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爱国之“新”,贵在点滴之“行”

    苏倩岚

        ①最近,央视一部为祖国庆生的爱国公益广告可谓刷爆了朋友圈,其中没有歌功颂德,没有丰功伟绩,没有口号和教条,只有中华儿女浓浓的爱意,只有扑面而来的温暖和地气儿。谁说非得抛头颅洒热血才叫爱国?谁说只有大人物才能做出爱国壮举?笔者认为,爱国之“新”贵在实践之“行”。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刻,我们亦可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最美爱国方式:将爱国精神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②在峥嵘岁月里,“寸土必争、浴血奋战”是爱国;在“落后就要挨打”的古训前,“发展科技、赶超欧美”是爱国;在力争上游的发展中,“研发精品、出口创汇”是爱国。在我国昂首阔步向前的时刻,“着眼细节,由小我之努力共享大我之爱巢”便是爱国。

        ③有一种爱国叫呵护成长。每一个平凡人,都是不平凡的父母,用爱呵护孩子,让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用心维系家庭,家和万事兴。然而如今,许许多多的父母,都在忙于加班、应酬、打拼,不要说与孩子朝夕相处,甚至连当面说一句“晚安”也不容易。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需要我们呵护的幼苗,为人父母者,还需趁着幼儿时期还没有结束,多一点陪伴和守护,多一点相互依偎的亲昵接触,多一点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让陪伴成为孩子最灿烂的阳光、最坚实的守望。

        ④有一种爱国叫清新呼吸。在当前雾霾这个现实面前,每个人既是大气污染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既是“受害者”,也是“贡献者”。作为一个中国人,保护我们生存的空间,珍惜每刻的一吸一呼,让环境越来越好,是责任更是义务。还记得习总书记反复提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生福祉更需人民创造。@全体社会成员,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坚持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共同营造天更蓝、风更清的美好之风。

        ⑤有一种爱国叫微笑友善。微笑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化解所有的坚冰。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问候,是一种无言的温馨关怀,是一种无言的鼓励与支持。我们需要别人对自己的微笑,我们也要把微笑无私地献给别人。在公交车上,假如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他会深怀歉意急忙说对不起,这时你对他说没关系或者给他一个微笑,他会变得高兴起来,证明你原谅他了,而且还会对你产生感激和敬佩;在饭店里,当服务员在给你上菜时,你对他说声谢谢或者只是给他一个微笑,他都会非常高兴,证明你是尊重他的。所以他的服务态度会好上十倍,这大概就是将心比心……微笑友善就在我们生活的小事里,它可以传遍神州,感召世界。

        ⑥还有一种爱国叫努力奋斗,或许这只是源于你对一份工作的执着与热爱;亦有一种爱国叫谦和有礼,这都蕴含在你我的一言一行里;更有一种爱国叫继承传统,这便是祖祖辈辈刻在骨子里的瑰宝和情怀;……说到这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而是千千万万人用点滴行动浇灌而成的擎天之柱。在这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刷新爱国之“新”,以爱国之“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奋勇前进。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
    (2)下面对选文结构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⑤‖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案】
    (4)根据③④⑤⑥段首句,以“有一种爱国叫”为开头写一段话,阐述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刷新“爱国之新”。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8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冻年货

    王彦

        ①“上冻了!”奶奶说这话时,我便知道,哈尔滨的冬天真的来了。看吧,天冻裂了,漏下朵朵晶莹的雪花;地冻厚了,上面的新雪盖着下面的旧雪;松花江冻硬了,流动的水结成了锃亮的冰场,连小姑娘手里的冰糖葫芦也冻得嘎嘣脆了。

        ②这时候,奶奶也要忙着冻年货了。奶奶有七儿一女,一大家人,虽不富裕,但生活从不单调,不管是什么食材,到了她手里,总能变成一桌美味。

        ③“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④听到女儿唱这童谣,便会想起奶奶的枣馒头。每到年前,奶奶都会悄声早起,把一大盆雪花粉和成面团,再把面盆放在炕头,盖上厚厚的棉被,然后便是静静地等待了。等到面团涨得胖鼓鼓,便铺开案板,端来洗净的红枣,开始做花馒头了。奶奶的手真巧,光滑的面团在她手里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当清新的麦香伴着枣子的甜香飘来,我们便知道馒头蒸好了,于是团团地围着奶奶。奶奶拿出一些给我们尝尝鲜,但大部分要端到屋外,冻起来,留着过年吃,也取个“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⑤过去,哈尔滨冬天水果很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外地的果蔬运不进来,想要过个丰盛的年,是要动些脑筋的。冻水果,便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法子。瞧吧,不管是梨子、柿子还是海棠果儿,只要天一上冻,奶奶便赶紧去早市买了,一股脑儿地冻上。寒冷的室外,就是我们天然的大冰霜。还别说,当娇嫩的果子经住了冰雪的考验,凝聚了天地的灵气,吃起来,味道更鲜美,也更独特了。

