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林小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五六单元测试卷

功名难夺报国心

在近代科学史上,有3位科学家功不可没。他们是:詹天佑、冯如、谭根。他们的一生是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一生。

1903年,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工程面前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当他决定铁路要在尽是悬崖峭壁的关沟地区通过时,外国人惊奇地说:“中国修筑关沟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呢!”但是詹天佑终于用成功的事实回击了他们的嘲讽。

勤杂工出身的冯如从小就胸怀大志,1910年,27岁的冯如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参加了国际比赛,战胜众多强手,荣获国际飞行协会颁发的优等证书。

与冯如同时代的谭根于21岁时就自己制造了水上飞机,在万国飞机制造大会上赢得了金牌。有一次他驾机飞越菲律宾的一座著名火山,被公认为“执全世界飞行家之牛耳的人”。

他们三人不畏艰险,登上了科学的高峰,他们用自己不凡的业绩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聪明智慧,使自命不凡的外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是有才能的。

中国人不仅有才能,还很有志气,不仅爱科学,而且更爱自己的祖国。

京张铁路建成后,美国某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领仪式。这时,詹天佑肩负着修建川粤汉铁路的重任,便毅然谢绝了那所大学的邀请。

冯如在科学上获得成就后,外国人曾经以重金聘请他。可是冯如却说:“我衷心希望把自己菲薄的才能贡献给祖国。”为此,他在1911年将自己在美国创办的飞行器公司迁回广州。

年轻的谭根也始终不为名利所诱。1915年,他抱着宏大的志向,从美国回到广州开办航空学校,只是由于政府的腐败无能,他才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今天有些人所缺少的正是他们的这种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他们只看到国外的高薪和待遇,从未想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有人虽然拥有某种知识和专长,却把它视为获得个人地位和物质享受的资本。在他们看来,与其在国内艰苦奋斗一辈子,还不如趁早到国外享受生活。

詹天佑、冯如、谭根在我国科学史上是永远值得记载的先驱。他们那种“功名难夺报国心”的崇高品格,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自命不凡:

先驱:

(2)、默读课文,说说“功名难夺报国心”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3)、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

论点一: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专业领域内的才能

列举事例:①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工程时勇挑重担,用成功的

事实回击了外国人的嘲讽。

论点二:

列举事例:①为修建川粤汉铁路谢绝了美国某大学的博士学位授领邀请。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①“儿子,刚才被妈打疼了吧?”孩子眼噙着泪花摇摇头。女人又说:“打你是想让你记住,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孩子点点头:“妈,我只是想让你高兴。”女人一把搂过儿子说:“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棒了,你不该自己改分数的。”

②过了一会儿,女人才想起,日子一晃已经跌进了腊月,年味也开始在山村弥漫。在男人没回来之前,得把家里拾掇一下,让在建筑工地上受苦一年的男人能过个舒心的年。女人眯着眼想:得买几张年画,新添几双筷子,还得再买口炖肉的锅,顺便再给儿子买点零食······

③女人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50元的钞票,就往镇里走。

④山路湿滑,行人很少,冷风一吹,女人觉出一些冷意,顺势将围巾裹得更严实了一点。

⑤快到镇上,女人朝兜里掏了一把,立刻惊出一身冷汗。衣兜竟然漏了一个大窟窿,哪还有钱的影子?女人扭头便往回走,循着原路回去兴许能找到。女人再没有了来时的心定气闲,开始有些慌乱,两眼不住地在地上搜寻,幻想着那张绿色的钞票能突然出现在眼前。

⑥男人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场景浮现在女人眼前,女人一阵心疼,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怎么能这么不小心呢?50元,抵得上男人干上小半天了。儿子平时嘴馋,每次去镇上总是望着商店里花花绿绿的零食流口水,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舍得给他买。这下可好,崭新的50元大钞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消失了。女人感觉热乎乎的眼泪终于淌了下来,瞬间便被冷风吹得没了一丝温度。

⑦就在女人将要绝望时,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走近一看,天哪!分明是一张百元大钞。

⑧女人弯腰捡起钞票,心中不由得暗暗高兴。老天爷,你让我丢了一张五十的,却又来了一张一百的,是对我的补偿吗?可转念一想,自己的50元终究还是丢了,这个丢了100元钱的人岂不是更加着急?女人头脑中不由得想起刚才教育儿子的那些话:做人就得一五一十。女人静静地立在风中,她坚信,那个丢钱的人和自己一样,一定会循着原路寻来的······事情果然如此,于是顺利地物归原主。

⑨直到天黑,女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儿子从屋里扑出来,大声说:“妈,你骗我,你又出去揽活了吧?还说去给我买零食?”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今天发生的故事。这时又听儿子说:“钱都没拿,你还说去镇上?”女人一怔,赶紧跑进屋里。看见那张绿色的钞票果然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啊,搂着儿子大笑,眼泪又流出来了。

⑩____

阅读

钱学森

ㅤㅤ①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ㅤㅤ②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ㅤㅤ③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ㅤㅤ④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ㅤㅤ⑤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ㅤㅤ⑥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ㅤㅤ⑦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ㅤㅤ阅读链接:

ㅤㅤ钱学森,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91年10月钱学森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课外阅读。

一定要争气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  因此)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的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 要求),校长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奋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慢慢 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读书;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当时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在国外被其他国家的学生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需要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教授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这件事震惊了欧洲的生物学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