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材料一:《中国教育报》2021 年2月1日讯为保护学生的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湎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给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通知》强调,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手机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通知》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各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材料二:某社会调查小组在光明中学做了关于“初三学生使用手机的不良影响”的调查统计,其具体数据见图:
材料三:意大利是欧洲第一个禁止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的国家,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一道全国禁令,一旦发现学生在校违规使用手机,校方可对学生处以没收手机或取消期末考试资格等惩罚。2018 年7月,法国民议会通过法案,明确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禁止在校内使用手机,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课间休息,甚至在校外进行教学活动时,都禁止使用手机。
材料四:某中学张校长认为,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序稳妥积极推进,防止机械地“一刀切”。禁止学生带手机,可能会让极个别心理特殊的学生无法接受,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所以要采取“堵”和“疏”“管”和“控”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给学生: .
给家长: 。
给学校: 。
【材料一】关于《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之成说
关于《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所取得的成就众说纷纭,或贬或扬。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以鲁迅先生为代表,对《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所取得的成就持否定态度。认为《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过于粗疏,人物个性不够鲜明。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明确指出:“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又指出:“描写过实。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这在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不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坏。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而刘备,关羽等,也不能说毫无可议,但是作者并不管它,只是任主观方面写去,往往成为出乎情理之外的人。”
第二种:以傅继馥先生为代表,他指出:“《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是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典型的光辉高峰和不朽的范本。研究它,既可以总结类型化艺术典型的特点和经验;又可以从这一范例考察中国古典小说中艺术典型所经历的发展过程,证明由类型化典型到性格化典型是普遍的规律。”傅先生认为,文学中艺术典型的基本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的类型化典型,一种是近代的性格化典型。并进一步提出《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形象,突出地表现了类型化艺术典型的重要特征。第一,“重要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特征,它表现得非常突出,并在形象内部诸要素中占有决定性的位置。这一个突出的主要特征,就足以支撑起整个形象。”第二,“《三国演义》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他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缺少纵横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处于古典式的静穆状态。即使有某些变化,也不是内在性格的变化。”第三,“《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内部诸因素处在古典式的和谐之中,形象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
第三种:以刘上先生为代表,他在《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中提出不同意类型化的说法,而代之以“特征化”,并解释了他说的“特征化”是一种从人物个体实际出发而着意突出其某一性格特征的形象塑造艺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性格的单一性、稳定性、群体性。并且认为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
黄霖先生在他参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中也谈到:“它塑造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他们的性格特征,一般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容易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也有点近似雕塑,在单一、稳定,乃至夸张之中呈现出一种单纯、和谐、崇高的美……《三国演义》一书也就成了我国古代塑造特征化艺术典型的范本。”刘先生与黄先生的看法可谓不约而同。
第四种:以郑铁生先生为代表,在他的著作《三国演义叙事艺术》一书中论及“《三国演义》人物形态的构成及系列人物”时,提出了所谓“四形态”说。郑先生说:“小说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其性格的形成和转变由多种因素构成。”“探讨《三国演义》人物形态的构成,不能离开小说形态的发展过程,也不能简单地用类型化、性格化,或扁形人物、圆形人物这些框架去套,它是复杂多样的……《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结构的组合分为四种形态,即单一型、向心型、层递形和矛盾型。” ……“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分为不同形态,是因为他们的性格结构是由一系列的性格因素组成的,并且组合的方式很不相同。”“无论《三国演义》的哪一种性格结构形态,都遵循了人物创造的整体性原则。”
(选自王万鹏《〈三国演义〉人物塑造诸说述评》有删改)
【材料二】《三国演义》《水浒传》原著选摘
选摘A [场景一] 知府道:“你这厮怎地得这封假书来?”戴宗告道:“小人路经梁山泊过,走出那一伙强人来,把小人劫了,绑缚上山,要割腹剖心。去小人身上,搜出书信看了,把信笼都夺了,却饶了小人。情知回乡不得,只要山中乞死。他那里却写这封书与小人,回来脱身。一时怕见罪责,小人瞒了恩相。”知府道:“是便是了,中间还有些胡说。眼见得你和梁山泊贼人通同造意,谋了我信笼物件,却如何说这话。再打那厮!” 戴宗由他拷讯,只不肯招和梁山泊通情。蔡九知府再把戴宗拷讯了一回,语言前后相同,说道:“不必问了。取具大枷枷了,下在牢里。” [场景二] 且说罗真人把上项的事,一一说与戴宗。戴宗只是苦苦哀告,求救李逵。罗真人留住戴宗在观里宿歇,动问山寨里事务。戴宗诉说晁天王、宋公明仗义疏财,专只替天行道,誓不损害忠臣烈士、孝子贤孙、义夫节妇,许多好处。罗真人听罢甚喜。一住五日。戴宗每日磕头礼拜,求告真人,乞救李逵。罗真人道:“这等人只可驱除了罢,休带回去。”戴宗告道:“真人不知,这李逵虽然愚蠢,不省理法,也有些小好处。第一,耿直,分毫不肯苟取于人。第二,不会阿谄于人,虽死其忠不改。第三,并无淫欲邪心,贪财背义。敢勇当先。因此宋公明甚是爱他。不争没了这个人,回去教小可难见兄长宋公明之面。” ——选自《水浒传》 | 选摘B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日: “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 ——选自《三国演义》 |
选摘C [场景一] 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场景二]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林冲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选自《水浒传》 |
班级组织“太空再长驻 天和探无垠”的新闻阅读活动。小记者小语和文文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你参与,完成下题。
【材料一】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本报酒泉10月16日电(记者余建斌、吴月辉、刘诗瑶)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二十一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
目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三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6日)
【材料二】
凌空飞天征寰宇
——访神舟十三号飞行员王亚平
作者: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占康
航天员王亚平因“太空教师”被大众熟知,这次再度问鼎苍穹,她又将新添不少“首个”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首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中国女航天员,以及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神舟十号任务时,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一堂为时40多分钟的太空授课,利用失重环境演示了多项物理实验。这堂课当时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王亚平也被冠以“太空教师”的称号。
对王亚平来说,神十任务是她实现飞天梦的起点,她的航天员生涯和太空之旅才刚刚开始。果然,8年后的今天,她迎来了第二次太空飞行。
面对空间站任务,王亚平再次表现出不怕吃苦、不服输的个性。空间站任务中,出舱是超大负荷的活动。和男航天员臂力、体型和臂展的先天优势相比,女航天员对加压后舱外服的操控力,可能需花费更多努力才能达到。尤其是身着舱外服的航天员行动和操作主要靠上肢,必须提高上肢力量。一次舱外服的试验做下来,完全超出了王亚平的想象——在200公斤的舱外服中工作五六个小时,手已抖得拿不住笔。
为了提高能力,王亚平加大自己的训练强度,也放弃了很多假期。王亚平的体质训练教员说,每次王亚平都要针对出舱任务加练臂力,为自己的胳膊练粗了而欣喜。
为了此次太空“出差”,王亚平携带了乐器、家人和战友的照片、视频,还给两位男航天员提前准备了新年礼物,“我非常期待能再次在太空回望美丽的地球,在中国空间站过一个不一样的除夕,也期待能有机会到舱外去见识太空”。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6日)
【材料三】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四】
采访提纲 | |
采访对象 | 林西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
采访目的 | 了解太空生活的日常饮食 |
采访方式 | 议论、笔录、录像拍摄 |
采访问题 | 问题1:您好,林叔叔,您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林叔叔,您曾提到宇航员在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宇航员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