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23 类型:期末考试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结果说明,20℃培养条件下,35℃培养条件下。但如果在幼苗生长过程中使用蔗糖溶液的浓度过高,则会造成幼苗根部由于死亡,综合考虑后确定防止高温徒长的最佳蔗糖处理浓度为15mM。
由图可知,高温通过促进黄瓜下胚轴细胞导致幼苗徒长,而蔗糖可以。推测蔗糖的作用很可能与生长素有关。为验证上述推测可进一步测定上述4组黄瓜幼苗的。
a.培育耐高温品种;
b.加强田间管理(如补光降温,控水控肥等);
c.使用化学药剂( 如多效唑等植物生长抑制剂)。
通过上述实验,研究人员找到了利用蔗糖溶液抑制徒长苗形成的新方法,请从a、b、c中任选一种方法与之比较,评价新方法的优缺点。。
①将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先注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再注射MRSA,B组先注射,一段时间后再注射。
每组选用30只小鼠的目的是。统计注射24h后小鼠腹腔冲洗液中MRSA的数量,结果如上图,实验结果表明。
②研究人员又进行了C、D两组实验,并统计了A~D组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一种免疫细胞)的数量(结果见下图),并据此推测抗菌肽在MRSA的刺激下能募集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抵达感染部位,从而加强小鼠的抵抗力。作出此推测的依据是。
③为确定抗菌肽的功效必须依赖于中性粒细胞,科研人员进行了进一步实验,对于实验组小鼠应选择的操作依次为: (选择并排序)。
a.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b.腹腔注射抗菌肽
c.腹腔注射MRSA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形成中性粒细胞缺陷小鼠
e.检测腹腔冲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
f.检测腹腔冲洗液中的MRSA数量
采样点 |
样本类型 |
样本数 |
分离出耐药菌的样本数 |
分离率 |
地铁车厢 |
扶手 |
216 |
73 |
33.80% |
座椅 |
216 |
43 |
19.91% |
|
门把手 |
72 |
26 |
36.11% |
|
地铁外环境 |
自动售票机 |
17 |
5 |
29.41% |
滚梯扶手 |
42 |
4 |
9.52% |
|
地铁卫生间 |
洗手台 |
20 |
3 |
15.00% |
卫生间门 |
20 |
0 |
0.00% |
(注:分离率=分离出耐药菌的样本数/样本数×100%)
请比较3个采样点的耐药菌分离率情况,并分析造成3个采样点分离率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
2019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 WHO)发布了一个文件,建议成员国在婴儿辅食产品中“禁糖”,这里的糖主要指蔗糖。糖对健康的危害已经有很多研究,“减糖”成为了各国营养指南中的基本原则之一。糖对婴幼儿的直接影响首先是体重,其次,吃过糖之后,残留在口腔中的糖会成为口腔细菌的食物,造成龋齿以及其他口腔问题。
甜味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绝大多数动物都喜欢的一种味道,动物是如何感知甜味的呢?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上腭和咽部黏膜处。味蕾由50-150个味蕾细胞组成,当溶解于唾液中的化学物质与味觉受体结合时, 味觉受体蛋白被激活,引发味觉信号转导的级联放大,引起分布于味觉感受细胞基底部的神经纤维兴奋,并逐级向上经由脑干传递至味觉中枢进行信号处理,最终形成味觉。
以蔗糖为代表的天然糖类的甜味信号转导过程是cAMP途径。其主要过程是蔗糖与甜味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导致胞内的cAMP浓度上升,而cAMP可能直接引起Ca2+内流;也可能激活蛋白激酶A引起味觉感受细胞基部K+通道的关闭,抑制了K+外流,最终导致神经递质释放。
甜味引起的兴奋还会刺激多巴胺分泌,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当多巴胺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愉悦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但长期的甜味刺激,会使多巴胺受体减少,导致同样甜度产生的愉悦感逐渐下降。也就是说要获得同样的愉悦,就需要更甜的食物。从而形成对糖的依赖导致偏食和挑食。当人们说“糖”不好的时候,许多父母可能会认为食用那些“高级”的糖——比如蜂蜜、冰糖、红糖、自己榨的果汁,就可以解决挑食和蔗糖引发的健康问题。这样是否可行呢?
(注: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调定点为37℃。)
①该图反映了膏桐种群特征中的,由此可以推测其未来种群密度的变化是。
②分析图中幼树( II 级)比例低的原因是:树苗( I级)数量过多,导致激烈,且幼苗过于幼小,抗逆性较差。
图中对照组(①处)可选择提取物,实验结果说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