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
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图中的( )
①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③唐朝只和日本、印度这两个国家有往来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亚三国并出席上合峰会之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瞩目,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和波兰受到的高规格接待。习近平主席此番继往开来的盛世外交之旅,向全世界释放出积极、强烈的信号,作为日益崛起的大国正用自己的胸襟、担当拥抱世界。
——中华新闻网《继往开来的盛世外交之旅》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四:“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