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一棵小桃树 同步练习

阅读“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到结尾,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3)、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母亲 · 我 · 狗
①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害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给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学生上早学。
②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人,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都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我都不敢想下去。
③邻居大婶也来劝我母亲:“别让孩子上了吧,你们家就他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④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⑤到了那个“恶狗云集”的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⑥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孩子,别怕!有妈在,狗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⑦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作饭。
⑧多年过去了,有一次已经读高中的我同邻居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其实,你妈妈是村里最怕狗的了!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一霎间,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⑨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我的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现代文阅读

盛满旧时光的槐花饭

桔猪

    ①我打小就馋,个高体瘦。据姥姥说,每天就是摇晃着麻杆一样的四肢,五脊六兽地四处踅摸找好吃的。偷吃过大山楂丸、酵母片,还干嚼过板蓝根、麦乳精和奶粉。当然也用两天时间偷吃过一大盆山楂酱,那个见甜食就红眼的年龄,并不感觉难以下咽。

    ②住平房时,姥姥家门口有棵大槐树,很粗,一人抱不住。每年春夏之交,槐树花开,清香四溢,一串串悬在枝头煞是好看。不知道是不是记忆错位,总感觉小时候家门口那棵树开出的花,比现在看到的任何一棵都茂密,香气也更充溢。

    ③槐树花期大概有两周,但第二周花就老了,落在地上些许。想吃槐花饭,万万不能等到第二周,用来食用的槐花和蔬菜、肉食一样,以嫩为好。两节长竹竿相接,顶端再绑个铁丝做的钩子。上房,这次不是揭瓦,是勾槐花。房顶上的人拿钩子勾,战利品放进随身的袋子里,本着不糟蹋东西的原则,下面还有个人负责捡漏。有一回我捞到上房,勾的兴起,差点掉下去,当时表面若无其事,心里忽悠一下。搁现在这要掉下来,吃货的帽子摘不掉了,为口吃,差点把命搭上。

    ④槐花洗干净,配以水和面粉,搅拌均匀后上笼屉蒸熟。可以拌着油盐酱醋吃,但我们家通常是蒸熟后,再炒一下。这种烹饪方法做出来的食物,在山西方言里统称为“不烂子”,我老家临汾,属晋南,则管这饭吃叫“谷蕾”。槐花谷蕾炒着吃无疑更赞,油盐酱醋葱蒜的烟火气,槐花沁人心脾的香气,辣椒花椒若有似无的小小麻辣,这诸多味道叠加在一起,成为我脑子里每年春时的惦念。好花不常开,槐花谷蕾更不常在,这样的美味一年最多也就两顿,因为家里人多,顿顿吃槐花,估计会把树薅死。

    ⑤这棵槐树春天开花供尝鲜,夏天还肩负遮阴蔽日。暑假时我们常在树下写作业,下跳棋。那时夏天晚上睡觉不关窗,有风吹过时,槐树叶沙沙作响。槐树不能死,可还是差点死了。有次暴雨,电闪雷鸣,狂风骤雨把槐树吹了个眼斜嘴歪。雨停了我们出去看,树颓了,树根表面薄薄的水泥地皮都开裂了,倾斜的树干差点把电线压断。后来槐树的枝桠被锯了很多,茂密巨大的树冠没了,剩下小小的几撮,连葛优都不如了。那时候起好像再没吃过槐花谷蕾。

    ⑥但谁能挡住山西人吃面的热情啊,土豆经常有,姥爷就隔三差五做“土豆谷蕾”。虽然土豆比槐花管饱,但它就是普通的饭,和季节无太大关系,因不稀缺,以至于提不起兴趣。少了季节性带来的独一无二,少了上房勾花的乐趣和过程,自然也享受不到那份馥郁清香。

