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修改时间:2025-02-24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 火箭发射 B . 节日焰火 C . 风力发电 D . 葡萄酿酒
  • 2. 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取用液态药品 C . 液体加热 D . 用100 mL量筒量取9.5 mL液体
  • 3. 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是生活常见用品,这里的“碘、铁、钙”理解为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单质
  • 4.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 B . C . D .
  • 5.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 . 大小不同 B . 质量不同 C . 是否能直接构成物质 D . 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D . 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 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 .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D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 8.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中达不到目的的是
    A . 降低溶液温度 B . 加入硝酸钾固体 C . 加同温下硝酸钾饱和溶液 D . 恒温蒸发溶剂
  • 9. 次氯酸是常见的消毒剂,含有氢、氯、氧三种元素,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次氯酸的化学式为
    A . HCl B . HClO C . HClO3 D . HClO4
  • 10.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某气体,而后升高温度(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一倍,则容器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两个但不全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得0分。)

  • 11.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H表示氢元素的个数为2个 B . H2表示氢气含有两个氢原子 C . 表示在氧化镁中氧元素通常显示-2价 D . 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 12.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充分溶解后,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左低右高,则所加的该物质可能是

    A . 氢氧化钠固体 B . 浓硫酸 C . 硝酸铵固体 D . 氯化钠固体
  • 13.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中,错误的是
    A .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B . 原子结构 C . 微粒与元素的关系 D . 地壳中元素含量
  • 14. 如图是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坐标图,p点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 Cu2S2 B . CuS2 C . Cu2S D . CuS
  • 15. 已知:在一定的水中,温度越高,溶解的硝酸钾的最大量越多。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将试管放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 . 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 . 试管内硝酸钾溶液浓度变大 D . 小木块浸入溶液的体积变大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60分。)

  • 16. 请按下列要求填写化学用语:
    (1) 请用数字、化学符号表示:

    氯原子;   氮气分子 ;铁离子

    硝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2个氢分子

    在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2) 书写下列化学式:

    氧化铜; 氧化铁 ; 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钙 ;氯化氢 ; 氯化钙

    碳酸钠 ;   硫酸钡

  • 17.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 向水中通入直流电:   (反应)。
    (2)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
    (3)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
  • 18. 按物质分类的标准,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在对应位置:

    ①氧气   ②氦气   ③氯化钠     ④二氧化碳     ⑤氧化镁   ⑥自来水 ⑦氢氧化钠(NaOH)   ⑧氯酸钾(KClO3)       ⑨铁     ⑩可乐

    (1) 混合物
    (2) 单质
    (3) 化合物
    (4) 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1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第16号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
    (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数关系密切。
    (3) 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容易失去个电子形成铝离子,其符号为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 在同一主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至少写一点)。
    (6) 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由此,可类析推知: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
  • 20.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回答:

    (1) 生成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它的化学式为
    (2) 反应物中有两种化合物,其化学式是
    (3) 该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用化学符号表示)。
    (4) 反应物中,未完全反应的物质的名称是
  • 21.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 . 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B .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 C .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含量约占2.5%比较少 D . 为防治水体污染,禁止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2) 小英同学旅游时,用瓶子装了一些山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指导下,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为,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其作用是

    ②操作B向泉水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

    (3)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和该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在图一中,乙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验证该气体的方法是

    ②通过该实验可得到有关水的宏观组成的结论是,还可得出水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③分析图二,解释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22. 1909年,德国科学家哈伯首次利用空气制造出氨气,进而制造出各种含氮化学肥料,从此人类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下图为工业上利用空气合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的简单流程图:

    (1) 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
    (2) 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 将CO2和NH3溶于水以合成尿素,反应条件控制为“低温加压”的目的是
    (4)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根据其化学式,试计算:

    ①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②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②③须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③施用100g硝酸铵(NH4NO3)所含氮元素质量与多少克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相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