        ⑥当然,冻水果也是有些讲究的,比如冻梨,奶奶首选花盖梨。这是我们当地产的梨子,据说它耐旱,又耐寒,开花时,花白如雪,很合哈尔滨人的心意。说来奇怪,一提到花盖梨,我也会自动脑补出“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诗意的画面。

        ⑦出门一看,花盖梨黄色的果皮已经冻成了乌黑透亮,摸上去也是杠杠硬了,这便是冻好了。想吃时,提前拿进屋,放到凉水盆里解冻,我们称之为“缓”,缓到梨子周遭只剩一层透明的冰壳,敲碎冰壳就可以吃了。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过年时,爷爷和爸爸他们总要喝上几盅,酒过几巡,奶奶便会端来冻梨,既帮着解酒,又有助于消化。

        ⑧这些冻出来的美味,在别处是吃不到的。长大后定居北京,我也试过用电冰箱做,可怎么也冻不出老家的味道。幸运的是,如今九十多岁的奶奶依然身板硬朗,听说我们过年回家,她又开始张罗冻年货了。

    (《人民日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梁实秋

        我爱鸟。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得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地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则由别个代替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缩缩地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经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地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座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叩响铁锈斑斑的门环。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男孩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能不能给我一碗水?”他目送着男孩进屋。然后在门前的树墩坐下。

        男孩端来了水。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那是井水,清冽,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消。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只有你一个人吗?你娘呢?”

        “她下地了。”男孩说,“她天黑才能回来,回来的路上她会打满一筐猪草;回来后还得做饭,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今天我生病了,我没陪她下地。”

        “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

        “早晨拉肚子。不过现在好了。”男孩眨眨眼睛说。

        “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

        “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盯着男人。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青色的脑壳。男孩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男人笑笑,手僵在空中。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跑了,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就搬到山上来。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就出来了……可是他跑了。”

        男孩又给男人一碗水,男人再次喝得精光。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男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

        男孩仰起头:“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他怕坐牢,逃走了……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不知道。”男孩说,“我和我娘都不知道。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如果他真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提心吊胆……”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是的。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男人。”男孩认真地说,“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都会原谅他的。”

        男人叹一口气,站起来,似乎要继续赶路。突然他顿住脚步,问男孩:“你们为什么要砍掉门前这些树?”

        “因为树挡住了房子。”男孩说,“娘说万一哪一天,你爹知道我们住在这里,突然找回来,站在山腰,却看不到房子,那他心里,会有多失望呐!他会转身就走,再也不会回来吧?娘砍掉这些树,用了整整一个春天……”

        男人沉默良久。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似乎,有生以来,男人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

        他低下头,问男孩:“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这一次,他随男孩进到屋里。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看到了吗?”男孩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一朵?”

        “是的,娘这么说的。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男孩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孩的脸。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为男孩的母亲,也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他说:“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秋天容易创造童话,秋天适合听童话。请阅读下面这则童话,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说谎的男孩

    [法]皮埃尔·格里帕里

    从前有个喜欢说谎的小男孩,他喜欢说谎简直到了你们无法想象的地步!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事情,他都无缘无故地说谎。他很用功,很勤劳,很勇敢,很谦虚。可是他就是这样平白无故地说谎,对他自己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好处。这是他唯一的缺点,可又是非常非常严重的缺点,以致别人对他所说的话根本就无法相信。

    有一天,他的母亲实在受不了了,便带他到一位女医生那儿去,请她瞧瞧他儿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位女医生实际上是个仙女,她坐在一个雪白雪白的大房间里面,房间里放着各种各样的金属器械。她身穿一件工作衣,戴着一副玻璃架子的眼镜。在母亲介绍情况时,女医生一声不响地听着,随后问小男孩道:

    “昨天你干什么了?”

    “他去上学了。”母亲说。

    “让他自己回答,”女医生说,“孩子,你告诉我,你在学校里干了些什么事?”

    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女教师把我们带到月亮上去,我们钓到了一些月亮鱼!”

