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如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blank#}1{#/blank#} .
(2)据图1,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blank#}2{#/blank#} .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blank#}3{#/blank#} .
(3)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③处应是{#blank#}4{#/blank#} ,⑧处应是{#blank#}5{#/blank#} .
温度(℃)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A酶活性(mmol•S﹣1) | 3.1 | 3.8 | 5.8 | 6.3 | 5.4 | 2.9 | 0.9 |
B酶活性(mmol•S﹣1) | 1.1 | 2.2 | 3.9 | ⑧ | 3.4 | 1.9 | 0 |
(4)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图2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blank#}6{#/blank#} .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blank#}7{#/blank#} .
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变为石化酶,这两种酶都能催化污泥中石油的分解.
(1)验证石化酶化学本质所用的试剂名称是{#blank#}1{#/blank#} , 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blank#}2{#/blank#} .
(2)下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为{#blank#}3{#/blank#} ,若要比较石油分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观测的指标是{#blank#}4{#/blank#} .
②湖泊中能合成石油分解酶的细菌可消除轻微石油污染,细菌内合成和分泌分解酶的细胞器有{#blank#}5{#/blank#}
(3)通过预实验得知两种酶的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及催化能力,某同学以2℃为温度梯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记录表格.
探究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的最适温度和催化能力实验记录表
温度 2天后石油含量(g/kg污泥) 酶 | |||||
石油降解酶 |
指出表中的三处错误
①{#blank#}6{#/blank#}
②{#blank#}7{#/blank#}
③{#blank#}8{#/blank#}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
实 验 操 作 | 蒸馏水(mL) | 2 | 2 | 2 | A |
pH=8缓冲液(mL) | 0.5 | 0.5 | 0.5 | 0.5 | |
淀粉溶液(mL) | 1 | 1 | B | 1 | |
甲生物提取液(mL) | C | ||||
乙生物提取液(mL) | D | ||||
丙生物提取液(mL) | E | ||||
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 |||||
总体积(mL) | 3.8 | 3.8 | 3.8 | 3.8 | |
滴加等量的碘液 | |||||
实验结果 |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F |
注:“+”显色,“+”越多显色越深;“﹣”不显色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