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同步训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张衡的故事

       张衡从小就很聪明,特别喜欢思考问题。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他往地上一看,发现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该多好哇。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咦!影子去哪里了呢?”他惊奇地叫道。他再低头一看,原来影子缩成了一团,藏在自己脚底下。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中午时,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十分—— 赶紧—— 发觉——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张衡 的影子 地叫道

(4)、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张衡看到自己的影子是  ;中午,他看到自己的影子。母亲是怎么跟张衡解释的呢?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5)、读了短文,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多选) ( )
A、善于观察 B、勇敢 C、乐于思考
举一反三
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桥(节选)

谈歌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二)守桥(节选)

葛俊康

学校坐落在山脚下,从学校大门出来走一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垮塌,住在石桥旁边的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心里咯噔一下,他惊呆了。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这时,一棵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抖动,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老葛赶紧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的,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老葛的心慌了。

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望着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他的心更慌了。再不想方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 ....

洪水退后,老葛拿出家中的积蓄帮忙把桥加固好,他的心终于踏实了。当学校的校长过来时,老葛只说了一句:“我想给孩子们再上一堂课。”原来老葛是一位退休教师。

(选自《广西文学》,有删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陈嘉庚办学

佚名

    ①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②十七岁时,陈嘉庚远涉重洋,到新加坡学做生意。凭着他的辛勤劳作和诚信经营,生意渐渐兴隆起来。但远在异乡的他时时想念着自已的故乡-福建省同安县集美镇(今厦门市集美区)。

    ③几年后,陈嘉庚回到了集美。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亲切。顺着熟悉的巷子,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看着镇里的变化。

    ④当走过小时候念书的私塾门口时,他发现私塾已经关闭了。一打听,原来是镇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私塾办不下去了。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

    ⑤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⑥“这些钱是你下南洋辛辛苦苦挣来的呀!怎么能就这样都用掉呢?”妻子有些犹豫。

    ⑦“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耽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在陈嘉庚的耐心劝说下,妻子被说服了。

    ⑧学校办起来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又响起来了。陈嘉庚特别喜欢到学校走走。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⑨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他在集美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还办起了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农林学校、商科学校……1921年,他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这时的陈嘉庚已年近五旬,两鬓染上了斑斑白霜。他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根据名人故事改编)

【背景资料】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后,陈嘉庚先生怀抱“教育兴国”“兴学报国”的信念,先后在故乡创办了集美小学、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航海、商业、农林、女子师范、幼稚师范、乡村师范、国学专门等校和福建省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陈嘉庚先生一生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义举,深为海内外人士所敬仰,曾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父亲的画面

①人生的旅途中,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父亲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一遍地爬上他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上。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③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我。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会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这种丝质的内衣突然不再生产。父亲看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儿的样子。

④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是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因此,在我的脑海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⑤真正的白雪公主,我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到这种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的冠军时,他高兴地从国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面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我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⑥父亲不善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dá)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时,都觉得父亲的身影在我的身后……

⑦父亲爱票戏,常拿着胡琴,坐在廊下自拉自唱。他最先教我一段《苏三起解》,后来被母亲说:“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怎么教孩子尖声尖气学苏三?”于是他改教我大花脸,那词我还记得清楚:“老只老,孤的须发老,上阵全凭马和刀……”

⑧父亲有我时已经四十多岁,但是一直到他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越看越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便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走得早,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 , 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

⑨是的,在我的记忆中,我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⑩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⑪“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⑫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时,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yān)红的血迹……

(作者:刘墉 有删改)

擦星星的人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那天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我还没有动笔——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于是我逃课跑到山上去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难解的应用题。

④过了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儿窗外的星空。

⑤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做错了。”然后,他耐心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一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或许是忘记了,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的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不易得。吃完泡面,我心里暖暖的。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他踏着铃声匆匆赶来。潘老师的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握拳。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他才踩着沾满泥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尊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⑪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瘦成皮包骨。我走上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⑫那夜,我梦到了夜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儿在擦着什么。

⑬“潘老师,您干什么呢?”我问。

⑭“擦星星啊!”潘老师停下来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