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母亲 · 我 · 狗
①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害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给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学生上早学。
②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人,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都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我都不敢想下去。
③邻居大婶也来劝我母亲:“别让孩子上了吧,你们家就他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④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⑤到了那个“恶狗云集”的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⑥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孩子,别怕!有妈在,狗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⑦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作饭。
⑧多年过去了,有一次已经读高中的我同邻居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其实,你妈妈是村里最怕狗的了!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一霎间,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⑨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我的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相关句子 | 科学精神内涵 |
他(布鲁诺)被幽禁8年,接连不断的审问和拷打也持续了8年。但是布鲁诺绝不退让一步,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决为异端,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 | ①{#blank#}1{#/blank#} |
他(哥白尼)用30 多年的心血完成了阐述日心学说的不朽巨著《天体运行论》。 | ②{#blank#}2{#/blank#} |
赖特首先于1750年从理论上解释了银河这道环抱天穹不断的亮圈是怎么一回事……康德又将这种想法推进了一步……后来,英国德裔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终于在恒星系统的研究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 ③{#blank#}3{#/blank#} |
前 言 根据《水经》所写,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以此得名,但是人们却半信半疑。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苏轼探索一番之后,写下《石钟山记》。 |
【甲】石钟山
【清】吴隆骘
山高湖口肖①钟鸣,积翠②摩空削不成③。万石铿鍧④天籁发,千艘奔放大江____。
凌云鹳鹤浑⑤无迹,动地蛟鱼亦有声。谁与操舟征⑤郦注,悠悠不尽古今情。
【注释】①肖:像。 ②积翠:指青山。③削不成:人工难于削成。④铿鍧:形容声音洪亮。⑤浑:完全。⑥征:验证。
【乙】石钟山记(节选)
【宋】苏轼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②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②云霄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③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④ ,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⑤而为此也。舟回⑥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节选自《石钟山记》,有删改)
【注释】①森然:形容繁密直立。②磔(zhé)磔:鸟鸣声。后文的“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指水声。③噌(cēng)吰(hóng):形容钟声洪亮。④罅(xià):裂缝。⑤涵澹澎湃:波浪激荡。⑥回:掉转。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