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94 类型:期末考试
材料一 从政治上看,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朝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 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从经济上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 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通过陆路转运运输量不大,费用又高,而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办法。从军事上看,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队和物资, 利用运河转运比较便捷。当然开运河与隋炀帝本人巡游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质繁华也有直接 关系。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这条运河开凿过程中无论通济渠、永济渠,都动员了上百万的民夫。通济渠在大业(隋炀帝年号)四年正月开凿,也不到几个月就通航了。这巨大的工程,是在官吏督役严急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的,不可避免地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痛苦。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劳动,受冻挨饿,加上疾病侵袭,死亡的人数半数以上。
——王仲学《隋唐五代史·上册》
请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我国 海外贸易发展的鼎盛阶段,南宋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正如学者葛金芳在《南宋手工业史》一书中所说:“在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发展 倾向表现得更为强烈。”
材料三“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柏杨先生
材料四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 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在此上班的大臣品级不高,但都有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的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