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重点名校入学分班真卷 2021年广州金广实验学校分班语文真卷

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

①有人说亲情是一首温婉的老歌,是一幅精美的名画,是一块浓甜的巧克力。

②我要说,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

③今年终于可以抽空回乡下看望父母。父母的年纪大了,奔出门来迎我时,步履竟然有些蹒跚,母亲扎上围裙一个劲儿地对我说:“给你熬粥吃,熬粥吃!”母亲眼中,一碗粥,就是人间至美的佳肴,一定要亲手为儿女们慢火熬上。打小我就爱喝妈妈熬的粥,她会把身边所有能放进去的杂粮都放进去。金黄的小米,青翠的绿豆,洁白的糯米,圆润的莲子,结实的栗子,滋补的红枣。黑米粥带着独特的药香,皮蛋瘦肉粥绵香味好,南瓜粥有细腻香甜的余韵,花粥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当然还有腊八粥的醇厚香味。

④母亲在厨房忙碌了好一阵子,厨房里渐渐飘出粳米的特有香气。香气一点点浓郁起来,粥香如蝶,满室翩跹,锅内深红浅绿,脂稠玉浓,伴着气泡上下翻飞,飞珠溅玉,美如流花。我的眼睛竟然随着那馥郁的香气而慢慢湿润了。这哪里是一碗粥啊,这分明是母亲心底对我那份至浓至醇的爱啊!

⑤母亲端来一碗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粥,我先用嘴唇轻轻碰触,感知它的温度,再用牙齿撞进它绵香软糯的怀内,用舌输送着它的清爽嫩滑躯体,然后我的味蕾一点点地通泰舒展,我的身体一段段地褪尽疲意,我的心灵一寸寸地扫去凡尘喧嚣。

⑥伴着袅袅的粥香,我与父母亲人闲话家常,碗边的话,像是投进岁月长河的石子,淡淡然,了无回声,清朗得如同天上人间。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自拟了煮粥的标准:“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急躁之人理解不了粥的妙处,父母的一切平凡而琐碎的爱,就如同不疾不徐的火,持久平和,才能熬出这一锅好粥。

(1)、阅读原文填空。

的皮蛋瘦肉粥      的南瓜粥

的花粥       的腊八粥

(2)、作者认为亲属品名,用原文辑器等子回答。
(3)、仔细读画线的句子,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在文中找出作者喝粥的神态和动作,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5)、作者细腻地描写了熬粥的细节,借此表现母爱。请写一写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最能表现母爱的一个细节。
举一反三
奇奇说,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松鼠做巢”可以算作一件。于是他找来了这样一篇故事,请大家一起阅读。

看松鼠做巢

潘人木

①九月底的一个早晨,我正在观赏树上的红叶。这时,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小影子,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白肚子的小松鼠。 它匆匆爬上一棵半枯的橡树,又匆匆地爬下来,忙个不停。原以为它在玩呢,其实它在做巢! 每次上树,松鼠嘴里都叼着一片干树叶。

②不过,我心里有点不解,树上它的洞口附近有好多叶子,为什么它不就近取材,非捡树下堆积的落叶不可呢? 大概是嫌树上的叶子太湿吧。

③晚上,松鼠休息了,我到林子边拖来一棵干枯的小橡树,绑在那棵大橡树上。我想,这样小松鼠就不必费劲地到地上去捡枯叶了————小橡树上,枯叶有的是。

④我得意地等待着。早晨的阳光刚照到树梢,小松鼠就出现了。你猜它怎么着? 它对我为它准备的树叶竟然不理不睬,一如昨天,依旧匆匆爬下,从地上叼起树叶,又匆匆爬上去。

⑤好吧! 既然它认定只有地上的东西好,我就有办法帮助它。树叶终究是树叶,怎么能保暖? 晚上,我翻出旧被子里的人造棉,混杂在那棵树下的落叶中。

⑥我得意地想,如果小松鼠够聪明,一定会叼着这又轻又暖的新材料去做巢。早晨,阳光照到树梢,小松鼠又出现了。 它匆匆爬下,又匆匆上去,嘴里叼着的,还是树叶。

⑦我依旧不甘心。晚上,我找来一张大床单,铺在那棵树下,把落叶全部盖住,上面撒满人造棉。我暗自得意:没有别的选择,它只有用我的材料了。想不到一切都白费心机! 它居然又绕到别的树下叼来落叶。

