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帮助中心
购买VIP
申请试用
激活VIP
旗下站点
校网通
在线组卷
校本资源库
在线题库
名师课堂
数字化校园
区域云平台
二一教育APP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9 义和团运动
修改时间:2020-10-19
浏览次数:198
类型:复习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1. 冯骥才的小说《神鞭》中描写了天津卫小贩傻二练就了辫子功,人称“神鞭”。他跟随头领曹福田去紫竹林攻打洋人。出征前,头领画了个避洋枪的符咒给他。傻二把符咒塞进辫根儿里,感到满脑袋的头发都发烫,似乎真有法力注入其中。尽管傻二英勇无畏,但仍挡不住洋枪洋炮,辫子也被打断了。傻二的经历表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的严重缺陷是( )
A .
带有迷信色彩
B .
借拜上帝会欺骗民众
C .
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D .
盲目排外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它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武昌起义
C .
义和团运动
D .
公车上书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 19世纪末的民谣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与这首民谣与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5.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 )
A .
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
B .
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正确的认识
C .
当时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矛盾尖锐对立
D .
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6. 这场运动试图将外国人全部驱走,却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入侵;它试图扶助大清,却遭到清政府的绞杀:它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却使中国面临空前危机。这场运动指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7. 1900﹣1901年美国在华传教士如丁匙良的《北京之围:中国对抗世界》、明恩溥的《动乱中的中国》、司米德的《中国内幕:中国危机的故事》、弗拉里的《在北京的中心:樊国梁主教围困日记》等文章和著作发表,这些外国人的作品有助于我们( )
A .
对虎门销烟的壮举更钦佩
B .
对焚毁圆明园的损失更清楚
C .
对《辛丑条约》的内容更了解
D .
对义和团运动的认知更全面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8. 曾出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的是( )
A .
太平军
B .
义和团
C .
洋务派
D .
维新派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9. 1865年,有英国人不听清政府劝阻,在上海架设了长约21千米的电报线路。不久,地方官遵照指示,密令公差带领百姓于夜间“悉数拔毁”。英国人提出索赔并要求复造,上海通商大臣李鸿章则将拔除电杆一事归为民间自发行为,称乡民认为竖立木柱致人病亡,有碍风水,以致众情汹汹,故难以允其设线要求。材料主要反映出( )
A .
近代中国的殖民地化
B .
晚清政府官员精妙的外交智慧
C .
社会变革的步履维艰
D .
国人对新技术既拒亦迎的心态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0. 《清议报》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1. 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A .
扶清灭洋盲目排外
B .
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 .
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 .
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2. “拆铁道,拔线杄,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样的标语应该出现在( )
A .
洋务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3. 抄本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某抄本中有这样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反映的是 ( )
A .
太平天国运动目的的具体体现
B .
黄花岗革命党的壮志豪情
C .
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D .
维新派斗士的信心和勇气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4. 甲午战争以后,激起了人们的仇洋情绪。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赵三多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B .
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C .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D .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5. 蒋廷黻说:“这个方案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它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这个方案相关的是
A .
编练湘军
B .
派遣留学生
C .
百日维新
D .
义和团运动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6.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与这一标语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禁烟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7.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要素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下面空白框内应填写(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五四运动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8. 轰轰烈烈的义和团最终还是失败了,最主要原因是( )
A .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B .
义和团自身的腐败
C .
清政府的力量强大
D .
八国联军的力量强大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9. 某公司筹拍《义和团》电影,下列情节不符合历史的是( )
A .
义和团政入紫竹林租界
B .
设立拳厂、神坛,练拳习武
C .
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D .
兴起于1868年广东一带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0. 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B .
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C .
导致对清廷放松警惕
D .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1.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次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虎门销烟
D .
黄海海战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2. 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公车上书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下载试卷
编辑
答题卡下载
在线测试
收藏试卷
分析试卷
相关试卷
收起∨
湘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2.2立方根 同步分层练习
【培优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基础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培优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 16.1二次根式
【基础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 16.1二次根式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