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烟台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材料反映了(    )
A、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B、美苏争霸结束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举一反三
20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的竞争影响并改变着世界政治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怀着处理战后事宜的计划登上了欧洲大陆,他希望能够主宰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然而,英法等战胜国拒绝了威尔逊的基本设想,美国试图构件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无果而终……
1945年2月,美国的罗斯福、苏联的斯大林和英国的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商议战后事宜。一个新的世界格局出现了。
                                                                                                                                                 ——《大国崛起·危局新政》
材料二 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国会咨文

(1)战争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也催生了新的国际组织。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诞生的国际组织名称。它们的建立,反映出世界人民的什么愿望?
(2)材料二中“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分别指的是哪些国家? 为“充当世界宪兵”,美国在欧洲和亚洲分别采取了哪些政策或措施?试各举一例。
(3)回首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动。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次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

两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经历的最残酷的两场灾难,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损失,也极大的伤害了世界人民的情感,造成国家、民族之间难以愈合的伤痕。战争的惨痛,令世人难以忘怀;痛定思痛,人类应不断反思战争,吸取战争的教训,远离战争,避免战争,坚定地捍卫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

材料一:(图1)

材料二:

【参战兵力】法国:75个师,约1,140,000人。德国:50个师,约1,250,000人。

【伤亡情况】法国:400,000﹣542,000人,其中156,000阵亡。德国:355,000﹣434,000人,其中143,000人阵亡。

【别称】绞肉机。

材料三:某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捷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完成对上述地区和其他德意志族占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对上述不能确定德意志族是否占居民多数的捷其他地区,应暂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占领,于11月底前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英法保证捷新边界不受侵略;当捷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已解决时,德国也将对捷提供保证。”

材料四:(图2)

材料五:2011年,胡锦涛在法国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多极化是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