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试卷

阅读理解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①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钮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②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③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拢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④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⑤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⑥……还是失败。

⑦再试……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⑧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⑨儿子的眼睛热了……

⑩“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靥(yè)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钮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⑪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钮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这样写表明了,写出了

(2)、文章中哪些场景、细节描写让你体会到了母爱?(概括出两处场景或细节)。
(3)、从第⑧段划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 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就是根缝衣针?
(4)、文中⑥⑦段中省略了什么? 请你试着补充完整。

(5)、第⑩段中“母亲笑靥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钮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母亲为何“笑靥如花”?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一)。

我和战友黄继光

有令峻

①敌人调来了一个营的兵力集中冲锋,在上午11点多的时候占领了597.9高地,然后,敌人就抓紧在交通沟的沟口上修起了一个碉堡。

②敌人的碉堡位于我方阵地的东南方向。碉堡的前边一直到我方阵地,是一条100多米的开阔地。碉堡的右边是一道高高的山崖,左边是一道深深的山沟。从左右两边都过不去,无法从侧面把这个火力点打掉。当时营里也没有无后坐力炮、火箭筒一类打碉堡的武器,没法远距离地摧毁它,只好在机枪的掩护下,由战士们冲上去炸毁它。但我们的机枪对敌人的机枪形成不了压制和威胁。敌堡的射击孔位置比较低,也比较小,我们的机枪子弹打不进射击孔里去。

③就在这时,黄继光站了出来,对营长秦长贵说:“营长,我去!”接着,六连连长万福来的通讯员吴三羊也说:“我去!”教导员申维恒的通讯员肖登良说:“我也去!”

④营长秦长贵大喊了一声,说:“好!你们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由黄继光任组长,马上出发!”又命令机枪手,“机枪掩护!”

⑤黄继光背上背了一支带刺锥的步枪,背个黄挎包,腰间扎了一条皮带。他们三个人出发后,左手拿手雷,右手和小臂撑在地上匍匐前进,开始行进得还比较顺利。但又行进了三四十米,也就是离敌堡还有四五十米时,敌人的机枪一个劲儿扫射,吴三羊、肖登良就中弹倒下了。黄继光往前又冲了十几米,在离碉堡还有20多米时,也中弹倒下了。营长秦长贵把拳头往前边的土坡上狠狠地一砸,大叫了一声,哎呀!我就想,该我上了。刚才我就在琢磨从哪里往上冲,既能隐蔽自己不被敌人的子弹射中,又能尽快地接近敌人的碉堡。也就过了十几秒钟,只见黄继光趴在那里,双手在身子前边动了一下,原来是他把手雷把上的盖子拧开了,又把手雷的弦一拉,右手用力在地上一撑,身子随即站了起来,在敌人机枪扫射的子弹中往前猛扑了过去。扑到敌堡前,左手把手雷从射击孔塞了进去,并用胸膛堵住了两挺冒着火舌的机枪。

⑥手雷比手榴弹引爆的时间短,也就两秒钟。手榴弹拉了弦之后要过四秒才爆炸。黄继光显然是算好了手雷的引爆时间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拼尽全力冲到敌堡射击孔前的距离,才做出了这个重要的决定。

⑦手雷“轰”的一声爆炸了,敌堡顶上升起了一团烟雾。营长秦长贵一看,大喊了一声:“司号员,吹冲锋号!”冲锋号响了,战士们一跃而上,冲出了工事。几股队伍一起冲杀,快速来到敌人占领的交通沟上,冲沟中的敌人一顿扫射,打死打伤了许多敌人,重新占领了阵地。

⑧敌人这个碉堡,从垒起来到被黄继光炸了,一共也就六七个小时。

【注】本文是作者采访抗美援朝战士李继德而创作的一篇纪实文章,通过李继德老人的视角,享实、生动地再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

