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第三册第二单元第3课《肖邦故园》同步检测题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891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yòu)    仰(zān)     藏(yùn)    护(bì) B . (jīn)   多(chuǎn)   排(fá)     透(tì) C . 掠(lǔ)    乱(wěn)     一(zhuànɡ) 通(qú) D . (dàn)   簌簌(sù)      立(jié) 缱(juǎn)
  • 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yà)   寥寥(liáo)  运(è)            心(xuán) B . 息(zhì) 婆(shā)    星宿(xiù)      概(lǜ) C . (jìn) 印(lào)    缱(quàn)    狐(qiú) D . 护(bì)     宿愿(sù)      马(jiù)       雪(qiāo)
  • 3.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育(bǔ)     雪(qiāo)     铁(jì)     丘雷鸣(hè) B . (xī)      铿(qiānɡ)   涟(yī)      折沉沙(jǐ) C . (qiào)  跚(pán)      思(xiá)    飞流急(chuǎn) D . (shì) 然(ànɡ) 婆(suō) 广阔无(yín)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 对于他们,每次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每次都能引起甜密的回忆。 B .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连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C . 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弛。 D . 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抚摩     江湖沼泽     粉妆玉琢     心旷神怡 B . 冲涮     云蒸霞蔚     翠锦斑斓     曲折盘旋 C . 翱翔     婉转悠扬     亭亭玉立     一泄千里 D . 度假     林阴小道     促膝谈心     震耳欲聋
  • 6.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荒涎 朦胧 罄尽 雾缭烟绕 B . 永诀 馨香 妄想 粉装玉琢 C . 旋律 温驯 吉祥 心荡神驰 D . 抉择 松驰 授奖 有条不紊
  • 7.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现代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________了语音变化的真相。

    ②水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例如它能________动物的体温。

    ③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________民情。

    A . 掩饰 调节 体恤 B . 掩盖 调节 体察 C . 掩盖 调解 体察 D . 掩饰 调解 体恤
  • 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我也感到亲切,感到值得我           和爱抚。

    ②盆景把宏伟的山川变为庭院里的小摆设。有人            这些东西,认为这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来安排山川。但在我看来,这些“理想”多少带有消闲的情趣。

    ③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           , 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相般配。

    A . 留恋      赞颂      培育 B . 留念      赞颂      栽培 C . 留恋      赞赏      栽培 D . 留念      赞赏      培育
  • 9.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8月8日,“莫拉克”台风给我国台湾地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消息传出,全国人民感同身受。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台湾同胞________难关、重建家园。

    ②这幢小屋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________,才能历尽沧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厄运。

    ③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________的组成部分。

    A . 渡过     庇护     质疑 B . 渡过     庇护     置疑 C . 度过     袒护     置疑 D . 度过     袒护     质疑
  • 10.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 阿巴斯就任巴勒斯坦最高权力机构主席,以色列立即抛出橄榄枝,表示愿与巴勒斯坦结为秦晋之好 B . 现在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百姓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守着电视机过年的观众日渐减少,“春晚”真叫人担忧。央视春晚都扛不住,更何况鱼龙混杂的地方春晚。 C . 当韩国选手吴尚垠就要把比赛拖入决胜局时,王皓在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中开始了绝地反击 , 将比分追至10∶10平,最后以12∶10赢得了关键局。 D . 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 , 终于获得了成功。
  • 1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 B . 然而,它一直保留了下来,不意竟在伶仃孤苦之中一跃而成了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 C . 在未来的征程中,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喙 ,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 D . 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 , 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 1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暗夜将尽 , 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不久,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个树梢,发出金色的笑。 B . 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 C . 这真是一种好的运动,好的锻炼,登山远望真令人心领神会 , 好像胸中能装得下山川湖泊。 D . 到了肖邦之家,会亲眼看到,而且确信,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
  • 13. 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 2008年8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B . 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处理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奥运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北京。 C . 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 D . 有关报道披露,由于长期管理缺位、过度采挖,导致锡矿山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大量采空区未得到有效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
  • 1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的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B . 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的怀念。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C . 既然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遥远、寒冷的爱丁堡又怀念起“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我们就有理由想像,故乡的朦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 D . 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么?你看它比荡漾在涟漪的春水上面的睡莲如何?
  • 15. 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杭州交警部门对涉嫌醉酒驾驶却拒不接受处理的酒驾者给予实名曝光,这是杭州交警部门在“胡斌飚车撞死行人”、“保时捷醉驾撞死行人”等血淋淋交通肇事案件之后,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加大对酒驾者依法惩治的一个重要手段。 B . 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致信新华社,更正新华社11日播发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中自己关于岩石学分类的错误,并向读者致歉。 C . 但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只有久居这一带的人才会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才能看到这些形、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并且给予应有的评价。 D . 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二、填空题

  • 16. 照应所给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

    听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你看,

  • 17. 弗利得利克·肖邦是伟大的音乐家。1810生于 的近郊热那佐瓦沃拉。

  • 18. 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变幻莫测 神妙莫测)

  • 19. 第③段描写的热那佐瓦沃拉四季景色之美的共同特点是

  • 20. 《肖邦故园》第一部分从第1段至第 段,第二部分从第段到第段,第三部分从第段到第12段,第四部分从段至段。第五部分从段到第段。

三、问答题

  • 21. 肖邦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为什么会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又与那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22. 读课文《肖邦故园》,为什么说故园的“一切都成为往事了”“只有音乐长存”?

  • 23. 《肖邦故园》中多处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音乐来比喻景色,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 24. 《肖邦故园》中写秋天的一段,结尾说:“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我们”理解的那个人郁闷的原因是什么?

  • 25. 读课文《肖邦故园》,作者对肖邦、肖邦之家以及肖邦的音乐,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