    ⑦回想起来,我姥爷刀削面一绝,我姥姥则能把莜面做出花来。我比较愚笨,不大会做面食,只是小时候吃过,都是能叫上名来的。这槐花谷蕾太多年没吃,但气味却深深植入记忆。每年春天闻到槐花香,就在心里把当时遗留下来的片段和味道在心里默默复习一遍。记忆有时会骗人,也许这味食物根本没有街边的烤冷面好吃,但因为不可再现的稀缺,就更令人心心念念,平庸也能生出无数个好来。

    ⑧那一束束穿透槐树叶投射下的斑驳阳光,那不知疲倦的夏日蝉鸣,伴着一个瘦高女孩在午后醒来。她拂开粘在额头上的碎发和汗水,光脚走在水泥地上,猛灌下半缸子凉白开,思忖着如何偷吃掉厨房纱网罩着的半个西瓜。有时候我感觉童年好像走远了,但有时候我感觉它仿佛就住在味蕾里。(本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果你足够优秀

周海亮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报考美术师专。复试在县城的美专进行,参加复试的头﹣天,父亲问我:“需要我陪你去吗?”我说,不用。父亲说:“那你一个人去好了。我去了也帮不上你什么忙。”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挤上了通往县城的汽车。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年我17岁。下了汽车,按照父亲的嘱咐,我找了一家旅店。我结结巴巴的跟服务员要房间。然后找到了考场。考场设在美术师专的一间教室里。在那里,我第﹣次见到那么多的画夹画板,第一次见到石膏模型。我兴奋得浑身战栗,能在这样的教室里画画,我愿意拿所有的代价交换。

       当天我彻夜未眠。躺在陌生的旅店,兴奋与紧张将我裹挟。我想明天假如我发挥得好,就将实现画一辈子画的梦想;假如发挥得不好,极有可能我会和父辈们一样,将自己的一生消耗在地头田畔。

       那天我发挥得糟透了。我想即使我发挥得再好也没用,等待进考场时,我听到一些考生的风言风语。他们说考试只是一种形式,人选其实早已内定。他们的话似乎有道理,我看到校门口的轿车排成一排,一些可疑的人在鬼鬼祟祟地交头接耳。我第一次感到世界是可怕的,原来还有另一种力量可以操纵一件事情,并轻易埋葬一个人的梦想。

       考场上我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可是我做不到。手心全是汗,我不停的用着橡皮﹣﹣稍有素描常识的人都知道,过多用橡皮是素描中的大忌。我稀里糊涂地交了考卷,垂头丧气地回到家。

       父亲在村口接我。他给我讲两天来村子里发生的事。他做了一桌菜,他第一次把我当成男人,在我的酒杯里倒满了酒。那天我和父亲说了很多话,唯独没有谈起考试的事。用不着问,父亲能从我的眼神里读到一切。

       两个多月后,录取通知书仍然没有盼来,我考上美专的希望彻底破灭。我终于跟父亲讲起那天的事,我告诉他被录取的人员可能内定得差不多了。为证明我的话是正确的,我给父亲举了很多例子。父亲听后,看了我很久。他说我相信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可是,如果你足够优秀,那么他们就没有不录取你的道理。你被淘汰的理由只有一个一一你还不够优秀。”

       有时候就是这样。这世上的确有龌龊、阴暗,我们不喜欢这﹣切,可是我们无法改变,然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努力把自己变得非常优秀。你变得足够优秀,你才有战胜这些龌龊和阴暗的可能。当你的才华光芒四射,任何龌龊和阴暗,都不能将其遮挡。

       当然,很有可能,你一辈子都达不到足够优秀。可是你应该有吧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想法,并将其变成为自己的行动。假如你只为“变得足够优秀”而活,首先,你不会变得龌龊和阴暗,其次,你会快乐,第三,你极有可能变得足够优秀。

       多年来我一直相信父亲的话:只要你没有成功,被别人击败,就证明你还不够优秀,怨天怨地,都是悲观和毫无作用的。你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不是对龌龊和阴暗的妥协,而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选自《思路》2011年第10期)

阅读下文,回答问

儿时的元宵节

宗寅

    ①“正月十五大似年,天上的月首次圆。未出十五都是年,家的元宵比蜜甜……”吃元宵、舞狮子、看灯展……猴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你是怎么度过的?

