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探究实验】书本介绍了除了用二氧化锰外,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铁溶液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那么,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催化的效果怎么样呢?请根据下表四组实验对象,回答下面问题。
序号 |
催化剂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FeCl3溶液 |
向5mL4%的H2O2溶液,滴5第0.1%FeCl3溶液 |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 |
FeCl3溶液对H2O2溶液的分解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
② |
FeCl3溶液 |
向5mL12%的H2O2溶液,滴5第0.1%FeCl3溶液 |
试管中有适量气泡 |
|
③ |
CuSO4溶液 |
向5mL4%的H2O2溶液,滴5第0.1%CuSO4溶液 |
试管中产生少量气泡 |
CuSO4溶液对H2O2溶液的分解催化效果一般 |
④ |
CuSO4溶液 |
向5Ml12%的H2O2溶液,滴5第0.1%CuSO4溶液 |
试管中气泡量很少 |
【思考分析】
【拓展延伸】
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继续探究FeCl3溶液中到底哪种粒子催化H2O2的分解,请你设计一组实验进行探究1
序号 |
加热耗时 |
水浴温度 |
分解现象 |
① |
12分 |
65℃ |
少量气泡 |
② |
15分 |
74℃ |
明显气泡 |
③ |
21分 |
87℃ |
大量气泡 |
根据该同学的探究,试分析回答,为什么实验室通常不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两点理由):1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温度/℃ | 二氧化锰用量/g | 氧气体积/mL | 反应所需时间/s |
① | 5 | 12 | 20 | 0.2 | 125 | 11 |
② | 30 | 12 | 20 | 0.2 | 125 | 2 |
③ | 30 | 12 | 40 | / | 125 | 148 |
④ | 30 | 12 | 90 | / | 125 | 82 |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blank#}1{#/blank#} 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blank#}2{#/blank#} 和{#blank#}3{#/blank#} 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blank#}4{#/blank#} 。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blank#}5{#/blank#} 。
(4)某实验室需配置450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操作为:往一定量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blank#}6{#/blank#} 克水,然后用{#blank#}7{#/blank#} (填仪器名称)搅拌均匀。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X | 7.2 | 2.8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 | 红色褪去 |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
B | 向灼热的CuO中通入CO |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 CO具有还原性 |
C |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 二氧化锰能提高O2的产量 |
D | 向CuSO4溶液中分别插入铁片和银片 | 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银片没有明显变化 | 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