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第二附中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有一天,对面邻居在楼道里放了很大的一盆花。看样子好像是要扔掉。我是个爱花之人,况且新搬来这个楼没多久,家里还没有置办一盆花,便想把它要来。我试着去敲那家的门,门开了,一个穿着睡衣的男人好像没睡醒的样子,一张脸仍然被好梦和恶梦纠结着。
“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是对面新来的邻居,来和您打个招呼。”
“哦,你好你好。”他使劲甩了甩脑袋,试图把瞌睡虫赶跑。
“我想问问您,门口的这盆花,是否可以送给我呢?”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说:“当然当然,如果喜欢你就搬回去好了。”
我乐不可支。他主动帮我把那盆花抬了进来。
我围着那盆花,搓着手,呲着牙,左看看,右瞧瞧,哪点也不像有病的样子啊,疑惑着那家人为什么要把它扔掉呢。
不一会儿,我听到有人敲门,我开门看到是对面的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喷壶,对我说:“我家里有好几个浇花的小喷壶,我刚才看你家里没有花,知道肯定没有这个,省得你买了,送你一个。”我连声道谢,这邻居,真是热心肠的人。
又过了没多大一会儿,又敲门了。我开门,看见还是他。
“不好意思啊,打扰你休息了。”他说,“那盆花吧,这两天有点生小虫子了,明天你去花店买点驱虫药啥的,免得你家里到处都是那种小飞虫。”
我不禁感慨,这年头,有这样热心的邻居还真是太少了。我是多么幸运,能与之为邻。
妻子回来,看到这盆花儿,喜欢得不得了,问我花多少钱买的,我说是对面邻居家要扔掉,我要回来的。
“真是个不爱花的人,这么好的花,怎么说扔就要扔掉呢?”妻子一边用纸巾轻轻擦拭花的叶子,一边小声嘟囔着。
“就是啊,谁像你,简直就是个花痴。”我取笑她。
就在这时,我听到对面有人敲门,继而听到了一段令我脸红的对话。
“老公,给我开门,我忘记带钥匙了。”
门开了。
“老公,你把花搬回去了?”
“没有,那盆花让我送给对面的邻居了,他刚搬来,家里一盆花都没有,人挺好的。”
“那可是我最喜欢的一盆啊,你怎么能送人了呢?我让你把它放到楼道里,是为了让它散散身上的霉气。没想让你送人啊。”
“没事,只要都是爱花的人,花放在哪里不是都一样呢?”
“唉,你呀,就知道自作主张。算了,送了就送了吧,总不能再去要回来。”
……
我愣住了,原来人家并没有准备扔掉啊,这事弄的。我的脸红得像灿烂的晚霞,妻子却乐得前仰后合。
“把花还给人家吧,如果人家为这个事吵起来就不好了。”妻子说。
可是我真的挺舍不得的,如果当做没听见,不就完了吗。得,不管了,要送也明天再说吧。
“咚咚咚”,又有人敲门,唉,这一天啊,这门还没消停过。
我通过门眼看过去,看到是对面的两口子。我想完了,这女的一定是要她的花来了。
我开门,那女的一脸笑容说道:
“这盆花啊,挺不好养的,我这个本上记录了一些它的习性,你们看看吧,希望能有点用。”
“谢谢,谢谢……”我和妻子着实有点慌了,竟然忘了请他们进屋来坐。
“对了,忘了告诉您。”在她关门的刹那,又一次探出红扑扑的脸来,“那盆花啊,估计要开花了,这几天不能浇太多的水……”
转身回来,看着那盆花,我和妻子无形中竟感到了一种责任和压力。这不仅仅是一盆花,更是一颗有些偏执的爱花的心啊。
仔细看看那花,确实全身都胀满了花蕾,虽然还没有开花,而我们似乎已闻到了浓浓的花香,在满世界蔓延开来。
(选自《青春岁月》2012年第7期,有改动)
(“我”敲邻居家门)邻居送花→(邻居一敲“我”家门)→(邻居二敲“我”家门)→(女邻居敲自家门)→(邻居三敲“我”家门)
①说说下面这句话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这不仅仅是一盆花,更是一颗有些偏执的爱花的心啊。
②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链接】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陆蠡《囚绿记》)
本文中画波浪线的两段和上面的链接材料都写了人们对花对绿的喜爱。请你分别说说它们在文章中各有什么作用。
《蔓延的花香》:
《囚绿记》:。
材料一:
高考加分“瘦身”是怎么回事?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有关要求,2014年12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五部门《意见》明确,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对于仍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同时,《意见》还明确要求各地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并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据统计,今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4年的95个逐年减少,到2018年仅剩35个,减幅63%。各地普遍降低了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缩小了适用范围。
材料二: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
(一)对于目前全国各地压缩加分项目及分值和增加高考加分项目民意情况调查表
态度 占比 项目 |
大幅压缩加分项目及分值 |
增加见义勇为加10—20分 |
支持 |
91.47% |
3.56% |
反对 |
4.05% |
68.44% |
(二)对于高校不同录取方式的民意情况调查表
态度 占比 方式 |
裸分录取 |
自主录取 |
适当加分录取 |
其它 |
支持 |
51.10% |
11.73% |
19.83% |
17.34% |
材料三:
高考加分背后的民意“温差”
“你孩子的分数在全省排多少名”,成了高三学生家长们眼下谈论最多的话题。家长们心情纠结的背后,是每年高校招生1分压倒上万人的现实。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现实下,今年全国各地出台的高考加分新政务受社会关注。高考期间,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记者就高考加分这一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
作为普通家长的陈女士对于高考加分有质疑,地告诉记者,太多教的家长对加分高度警惕,认为加分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并对一些加分项目表达不满。,北京一位既是中学教师又是考生家长的于先生表示,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改革进程的加快,一些高考加分项目实际上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已经有所考虑,这样,两者在优惠政策的制度设计上其实存在一定的重叠。记者在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农村考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缘高考加分。今年19岁的张桓(化名),2012年高考“裸分全县30名的他进入录取环节后,名次跌至70多名。最后无缘自己心仪的学校。张桓的经历,实际上折射出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中无法遮蔽的劣势。
陕西师范大学史耀疆教授认为,由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高考加分机会,出于对自己孩子公平的考虑,受访者更期待国家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地区在制定高考加分政策时,与民意存在较大的“温度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