    ②儿时的元宵节,长辈们都为这一天快乐而辛勤忙碌着。即使在那物质贫乏的年月,家家户户也总要准备一些过节的东西,正所谓“炒十三、蒸十四、正月十五搓圆子”。若是在这一天家里有人来串门,主人家端不出像花生瓜子之类的吃食,就会很没面子,客人也会不快乐。

    ③记得童年时的元宵节,春天来得格外的早,放风筝是那时元宵节的必备项目。孩子们在大人的帮助下扎出“大蝴蝶”“大金鱼”,放飞到天上,看谁放得高。如果赶上风稍大的日子,那可要用爷爷织渔网的绳子放飞才不至于挣断。若是把夹着小哨的纸片拴在绳上,银铃般的响声便会伴着春风自下而上升向天空。大人说,风大时,把小孩拴在“大蝴蝶”的尾巴上就可以飞到天上去。那时的我们都信以为真,只是不敢真的去尝试。

    ④童年时的元宵节,还时兴荡秋千。用两根麻绳穿上一块小木板,往歪脖子枣树上一挂就成了个简易的秋千。坐上木板,伙伴们用力地把你往前送,等秋千荡起来后,一边看你飘来荡去,一边听你大呼小叫。那胆小的、心粗的孩子,有时会从秋千上摔下来,摔个鼻青脸肿是常有的事,但我们仍乐此不疲。

    ⑤小时候,村子里没有通电,家家户户都靠煤油灯照明。夜幕降临,村里总是一片漆黑,家里那如豆的灯火,照亮的范围很是有限,所以,晚上走在村里,人们只能靠着记忆回家或者外出串门。但在每年正月十五的时候,这墨一样的漆黑就会被赶走。这一天的晚上,人们等待着龙灯的到来,当远处有一串亮光明明灭灭时,我们就知道它来了。我们一群毛孩子跑过去,欢呼雀跃地跟随着舞龙灯的队伍走街串巷。龙灯所到之处,接灯的人家都要放爆竹,还有人家会摆香囊迎接龙灯。此时,舞龙灯的人便会围绕着这户人家的院落、厅堂、屋柱,甚至卧室舞上一通,然后龙头朝外地舞出大门。如果有的人家吝啬,不给赏钱,礼品或点心,龙灯便会尾朝外倒退着舞出门,这种俗称“倒拔龙”的做法是很不吉利的。

    ⑥在元宵节打灯笼串门送祝福,是一个展示才艺的好机会。灯笼都是自己制作的,有椭圆形的,有正四方、正六方、正八方形的,高级的还制成了亭台楼阁。谁的花灯做得最好看,谁就成了孩子王,会赢得一大批孩子的拥护。

    ⑦宋代文学家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也记述了一则有关元宵节点灯的故事。有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讳他的名字,不许别人说“登”字,“触者必怒,隶卒多被榜笞”。由于“登”与“灯”同音,所以“灯”字也不许老百姓说,“点灯”只能叫“点火”。到了元宵节放灯时,他叫人贴出告示:“本州依例,元宵放火三日”当地老百姓讽刺他是个“放火州官”。于是一个讽刺当权者为所欲为的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直流传至今。

    ⑧童年的歌是远去的笛,总在月圆之夜响起。今天是元宵节,今宵的月是今年中的第一个圆。广寒仙子,你吟唱吧,就唱那首我们都爱听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选自2016年3月2日《人民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救树

毕淑敏

    ①路旁那棵杨树,恹恹站着。仿佛家境贫寒的失学少年,怯怯张望高大的同学。叶子耷拉着,夜风掠过,残缺的树冠发出声响,好似骨折病人忧郁无奈的叹息。

    ②它为何如此羸弱?