课外阅读。

①“儿子,刚才被妈打疼了吧?”孩子眼噙着泪花摇摇头。女人又说:“打你是想让你记住,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孩子点点头:“妈,我只是想让你高兴。”女人一把搂过儿子说:“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棒了,你不该自己改分数的。”

②过了一会儿,女人才想起,日子一晃已经跌进了腊月,年味也开始在山村弥漫。在男人没回来之前,得把家里拾掇一下,让在建筑工地上受苦一年的男人能过个舒心的年。女人眯着眼想:得买几张年画,新添几双筷子,还得再买口炖肉的锅,顺便再给儿子买点零食······

③女人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50元的钞票,就往镇里走。

④山路湿滑,行人很少,冷风一吹,女人觉出一些冷意,顺势将围巾裹得更严实了一点。

⑤快到镇上,女人朝兜里掏了一把,立刻惊出一身冷汗。衣兜竟然漏了一个大窟窿,哪还有钱的影子?女人扭头便往回走,循着原路回去兴许能找到。女人再没有了来时的心定气闲,开始有些慌乱,两眼不住地在地上搜寻,幻想着那张绿色的钞票能突然出现在眼前。

⑥男人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场景浮现在女人眼前,女人一阵心疼,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怎么能这么不小心呢?50元,抵得上男人干上小半天了。儿子平时嘴馋,每次去镇上总是望着商店里花花绿绿的零食流口水,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舍得给他买。这下可好,崭新的50元大钞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消失了。女人感觉热乎乎的眼泪终于淌了下来,瞬间便被冷风吹得没了一丝温度。

⑦就在女人将要绝望时,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走近一看,天哪!分明是一张百元大钞。

⑧女人弯腰捡起钞票,心中不由得暗暗高兴。老天爷,你让我丢了一张五十的,却又来了一张一百的,是对我的补偿吗?可转念一想,自己的50元终究还是丢了,这个丢了100元钱的人岂不是更加着急?女人头脑中不由得想起刚才教育儿子的那些话:做人就得一五一十。女人静静地立在风中,她坚信,那个丢钱的人和自己一样,一定会循着原路寻来的······事情果然如此,于是顺利地物归原主。

⑨直到天黑,女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儿子从屋里扑出来,大声说:“妈,你骗我,你又出去揽活了吧?还说去给我买零食?”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今天发生的故事。这时又听儿子说:“钱都没拿,你还说去镇上?”女人一怔,赶紧跑进屋里。看见那张绿色的钞票果然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啊,搂着儿子大笑,眼泪又流出来了。

⑩____

誓死不降宁投江

    ㅤㅤ①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四、五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的一支百余人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五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

ㅤㅤ    ②抗日联军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第二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便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ㅤㅤ③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袭击开始,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后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

    ㅤㅤ④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得更加猖狂,边打边叫:“快点投降吧!”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但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ㅤㅤ    ⑤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冷云带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她们高唱《国际歌》,一步一步向河的深处走去。敌人见没能活捉这些抗联女战士,便气急败坏地向她们射击,并架起了迫击炮向河面上轰击。八位战友继续向前。河越来越深,水流越来越急,女战士们几乎站不住了,但是她们没有回头,面向着河对岸,不肯停下脚步。

    ㅤㅤ⑥当女战士走到河中心的时候,突然,敌人的一排炮弹落在了她们的身旁。在巨大的爆炸声中,乌斯浑河面上掀起了几支高高的水柱。爆炸过后,乌斯浑河恢复了平静,但水面上,八位女战士的身影却消失了。

ㅤㅤ    ⑦抗日联军的八位女英雄,在乌斯浑河的急流中壮烈牺牲,她们中最大的二十五岁,最小的只有十三岁。她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她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她们的光辉事迹,万古长存。

(选自江西美术出版社《英雄人物故事》)

