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四月调研数学试卷
在正六边形ABCDEF中,N、M为边上的点,BM、AN相交于点P
如图1,若点N在边BC上,点M在边DC上,BN=CM,求证:BP•BM=BN•BC;
如图2,若N为边DC的中点,M在边ED上,AM∥BN,求 的值;
如图3,若N、M分别为边BC、EF的中点,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2,请直接写出AP的长.
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2m,BP=1.8 m,PD=12 m, 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
如图,小东用长为3.2 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竹竿与地面垂直),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距离8 m、与旗杆相距22 m,则旗杆的高为 ( )
在研究相似问题时,甲、乙同学的观点如下:
甲:将边长为3、4、5的三角形按图1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间距为1,则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乙:将邻边为3和5的矩形按图2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的矩形,它们的对应边间距均为1,则新矩形与原矩形相似.
对于两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为正方形,A点坐标为(0,2),点P为x轴负半轴上一动点,以AP为直角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PD,∠APD=90°(点D落在第四象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