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1)、为了探究金属活动性,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铜不反应而锌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写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老师告诉学生,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反应且产生气体。

(提出问题)铜与浓硫酸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其中气体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作出了猜想。

猜想一:氢气;猜想二:二氧化硫;猜想三: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被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浓硫酸只吸收水。

(实验探究)师生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部分仪器省略 ,请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实验步骤

主要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

装置B中的现象是

有二氧化硫生成

②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

装置D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③停止加热,将铜丝上提,向装置A中玻璃管鼓入空气

/

/

④冷却,将A中液体用水稀释

A中液体变为

有硫酸铜生成

(3)、(表达交流)在步骤③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4)、(反思拓展)若将装置A中铜丝换成锌片,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变小,装置D玻璃管中看到的现象是,C装置的作用是:
(5)、下列各组药品能够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的是 填序号

①锌、铜、稀盐酸

②锌、硫酸铜溶液

③锌、铜、氯化镁溶液

(6)、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气泡产生的速率由快变慢最后不再产生,请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7)、请尝试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举一反三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如图),同学们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是一瓶什么溶液?

(猜想与假设)海天同学的猜想是Na2SO3溶液;刘浩同学的猜想是Na2SO4溶液;你的猜想是{#blank#}1{#/blank#}(写一种)。

(查阅资料)

Ⅰ.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水,但要溶于稀盐酸。

Ⅱ.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BaSO3氧化成BaSO4

Ⅲ.Na2S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SO2 , S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进行实验)

Ⅰ.海天同学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而刘浩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blank#}2{#/blank#}。

Ⅱ.刘浩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再滴加过量稀硝酸,现象为{#blank#}3{#/blank#},刘浩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

Ⅲ.卓玛同学对刘浩同学的猜想又提出了质疑,她认为加BaCl2和稀硝酸,Na2SO3也会产生沉淀,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

{#blank#}4{#/blank#}

步骤2

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blank#}5{#/blank#}

此溶液不是Na2SO4

步骤3

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blank#}6{#/blank#}

写出卓玛同学实验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blank#}7{#/blank#},{#blank#}8{#/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