崖边上撬,头上热汗涔涔;一个身体强壮的小伙子,用力抡着大镐,猛砸坚硬的石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弯着身子将堆积在悬崖边的石块推下悬崖……寒来暑往,村民们在张富清的带领下,硬是用简陋的工具,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了一条路。

⑥张富清完成的任务各种各样,但突击队员的精神从未改变:永远向前,突击!突击!突击!

(根据张富清相关事迹改编)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鸟的天堂(节选)

巴 金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③………

④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⑤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二)庐山落霞

佚 名

①傍晚,雨后初霁。我们爬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它们融合在一起。

②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

③这像一幅什么图画?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当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

④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⑤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⑥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作为传令兵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⑦天边留下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选自豆丁网,有删改)

绣红旗

①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

②许多战友早挤到孙明霞身边。还有几个人,已悄悄守住了牢门和窗口。孙明霞急切地用耳语般的声音念道:“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③惊喜的人们,低声欢呼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④一片欢乐的低呼,像股热流,汹涌澎湃,激荡着牢房,黑暗中,闪烁着一片晶亮的眼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孙明霞的声音□像使人共鸣的琴弦□是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啊,五星红旗!” “江姐!我们也有一面红旗呀!” “把红旗拿出来,马上做成五星红旗。”火热的目光,都转向江姐。 “江姐!”孙明霞急切地恳求着,“我把那面珍藏的红旗拿出来。” “我这里有针,有线。”李青竹也欢乐地赞同着。珍藏的红旗拿出来了,在大家眼前闪着夺目的光彩。这面红旗,是那位不知名的同志———“监狱之花”的母亲,留下的。残留着弹孔,染透斑斑血迹的红旗,被她珍藏在一床旧棉絮里。当红旗在大家眼前出现时,几只拿着针线的手,团团围了上来。“五星红旗!五颗星绣在哪里?” “一颗金星绣在中央,光芒四射,象征着党。四颗小星摆在四方,祖国大地,一片光明,一齐解放!” “对,就这么绣。”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第一针,接着,许多灵巧的手,飞快地刺绣起来。你一针,我一线,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红旗正中,闪现了一颗星,接着,又出现了四颗。江姐依偎在李青竹身边,凝望着刺绣中的五星红旗,心境和大家一样。但是她激动而又冷静,也许此刻只有李青竹才能理解她那复杂的心情。她看见了胜利,可也看见了集中营的最后斗争。

⑤“江姐!”孙明霞双手捧起叠好的旗帜,走到缓缓地搓着线的江姐面前。 “同志们希望你来宣布胜利的到来,也请你揭开这象征黎明和解放的战旗。” “我?”江姐笑着惊问。“是的,江姐!就是你。”面前激起一阵热情、严肃而又诚恳的声音。 “好吧。”江姐双手接过红旗,迎风一抖,五颗晶亮的金星,立刻随着红旗飞舞。她的声音充满着幸福的感情:“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随着江姐低呼的声浪,人们严肃地站了起来,凝望着闪光的旗帜。黎明在眼前招手,人们的心正随着红旗飘扬到远方。

(节选自《红岩》,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