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氧气实验室制法的研究.

    (1)用装置B与C组合,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1
    【答案】
    (2)该小组用装置A与E组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原因是1,改进后,发现制得的氧气仍不纯净,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2
    【答案】
    (3)已知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并收集干燥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1(填装置编号).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7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碘酸钾(KIO3)为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常作为补碘剂被添加到食盐中。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

    【进行实验1】用下图装置完成实验,探究KIO3的热稳定性。记录如下:

    序号

    1-1

    1-2

    装置

    现象

    加热较长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blank#}1{#/blank#},后{#blank#}2{#/blank#}。

    (2)1-2中现象说明,1-1中收集到的气体是{#blank#}3{#/blank#}。

    (3)由实验1可知,KIO3受热{#blank#}4{#/blank#}(填“能”或“不能”)分解。

    【进行实验2】按下表数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记录如下表。

    资料:淀粉溶液遇I2变为蓝色,遇KIO3、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醋酸(化学式为C2H4O2)不变色。

    装置

    序号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

    实验现象

    KIO3

    维生素C

    2-1

    0.1

    0.1

    溶液立即由无色变为蓝色

    2-2

    0.005

    0.005

    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2-3

    0.0025

    0.0025

    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5滴稀醋酸后,溶液逐渐变为浅蓝色

    【解释与结论】

    (4)实验2-1中,KIO3溶液与维生素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lank#}5{#/blank#}(填“相等”或“不相等”)。

    (5)对比实验2-1、2-2,可探究的影响KIO3与维生素C反应的因素是{#blank#}6{#/blank#}。

    (6)由上述实验得到结论“KIO3能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I2”,实验证据是{#blank#}7{#/blank#}。

    【反思与评价】

    (7)甲同学由实验2-3得出结论:醋酸会促进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乙同学认为不严谨,理由是{#blank#}8{#/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