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填空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精彩练习】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章末提升训练
2023年1月15日,杭州迎来了2023年的第一场雪,小刚同学为了测量雪的密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竖直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通过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脚印的深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用力踩后雪会变成冰,密度用ρ
冰
表示)
(1)、
请用上述字母表示雪的密度:
。
(2)、
小刚同学用烧杯取了一些雪到实验室,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雪花的形状,在显微镜下他看到了雪花各种不同的形状,如图所示。请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
(3)、
不久,杯中的雪开始熔化了,用温度计测量此时的温度为
。
举一反三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用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若将甲、乙放入水中,能漂浮的是 {#blank#}1{#/blank#}(填“甲”、"乙”);将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则捆绑物体的状态是{#blank#}2{#/blank#}(填“漂浮”、“下沉”或“悬浮”)
一盛水的圆柱形平底容器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
2
, 容器和水的总重为100N;用一轻质细绳(绳的粗细和重力均不计)将一圆柱体M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如图甲所示;让圆柱体M从水面上方沿竖直方向缓慢浸入水中直至浸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如图乙所示;然后将轻质细绳剪断,圆柱体M最终沉在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不考虑水的阻力,上述过程中水均未溢出,g取10N/kg)。求:
在标准大气压下,小金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待温度升到40℃开始记录,绘制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有一个小铝球,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个铝球是否空心,当他学完密度的知识后,测出了这个铝球的密度,并判断出了铝球是否空心。步骤如下:用天平测出杯子的质量为100g,再测出小铝球的质量为54g,将这个小铝球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中(铝球能完全浸没在杯子里);(ρ
铝
=2.7×10
3
kg/m
3
)
小科把一长方体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从物块的下表面刚要接触水面处开始(如图甲) ,将物块缓慢下放到完全浸没(如图乙) ,该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 6N 逐渐变化到1N。
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当气体被压缩时,它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浙江中考科学考点专练第27讲光的折射
浙江中考科学考点专练第25讲电与磁
浙江中考科学考点专练第31讲元素化合价与化学式
浙江中考科学考点专练第7讲动物的新陈代谢(2)
浙江中考科学考点专练第9讲细菌、真菌的繁殖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