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科学考点专练第7讲动物的新陈代谢(2)

修改时间:2025-02-25 浏览次数:3 类型:一轮复习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考点专练

  • 1.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 图甲中湿纱布作用是维持小鱼正常呼吸 B . 图乙中通过a调节视野范围大小 C . 图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D . 图丁中血管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abc
  • 2.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浆呈红色,其主要功能是运载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营养物质 B . ①细胞含有细胞核,有吞噬细菌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C . ②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 . ④细胞无细胞核,体积大、数量少、种类多,能抵抗病菌的侵入
  • 3. 为了检查心脏某处是否病变,医生将一根很细的导管沿上臂肱动脉一直插入到主动脉里,然后通过导管前面的小口向血液注入造影剂,通过X射线观察主动脉中血液流动情况来判断心脏某部分结构是否正常。从操作的简便性、安全性角度来说,这项技术适合检查人体心脏中的( )
    A . 左心房 B . 左心室 C . 右心房 D . 右心室
  • 4. 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 . 肺泡、支气管、气管 B . 气管、肺泡、支气管 C . 支气管、肺泡、气管 D . 气管、支气管、肺泡
  • 5. 小肠吸收来的葡萄糖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分别是 ( )
    A . 2和1 B . 2和2 C . 4和2 D . 6和3
  • 6. 小乐学习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分解的催化作用”后,继续探究市售的某α-淀粉酶制剂对淀粉分解的催化作用。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和B;A试管加入2mL0.5%的淀粉溶液,滴加两滴碘液后摇匀,B试管加入2mL1.0%的α-淀粉酶溶液;将两支试管置于37℃水温的水浴锅中保温5min,然后将B试管中的α-淀粉酶溶液倒入A试管,摇匀后继续保温并计时,直至蓝色褪尽。

    ②将0.5%的淀粉溶液换成1.0%、1.5%、2.0%的淀粉溶液,重复上述步骤①。

    ③将水浴温度改为50℃、75℃,重复上述实验。

    不同实验条件下淀粉褪色时间如表所示:

    α-淀粉酶

    溶液浓度

    水浴

    温度

    淀粉溶液浓度

    0.5%

    1.0%

    1.5%

    2.0%

    1.0%

    37℃

    4min15s

    4min42s

    5min28s

    6min39s

    50℃

    1min17s

    1min50s

    2min37s

    3min7s

    75℃

    46s

    52s

    1min2s

    1min8s

    (1) 本实验的原理是和α-淀粉酶能催化分解淀粉。
    (2) 据表中数据可知,淀粉褪色时间与有关。
    (3) 从实验结果可知,该α-淀粉酶制剂对淀粉分解的催化作用与温度有关,(选填“37”“50”或“75”)℃时,α-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效果最好。
  • 7. 某小组进行“解剖牛的心脏”实验,了解心脏的构造并绘制了心脏解剖图。①②③④表示血管或瓣膜;ABCD 表示心室或心房。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一个能开闭的瓣膜——[](填序号),这个瓣膜的主要作用是
    (2) 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过心脏两次,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所示肺循环的过程是:(填“A”“B”“C”或“D”)→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 有人说“动脉血管里流的动脉血,静脉血管里流的静脉血。”这句话对吗? 请说明理由: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