    “这是不可能的!”母亲说。

    “让他讲!”女医生说,“中午你在家里吃了些什么?”

    “一块烧焦的木头和一根腐烂的骨头!”

    “哪有这种事,您知道……”母亲说。

    “让他讲,让他讲……那么下午呢,下午你干了些什么事?”

    “下午他有一节图画课,”母亲轻声说。

    “唉,请您让他讲嘛……那么,你画了什么?”

    “我画了同桌的耳朵。他长了三只耳朵,可怕极了。”

    听到这样的话,母亲伤心极了,她一句话也不再说了。女医生则除下她的眼镜,用她右手的手心轻轻地揉着自己的眼睛。

    “我看……”她终于说,“好吧,既然这样,我要送你一件礼物:从今天开始,你不会再说谎了。”

    “永远不说吗?”

    “永远不说!”

    “一生都不说?”

    “一生都不说!”

    “如果我还想说谎呢?”

    “即使你想说谎,你也不会再说谎了,”女医生接着说,“不管你说什么话,你说的话都将变成现实。所以,从今以后,我劝你在开口讲话以前要先好好想想!”

    当天晚上,小男孩的母亲对他说:

    “是上床睡觉的时候了,你知道吗?”

    “我不敢去,妈妈。有一只狮子睡在我的床上。”

    “唉,别说傻话了,你快去睡吧。”

    小男孩是很听话的,他不声不响地走了。可是就在他要走进自己的房间时,他吓得站在门口愣住了:一只黄色的大狮子躺在床上望着他。看到这一幕,他扭头就跑,跑到他母亲那儿对她说:

    “妈妈,我刚才没有讲真话:我床上没有狮子。”

    “我知道没有嘛,亲爱的,去乖乖地睡吧,我就去和你道晚安。”

    小男孩又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他有点怕再看到那只狮子,可是狮子已经不见了。

    你们一定会想,这件事是值得深思的。可是我们这位小朋友爱说谎的习惯,还是不能一下子就改掉。

    一天早上醒来时,他对母亲说:

    “你知不知道,妈妈?昨天晚上学校里遭了火灾,学校全被烧光了!”

    “别说蠢话了,”母亲说,“去梳洗吧。”

    小男孩没有多说,去梳洗了一下,穿上衣服,吃过早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甚至把刚才自己讲过的话也忘了。走到将近学校的拐角处,他闻到有一股烟火的味道。他马上又从原路折回,来到自己的家门口叫道:

    “妈妈!妈妈!”

    他的母亲出现在窗口上,说:

    “什么事,亲爱的?你忘了什么东西吗?”

    “妈妈,我刚才没有讲真话:学校没有烧掉!”

    “我知道没有烧掉嘛,亲爱的,你赶快去吧,你要迟到了!”

    小男孩又回去了。走到学校拐角时,他看到学校好端端的在那儿,雪白的墙壁,坚固而结实。烟火倒是有的,不过那是从广场中间一堆枯叶中升起来的。

    从这件事以后,小男孩一连十天没有讲过一次谎话!可是到了第十一天——那是一个礼拜天——他实在憋不住了。就在他母亲准备和他一起去看望外祖母时,他突然嚷道:

    “妈妈,你不知道吗?外祖母死了!”

    母亲顿时脸色煞白,气呼呼地说道:

    “别说傻话!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他们默默地走出门去,穿过城市。来到外祖母家门口时,他们看到有一大群人围着,就像街上发生车祸时一样。有男人、女人,还有两三个警察。他们都在指手划脚地议论着什么事情。小男孩感到害怕了。

    “妈妈,我刚才没有讲真话:外祖母没有死,她身体很好!”

    “我知道她身体很好嘛,亲爱的!”母亲说,不过她也在哆嗦。

    他们加紧步子向前走去。外祖母站在门口,身体非常健康,不过她在生气,面孔也红了!因为在一刻钟以前,有一个强盗拿着一把刀闯进了她的家……幸好外祖母很勇敢,她抓起一把火钳和强盗打了起来。她大喊大叫,邻居们听到后都赶来帮助她。强盗拔脚就逃,但已经太迟了:逃出一百米远就被抓住了。

    总之,这件事圆满结束了。可是这个小男孩──他是非常爱他的外祖母的──吓得从此以后再也不说谎了,或者至少可以说,几乎再也不说谎了……有时候他偶尔再想撒个小谎时,他总要再三考虑,绝对不让他的话有损于任何人。(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