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非文学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第28天隔离了,这个时刻!

①这个时刻,天正暗下来,黄昏将近,我站在窗前,朝侧面的楼栋微笑。我之所以持续保持微笑,是怕出事。侧面楼栋一户人家的窗前,一位老人,打开玻璃窗,对着户外颤抖哀号:“某时候才是个头哇——某时候才是个头哇——”我听见了。我立刻冲到窗前,打开我家窗户,寻求老人目光,向他摆手摇手,“喂——爹爹”我使出最温和安详的嗓音,与他打招呼。由于角度关系,我无法判断他是否看见了我。我就努力持续着,持续着,直至他终于朝我这边转过脸。然后老人停止了,关上窗户进屋了。可我还是不放心,赶紧给物业打了紧急求助电话,请他们务必上楼敲门,去查看一下,看看是否为孤寡老人?问问是否发生了困难?如果老人有什么需要,只要我们家有。物业也非常尽职,答应马上就去。这一阵忙乎,夜色已黑。这个时刻,是隔离的第 28 天了。焦虑和急躁开始在人们心里蔓延,我们需要对付更多敌人包括在自己心里逐渐扩大的阴影。

②这个时刻,新冠病毒还在肆虐,而武汉,也已经出台了疫情爆发以来最为严格的隔离严控措施,所有干部职工下沉社区,收治病床在每天扩大,医疗一线医务人员们正在冒死救治病人。人与病毒的搏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吞噬与反吞噬,进入胶着化状态,这个时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劲。然而,人们在家隔离已经第28天了,有人坐不住了,有人千方百计偷跑出去,有人吃不惯配送的简单蔬菜,想吃鲜鱼鲜肉和热腾腾的热干面了,还有人带着孩子出来遛弯,还说“怕么事唦,注意点就行了,关家里人都关苕了”。此情此景,说真的,太急人也太恨人了!事实非常清楚,如果不彻底阻断人传人,后果将不堪设想。我接受采访,与我熟悉的记者朋友开玩笑说:这个时刻,对于这样一些还不知死活的人,如果是我,我的办法就是直接一拳打晕他,拖他回家,再丢一周吃食,封死大门——这是玩笑。可这也不是玩笑——这个时刻,如果还有人不珍惜生命同时还危害他人生命,就只能强制他珍惜自己。说是这么说,我当然没有打晕任何人,而是恰恰相反,我在对一位陌生老人微笑,朝他摇手,希望能够安慰到他。

③这个时刻,日常生活不再是常言所谓的日常生活了,直接就是保卫生命。这个时刻,当我们看见小女孩子的母亲被病毒夺去了生命,小女孩子追在后面哭嚎,这也不再是世间一般的生离死别,而是需要我们第一时间冲上去,搂过小孩子,为她戴上口罩, 尽快哄住她的号啕大哭,以免病毒趁机潜入她敞开的咽喉与肺脏;这个时刻,我们就是小女孩的母亲,而不仅仅只是拍视频的看客。

④这个时刻,唯有保卫生命是最高准则。因此我们能做一件事情,就做一件事;能帮一个人,就帮一个人;底线是我们首先做好自己。这个时刻,真正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时刻,我们得靠每个人点点滴滴的力量汇聚成人类的强大意志,把我们生命夺回来!

⑤这个时刻,心神稳定是我们的拯救,理性冷静是我们的力量,勇敢顽强是我们的必须,咬牙挺住是我们的本分。又一个黎明来临,拉开窗帘,东方既白,太阳照常升起,这个时刻,我们必须忍住悲伤,克服畏惧,去希望窗外的希望。

(1)、文章具体描述了“这个时刻”的哪些情景?请分点概括。
(2)、请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某时候才是个头哇——某时候才是个头哇——”

“喂——爹爹”

两处破折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知识小贴士:破折号(——),可用于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在传情达意上,它也有自己的独特作用。

②“我就努力持续着,持续着,直至他终于朝我这边转过脸。”“终于”这个词表现出“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3)、面对隔离期间按捺不住心情想随意出门的人,请你选用文章里的一句话做劝诫性质的宣传标语抄在横线上,并结合宣传标语的目的与特点说明选用的理由。

【宣传标语特点】文字简短,目的明确,充满力量,语言得体。

我选用的句子:............................

理由:............................

