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帮助中心
购买VIP
申请试用
激活VIP
旗下站点
校网通
在线组卷
校本资源库
在线题库
名师课堂
数字化校园
区域云平台
二一教育APP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61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1.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的物理学家是( )
A .
库仑
B .
赫兹
C .
法拉第
D .
麦克斯韦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关于偏振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有单色光都是偏振光
B .
一切光和波都能发生偏振现象
C .
偏振现象是横波特有的现象
D .
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时,光完全不能通过偏振片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关于动量和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动能和动量一定都改变
B .
如果物体的速率改变,物体的动能和动量可能都不变化
C .
惯性越大的物体,动量也越大
D .
动量大的物体它的速度不一定大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 各种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按频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
γ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B .
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C .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γ射线
D .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5.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平板车,当一人在车上行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当地面光滑时,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的动量才守恒
B .
无论地面是否光滑,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的动量都守恒
C .
只有当小车的表面光滑时,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的动量才守恒
D .
无论小车的表面是否光滑,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的动量都守恒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6. 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种光的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光的波长较长
B .
b光的波长较长
C .
两种光的波长一样长
D .
无法确定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7. 电台将播音员的声音转换成如图甲所示的电信号,再加载到如图乙所示的高频载波上,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电信号改变
如图丙所示
这种调制方式称为
A .
调幅
B .
调谐
C .
调频
D .
解调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8. 如图所示,长度为L、质量为M的平板车静止在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人(可视为质点)站在平板车右端某时刻人向左跳出,恰好落到车的左端,此过程中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不计)( )
A .
B .
C .
D .
L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9. 用频率为
的紫外线分别照射甲、乙两块金属,均可发生光电效应,此时金属甲的遏止电压为U,金属乙的遏止电压为
,若金属甲的截止频率
,金属乙的截止频率为
乙
, 则
:
为( )
A .
3:4
B .
4:3
C .
9:8
D .
8:9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二、多选题
10.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B .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 .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 .
动量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1. 关于光的偏振现象及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B .
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个增透膜,可以增加透射光强度,这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C .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可以减少反射光的强度
D .
观看3D电影时戴上特制的眼镜会产生立体感觉,这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2. 图甲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
0
时刻(对应于
图线上的A点),电容器中的电场方向如图甲所示,则在该时刻( )
A .
电容器正在放电
B .
电场能正在增加
C .
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正在增加
D .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正在增加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3. 质量为5kg的物体以2m/s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1s,动量的大小变为14kg
m/s。则该物体( )
A .
所受的合力可能大于24N
B .
所受的合力可能小于5N
C .
所受的冲量可能大于24N·s
D .
所受的冲量可能小于10N·s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4. 质量为m的A球与质量为2m的B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动量运动,已知A球碰前速度为v,则发生正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
B .
C .
D .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5.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其中电极K由金属钨制成,其逸出功为4.54eV。用某一频率的紫外线照射电极K时,电极K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5.46eV,电流表的示数为I,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J·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约为
Hz
B .
若入射光频率减半,将不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C .
若入射光频率加倍,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变为2I
D .
若入射光频率加倍,遏止电压的大小将变为15.46V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三、填空题
16. 光能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光导纤维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内芯的折射率为n
1
, 外套的折射率为n
2
, 则n
1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
2
;若光纤只有内芯并置于空气中,光纤的长为L并已拉直,让光从它的一个端面入射,从另一端面射出,则光在光纤中传播的最长时间为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光在光纤表面只发生全反射)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四、实验题
17.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两个大头针A、B,在另一侧再竖直插两个大头针C、D。
(1) 在插入第四个大头针D时,要使它
;
(2) 在图上画出光传播的光路;
(3) 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
(在图上标出它们)。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8.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运动。使其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 长木板右端下面应垫放一小木片,其原因是
;
(2) 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小车A的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小车A、B碰后的共同速度;(均填“AB”“BC”“CD”或“DE”)
(3) 经过多次实验,根据数据分析,他们猜想碰撞前后___________不变。
A .
小车A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B .
小车B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C .
小车A、B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9.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
(1) 某同学调整手轮后,第1次读数时,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条纹对应的位置如图乙的(a)所示,游标尺上的示数如图乙中的(b)所示,已知测量头是50分度的游标卡尺,则示数x
1
=
mm;转动手轮,第2次读数时,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条纹对应的位置如图乙中的(c)所示,游标尺上的示数x
2
=15.02mm;双缝到测量头的距离L=700mm,双缝间距离d=0.20mm,则单色光的波长为
。
(2) 如果用激光做光源,光具座上不需要的器材有
。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五、解答题
20. 一辆轿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时,与另一辆迎面驶来的轿车相撞,相撞后两车均停下来,已知作用时间t=0.025s。求∶
(1) 车祸中车内质量m=80kg的人受到的平均冲力的大小;
(2) 若此人系有安全带,安全带在车祸过程中与人体的作用时间是1s,则这种情况下人受到的平均冲力与不系安全带时人受到的平均冲力之比。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1. 如图所示,用频率不同的光照射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以测量的遏止电压U
c
为纵轴,入射光频率ν为横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电子电荷量e=1.6×10
-19
C。请结合该图像,求:
(1)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
;
(2) 普朗克常量h。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2. 电视机遥控器中有一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它发出频率
的红外光,用来控制电视机的各种功能,如图甲所示,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在O点左侧,用电视机遥控器从E点射入的红外光光线进入半球形介质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C=30°,设真空中的光速c=3×10
8
m/s。
(1) 求这种红外光在该半球形介质中的波长(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若取用半球形介质制成直角三棱镜,入射光的方向垂直于斜边,如图乙所示,则角θ在什么范围内,入射光经过两次全反射又从斜边射出?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3. 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固定有一轻质弹簧,弹簧自然伸长时右端在b点处,木板的Ob段是光滑的,ab段长为L。现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大小为v
0
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滑上木板,弹簧获得的最大能量是滑块初动能的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滑块与木板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滑块能否滑离木板?若能,求滑块滑离a点时的速度大小v;若不能,求最终静止时滑块与a点的距离x。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下载试卷
编辑
答题卡下载
在线测试
收藏试卷
分析试卷
相关试卷
收起∨
【培优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基础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培优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 16.1二次根式
【基础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 16.1二次根式
【培优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