    ③疑问坠得我傍晚散步的鞋底涩了。就算苗圃培育的先天有所不同,移栽街旁时,挑的植株也必大小相仿,怎么几年时间,它和它的伙伴,竟形同隔世了呢?

    ④有的时候,命运其实就是一种位置。那树在一人多高的位置,横空翘出一道水平树杈,拳头粗细,孤零零地探着,竟是天造地设的一副单杠。其下青砖铺路,任凭虎步龙腾。过往行人,突然觑到这天然的运动场,便被诱惑,猛跑几步,蹭地一蹿,攀着树杈荡上去。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

    ⑤青杨全身哆嗦着,久久无法在摇撼下平息。叶片好似千百面残破的铜镲,交错扑打。树干猛烈地痉挛,每一条根须都被摇离热土,水脉从底层崩断……

    ⑥我对先生说,不散步了。守在这棵青杨下,劝人们不再用它练功。

    ⑦然而,无奈。总是每晚守候,还有漫长的白天无法看顾。终不能24小时连续为这树值班。于是在家中把刀磨得寒光迸射。先生问,不会在策划一件谋杀案吧?

    ⑧我答,你猜得不错。

    ⑨先生惊,目标何在?

    ⑩我说,长街畔那棵青杨。

    ⑪先生正色道,砍树犯法。

    ⑫我说,只是断掉那树的臂膀。丢卒保车,让企图翻杠的人无所依托,青杨才有一线生机。

    ⑬先生建议,利斧比钢刀好。

    ⑭我说,朗朗乾坤,拎着一把阔斧街上行走,太招人耳目。还是袖里藏刀来得简便。

    ⑮先生道,树杈高过头顶,你如何砍得到呢?

    ⑯我运刀成风,比画着说,助跑几步,凌空一跃,大功便告成。

    ⑰先生边躲闪边冷笑,你是谁?烧火的杨排风或是侠女十三妹吗?需带一张便携式折叠凳,择一个晦暗的子夜,若天降大雾就更理想了。你瞭望,我动手,手到擒来神鬼不知。

    ⑱于是夫妻磨刀霍霍,焦急地等待月黑风高的日子。每逢路过孱弱青杨的时候,都对它轻声说,再坚持几天啊,就要为你刮骨疗毒了。

    ⑲谁知我突然病了,辗转医院。数月后复出,迫近青杨时,几乎不敢偏头。遗它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恐已近柴薪。

    ⑳想不到,青杨依旧屹立长街畔,竟比以前挺拔简秀多了,沁出蓬勃生气。细细察看,那只肇祸的长臂,已被人用锯齐根断去,茬口森然。青杨像因公致残的青年,早从伤痛中振作,尽管身影还有些仄斜,头颅已然高昂。

    ㉑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好自己的事

谭侃

①《阎肃人生》一书中有这样的几句话:“跟随时代的潮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我应该做的事情。”这几句话,简简单单,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生于新时代的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

    ②做好自己的事,要有爱岗敬业的态度。干工作,态度是关键。俗话说,“在其位,尽其责,谋其事”。我们做好自己的事,要干一行爱一行,真心热爱自己的岗位;要干一行专一行,把本职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经营;要干一行成一行,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③做好自己的事,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时代楷模廖俊波,核潜艇第一设计人彭士禄,他们都是新时代的实干者、奉献者。做好自己的事,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尽心对待每一项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用一丝不苟、认真专注的敬业态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要用心思考,精雕细琢,把每一件事做好、做细、做实,不流于形式,不闭门造车,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卓越的工作业绩。

    ④做好自己的事,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担当,意味着忠诚,意味着勇气。身处新时代的我们,需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更需要主动担当、敢于担当,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只有做到敢于担当,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⑤                   。载人航天上九天揽月,深海潜水下五洋捉鳖,这些奇迹无一不是毫不松懈探索研究的成果;头悬梁的孙敬,锥刺股的苏秦,叱咤乒坛的马琳,孔雀舞者杨丽萍,这些人无一不是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更应该具备这种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