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科学考点专练第27讲光的折射

修改时间:2025-02-25 浏览次数:2 类型:一轮复习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考点专练

  • 1. 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人的影子 C .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 笔在水面处“折断”
  • 2. 某班级同学在拍集体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的照片上 ( )
    A . 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 B . 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 C . 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 D . 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
  • 3. 保护好眼睛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睛和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视网膜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B . 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 C . 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 . 病菌从咽鼓管进入中耳会导致中耳炎
  • 4. 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
    A . 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 . 光屏上没有像
  • 5. 如图所示,小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爷爷的远视眼镜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 . 移动蜡烛适当远离透镜 B . 移动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C . 移动蜡烛适当靠近透镜 D .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 6.  小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两个实验时,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置于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桐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甲图中能看到像,而乙图中看不到像 B . 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 C . 乙图中能看到像,而甲图中看不到像 D . 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
  • 7.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 8. 小山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白色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甲),这说明白光不是单纯颜色的光。

    (1) 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如图乙),则白屏上其它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色光。
    (2) 产生光的色散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3)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如图丙),小山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理由是:

  •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位置固定不动,此时光屏(毛玻璃制成)上有清晰的像。

    (1) 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会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且是(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2) 若将一副眼镜的镜片放在图示蜡烛与光屏之间某一位置,结果需要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才得到清晰像。则此眼镜为(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3) 若在图示情况下再将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放在75cm刻度处,从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可再看到一个像,此像相对蜡烛火焰来说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