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如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A图中任一玻璃仪器的名称和它的用途:{#blank#}1{#/blank#},{#blank#}2{#/blank#}。
(2)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lank#}3{#/blank#}(填标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blank#}4{#/blank#}。
(3)乙同学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blank#}5{#/blank#},若用装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blank#}6{#/blank#}(填“a”或“b”)通入。
(4)实验室可用锌粒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lank#}7{#/blank#}(填标号,从A~E中选,下同),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收集较纯净的氢气最好选择装置{#blank#}8{#/blank#},用该方法收集的氢气若不纯,其原因可能是{#blank#}9{#/blank#}。
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都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5)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blank#}10{#/blank#}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blank#}11{#/blank#}。
【拓展延伸】
(6)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结合图请你谈谈高锰酸钾在氯酸钾分解过程中的作用{#blank#}12{#/bl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