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完美测评(四)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之(夷狄)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奴役,封建主义势力对农民群众的剥削与压迫,以及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和中国的社会危机……1851年1月11日,规模空前、震撼中外的农民起义正式爆发。参加太平军的主要是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及矿山工人,也有农村知识分子和家庭富裕的各阶层人士……太平天国要推翻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建立农民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平均分配土地。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对待条约态度的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二,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在政治方面和经济的目标各是什么。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摘编自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材料三   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的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业、工业、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摘编自陈兰村等著《新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四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上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布诏书的形式进行变法,结果失败。……维新阵营其实还是先前的士大夫群体,他们虽然有了一些新观念、新思想,但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找到变法、变革的真正力量。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