(4)、文章的标题为《第28天隔离了,这个时刻!》,其逗号前后的内容可否调换顺序?请结合全文与作者写作意图阐明你的观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闲话酸奶
       ①据考证 , 早在4000多年前,酸奶已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国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已经记载了制作酸奶的方法。
        ②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市面上的酸奶配方表里都会有一项——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③酸奶的发扬光大应归功于保加利亚人。从前,在保加利亚过着游牧生活的色雷斯人常常带着灌满了羊奶的皮囊。外部气温加上人的体温作用,羊奶往往变酸。当他们要喝时,会把皮囊中的奶倒入煮过的奶中,煮过的奶也会变酸。
        ④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梅契尼科夫到保加利亚进行科研调查,发现当地有许多百岁以上的老人。从事人肠道内腐败菌群与人类长寿问题研究的梅契尼科夫,灵光乍现,马上对色雷斯人喝的酸奶进行化验,发现了其中能有效消灭大肠腐败细菌的“功臣”——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由此,酸奶流传至国外并逐渐风靡全世界,成为大众食品。
       ⑤酸奶可以分为搅拌型酸奶和凝固型酸奶,前者就是普通液体酸奶,后者即老酸奶。
       ⑥在各种类型的酸奶中,老酸奶以其厚实的口感抢占了很多人的胃。不过,其中的奥秘很多人也许并不清楚。
       ⑦在酸奶制作过程中,鲜奶原本含有的乳清蛋白表面带有电荷,通常情况下会互相排斥、分散开来,即成液状。鲜奶发酵成酸奶的进程中,随着乳糖转变成乳酸,pH逐渐降低,乳清蛋白表面所带的电荷被逐步中和,蛋白质分子之间会由于相互吸引而聚集,形成网状沉淀,并凝结起来。这与用大豆做豆腐的过程类似。
        ⑧                                                       。这是因为两者的工艺流程步骤不同。普通酸奶是先发酵后灌装,灌装前需要搅拌;而老酸奶是先接种、灌装,然后再发酵,所以呈半固体状。
       ⑨一般鲜奶的干物质总量为11%—14%,这样制成的酸奶不够黏,即使呈现半固体状,也很容易破碎。为了保证老酸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半固体状,就要在其中添加食品胶,如果胶、明胶。这样,才能防止运抵目的地的老酸奶碎成一堆,消费者才能买到形态完整、口感顺滑的老酸奶。
       ⑩对比一下普通液体酸奶与老酸奶的营养成分,你就会发现,其实老酸奶在营养方面并无优势:它的原料质量要求不比液体酸奶高;并未含有特殊的保健菌种;食品胶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和“高营养”的距离足有十万八千里。不过,就酸奶本身而言,它的营养价值确实比较高。
       ⑪酸奶含有牛奶拥有的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而且它的乳糖已被分解成乳酸,使患乳糖不耐症的人群也可以食用。更重要的是,酸奶保护肠道有益菌群、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肠胃的功能很难被其他食品替代。
        ⑫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现在已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细菌生态群,仅肠道一处就已鉴定出500多种正常肠道微生物。酸奶就是通过促进人体肠道有益菌生长,压缩有害菌生存空间来调整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
        ⑬此外,酸奶包装上常见的“双歧因子”和“益生元”,也能起到类似功能。“双歧因子”便是一类能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生长的低聚果糖。
        ⑭看了这些,想必大家对于酸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以后选择酸奶的时候应该心里有底了。毕竟,吃得明白,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
                                                                                                 姥家门前唱大戏
                                                                                                        顾振威
        姥姥是个戏迷,只要听到我们公社有唱戏的,三里五里她去听,十里八里她也去听。
        姥姥住的村庄是个只有四百多人的小村子,在我的记忆里,姥姥的村子只唱过一场戏。
        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姥姥让舅舅拉着架子车请我们去听戏。父亲要忙农活脱不开身,在我的撺掇下,母亲坐在舅舅拉的架子车上,去姥姥家听戏。
        戏台就搭在姥姥家门前的空地上,我和母亲刚吃过晚饭,锣鼓家伙就“当当咚咚”地响起来了。跑出院子一看,晚饭前还空空如也的场地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我急得大哭起来。姥姥一脸慈祥地说,在你们吃饭时,我早把家里的小板凳搬到戏场了。姥家门前唱大戏,哪能让我的小外孙听不成戏呢?
        终于开戏了,我被戏台上的人物深深吸引住了,聚精会神地听着戏。母亲趴在我耳边小声说,你在这听戏,千万别乱跑,我回家去找你姥姥。
        母亲站起来走了,我哭着撵上母亲,母亲只好拉着我的手,回到姥姥家里。
        如豆的煤油灯光下,我吃惊地看到姥姥俯着身子,吃力地推着沉重的石磨。汗水像小溪一样在她身上流淌着
        母亲着声说,娘,你——咋不去呢?你那么好听戏!
        姥姥一只手扶着磨棍,一只手擦着脸上的汗,乐呵呵地说,你们好不容易才来一趟,我总得让你们吃上好面吧?
        母亲知道为了给姥爷看病,姥姥卖光了家里的小麦,就问姥姥,咱家里不是没有小麦了吗?
        没小麦,我不会借吗?在村里我人缘最好,到谁家去借,谁不借给我呢?姥姥一脸自豪地说。
        咱俩一块推吧,磨太沉了。母亲说着就抓起地上的磨棍。
        你是来听戏的,哪能让你掏苦力呢?姥姥说着就放下磨棍,像是轰赶小鸡一样把我和母亲轰出了院子。
        在我8岁那年的暑假,我不但在姥姥家听到了大戏,还吃上了让我唇齿留香的凉面条打鸡蛋。母亲曾多次内疚地对我说,为了让咱们吃上用小麦磨的好面,你姥姥借了人家二十多斤小麦,直到两年后土地包产到户了她才把小麦还清。
        姥姥是个戏迷,可那年在她家门前唱的大戏她却没听成。就是那一场戏,让童年时代的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醇浓的亲情。姥姥在几十年前就离开了我们,她坟前那经细如手指的的柳树,已经有碗口粗了。

阅读《无言之美》回答小题。

无言之美

张楑辅

       ①一次在朋友家做客,吃过饭天已大黑。快10点了,我们仍然聊兴很高。忽然朋友拨了一串号码,等了一会儿,传来电话接通的声音。只是接通之后却不见她说话,电话那一端也是静悄悄的。

       ②朋友的眼睛微微闭着,一副悠然神往的表情。过了五六分钟,她把电话放下了,回头对我一笑,说:“很奇怪吧?”