奔跑的父亲

①那年,乡里给父亲所在的学校发了一个通知:国庆节,举行职工越野赛,对前三名选手进行奖励,第一名奖励一双球鞋。

②父亲看到通知时,已近9月中旬。而之前,戴深度近视眼镜的父亲,走路说话都是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别说越野赛,就连百米比赛都没有参加过。那天,父亲放下通知,就去找体育老师询问越野赛的行程有多长,训练时应该注意什么。体育老师详细讲解后,将信将疑地问:“你要参加越野赛?”父亲点头,说:“是的。”语气坚定,毋庸置疑。

③那天放学□父亲就开始奔跑了□村里人都惊异地看着他□家里有急事□父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只打一个否定的手势□便跑了过去□回到家,母亲惊异地拿来毛巾,父亲一边擦汗一边解释:“有一个比赛,奖品是球鞋,我想赢得,送给大孩(大孩是我的小名)。”那年秋季开学,我去城里上初中,穿的是露脚趾的鞋。我对一双新鞋的强烈渴望,成了父亲心头解不开的结。

④自此,父亲开始拼命地奔跑。他跑着上下班,跑着去田里,跑着去教室,跑着去厕所。早晨,天不亮父亲就起来,去寂静的路上奔跑;晚上,外面漆黑一片,看不清路况,他就在窗台上点一盏灯,把院子当作操场……

⑤正式比赛那天,父亲像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朝着心中的那双球鞋快速奔跑。他第一个冲到终点,然后两腿瘫软,几乎晕倒,可灿烂的笑容像菊花一样盛开了。

⑥唯一让父亲遗憾的是,球鞋是成人尺码,可他还是在赛后的第二天就送到了城里。大大的球鞋穿在我的脚上像一条船,我把鞋带系得紧紧的,走了一圈又一圈,脚下像生了花一般,轻松舒适,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我问球鞋的来历,父亲笑而不答。

⑦父亲奔跑的故事,是后来母亲讲给我听的。我的心像被蜜和盐浸透了,有浓郁的甜,也有酸涩的痛,我低头看,如船的球鞋里面装盛的是无尽的爱。

阅读短文《朋友》,完成小题。

朋 友

①小儿今年四年级。每天放学后都忙着呼朋唤友,打打闹闹,互换各类卡片;周末还要组织同学们搞小队活动,上兴趣班,看上去忙得很。(     )星期天下雨,搞不成活动,没有小朋友来,他(     )会拉开窗户朝外面看他养的几盆花草。冬日的冷雨打在金盏菊小小的花瓣上,花朵里积着一点儿水,他就在作文里马马虎虎地写道:“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我忍不住笑道:“儿子,太夸张了吧。”

②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婴幼儿时期,____年龄小,____只要给他们吃饱、穿暖,健健康康的就行了。长成小小少年,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玩伴了,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懂得他们的心的,以为只要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能使其充实、快乐。其实,小小少年在空闲时间里,最想要的是朋友的友谊。

③一天傍晚,儿子从外面玩回来时,满头汗,花猫脸,浑身上下泥迹斑斑,手里却举着一捧新鲜的桂花枝,说是阿婆朋友送的。我没大留意他的话,随手拿了只玻璃瓶装了点水递给他,让他自己摆弄。

④过了几天,儿子又带回一捧缀满绿叶红果的橘树枝。一进门就对我说:“阿婆朋友家的橘子多好吃啊,妈妈,你也吃一个。”我看着他,问:“阿婆朋友到底是谁呀?”儿子说:“上次我和小朋友们在阿婆家外面玩,周寒生鼻子出血了,阿婆给他止了血,阿婆还说,下次我们有困难就找她,她是我们的朋友。”哈哈,笑死我了,瞧瞧我的儿,一点点大的人,在外面交了老太太朋友了。

⑤一天放学回家,儿子脖子上挂了一只红绒线编的小网袋,里面是一只绿壳鸭蛋。儿子兴奋得结结巴巴,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听清了这只鸭蛋的来历。原来,____

⑥我真的好感动,为这一老一少纯真的感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