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华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 抗争史和追求近代化的奋斗史。
材料二:A、“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B、“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曰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材料三: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最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
时间:1902年。地点: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
一位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时,不禁潸然泪下。
他祖籍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父亲义愤填膺,耻为“异国之民”,愤然率全家移居台湾。1895年,台湾又被割给日本,他的儿子参加了抗日义军,失败后全家移居北京,住在东交民巷。可是一年前又被清政府驱逐到郊区居住,说东交民巷已成为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一: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之(夷狄)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奴役,封建主义势力对农民群众的剥削与压迫,以及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和中国的社会危机……1851年1月11日,规模空前、震撼中外的农民起义正式爆发。参加太平军的主要是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及矿山工人,也有农村知识分子和家庭富裕的各阶层人士……太平天国要推翻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建立农民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平均分配土地。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