       ③我点头。

       ④她说:“我在给我的母亲打电话。”

       ⑤我问:“那你们怎么都不说话?”

       ⑥她说:“我母亲是个聋哑人。”

       ⑦我奇怪地问:“那她怎么能听见电话铃响呢?”

       ⑧她说:“我母亲的电话就放在床头柜上,她每晚都侧着睡,就是为了能看见来电话时话机上的来电显示。其实那个电话就是我和弟弟打,因为母亲什么也听不见,看见话机上的来电显示就会知道是我或者弟弟。母亲接起电话的时候,虽然不说什么,可那一刻我知道我们和母亲的心离得很近!有时深夜我会打电话回家,就是想知道母亲有没有睡,她睡着了就不会接电话了。”

       ⑨我的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很深很深的感动,一下子想起了远方的母亲,我很久没有给她打电话了。朋友打电话的事就像一枚落入我心中的石子,激起了我沉积已久的亲情。

       ⑩朋友那一刻的无言,实在胜过千言万语。她让我看到了亲情的另一种美丽,安静深沉,却又直指人心。这种美丽的亲情,就是我们眷恋的一切,就是我们好好活着的理由!

(摘自《感动人生》)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燃烧的木棉

梁惠娣

    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

    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

    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

    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

    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这一生。

(选自《教育导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老山界(节选)

陆定一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玉雕替我“说”爱你

禹艳

①他4岁了还不会说话,喊他也不搭理。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带他去医院,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又遭此打击。去特殊学校训练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年轻的妈妈最终不堪重负,在他8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了。

②8岁是该上小学的年龄了,父亲却只给他报了语言课,并且辞去了玉器厂的工作。因为有点儿雕刻的技艺,父亲在朋友开的玉器店里帮忙。此后,他和父亲形影不离,工作、吃饭、睡觉,父亲既当爹又当妈,还当起了师父。他站在一旁“听”父亲向顾客介绍各种玉石,坐在旁边看父亲雕琢,和父亲一起淘采玉料……看得多了,见得广了,渐渐地他真的对那个硬邦邦的石头产生了兴趣,渐渐地还能分辨出优劣美丑来。

③突然有一天,父亲发现了他的反常。有顾客上门时,他总是躲在里屋或是门后,探出个头,怯生生的样子。父亲让他出来,他十分惊恐,连连摇头。再去医院检查,因为聋哑,他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于是,每当有顾客来,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场,还强迫他帮着接待……父亲变得很严厉,总是逼迫他做事情,那阵子他委屈极了,觉得父亲不再爱他了。

④在愁闷情绪之下,他拿起了父亲的雕刻刀。因为只有这时,父亲不仅不会打扰他,逼迫他去招待顾客,还会手把手耐心地教他如何雕刻,怎样雕起来省力,怎样辨别纹理……就这样,他爱上了雕刻,疯狂地练了8年。8年里,他依然很少“说话”,每天练习的时间超过10小时,每一个小时,父亲都陪伴在侧,悉心教导。

⑤16岁那年,他雕出的第一个成品是父亲的模样……他将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父亲。年近五旬的父亲接过时,热泪盈眶。父亲将这座玉雕放在了店里最醒目的位置,取名《父亲》。顾客前来,一眼便认出了雕刻的是谁,问及出自谁手,得知是又聋又哑的儿子所雕时,无不惊讶,而后啧啧称赞。这家店因为这个励志的少年声名大噪,生意红火了起来。

⑥几年后,他的刀法更娴熟了,前来找他定制玉雕的人越来越多,雕刻的图案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人物,还有风景、属相、吉祥物等,工艺绝对上乘。但人们注意到,再没有一座玉雕超过那座《父亲》。

⑦他依然不喜欢与人交流,当地媒体想采访他,他拒绝了。执着的记者等在一旁,问他:“大家都说,你在16岁出的那座玉雕作品,后来很少有超越的,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心陡然收紧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雕刻刀,指了指发不出声的哑嗓子,又指了指父亲,把手放在胸前打了个手势,“说”:“因为爱。”

⑧是啊,任何作品融入至深的爱,都是无法超越的。16岁那年,当他终于如父亲所愿,能够拿稳雕刻刀时,他依然说不出一句感激的话。于是,他把对父亲的爱融于雕刻之中。那精雕细琢的不是玉石,分明是想要对父亲说的一字一句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