⑧我不再尝试别的办法了。小松鼠仍然继续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忙忙碌碌地叼落叶。秋已深了,冬天就要来临。不久,大雪会把所有的落叶和橡树掩盖起来。但是我相信,那只白肚子小松鼠高高地蜷卧在自己用最好的材料铺就的巢里,过得非常舒适。

(有删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

    雨果(1802—1885)是法国著名文豪。在英法侵略者纵火焚毁我国圆明园以后,

    1861年11月,他曾复信给一个名叫巴特勒的上尉,怒斥这桩丑行。下面是他复信的摘要: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那么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看见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是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阅读《白蛇传》,完成习题。

白蛇传(节选)

ㅤㅤ白素贞是修炼千年的蛇妖,为了报答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后来,他们开了一间保和堂药铺。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亲切地称白素贞为“白娘子”。

ㅤㅤ金山寺住持法海,是个神道广大的和尚。他知道白娘子的来历,认为朗朗乾坤,岂容妖孽栖身?于是,他偷偷把许仙骗到寺中,对许仙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开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抛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ㅤㅤ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

ㅤㅤ法海站在金山顶上,手执禅杖,早叫小和尚把寺门关得严严实实的。白娘子一见法海,客客气气地说:“长老,我和许仙是结发夫妻。如今我已怀孕六个月,家中无人照料,请放他回家”白娘子好说歹说,法海就是不答应,还指着白娘子骂道:“你这个孽畜,本是一个深山妖精,怎能和许仙成婚?这里是佛门净地,岂容你胡闹?阿弥陀佛!”

ㅤㅤ见法海拒不放人,白素贞气急败坏地说:“法海,你若不放许仙出来,就别怪我不客气。”说罢,白娘子开始施展法力。一时间,天上乌云滚滚,狂风四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将水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

ㅤㅤ由于水漫金山寺,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触犯了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来,白素贞的儿子长大,中了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

阅读《柿香悠悠》,完成相应练习。

柿 香 悠 悠

①我的家乡盛产柿子。秋天,每当我走在集市上,看到小山一般堆起的柿子,总能想起外婆院子里的那棵柿子树,也仿佛闻到了外婆衣服上的柿子香。

②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外婆院子里的柿子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只知道从我记事以来,它便一直在那里。

③外婆很爱护这棵树。我在屋檐下玩弹珠的时候,经常可以看见外婆提着木桶来到树旁,弯着腰,一次次从桶里舀水,一次次细心地浇在树下。浇完水,她总是跟我说:“到了秋天,就有甜柿子吃啦!”所以,我总是期盼秋天早一点儿到来。

④秋风吹过,落叶飘飘。柿子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柿子,小院的天空也被染成了 红色,映红了外婆笑盈盈的脸庞。收获柿子的时候,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不等外婆招呼,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忙了起来。父亲爬上梯子,欣喜地摘下柿子递给外公。外公小心地接过来,放进身旁的篮子里。等篮子装满了,外婆就乐呵呵地把篮子抱到小院的桌子上晒柿子。我和堂弟手举着柿子追着、跑着,院子里充满了我们的欢笑声……

⑤等柿子全摘完了,外婆就会拎着篮子给街坊邻居送柿子。我和堂弟是外婆的‘小尾巴”,总跟着外婆走街串巷。外婆看见晒太阳的老人,总要捡两个大柿子,塞到人家手里,说道:“自家种的柿子,尝一尝!吃了我家的柿子,事事都如意哟!”外婆边走边告诉我和堂弟:“一个柿子十副药。吃柿子的好处多着咧!”村子里的小孩子围了过来,外婆也会挑出大柿子分给他们,孩子们接过柿子蹦蹦跳跳地跑开了。慢慢地,篮子空了,外婆身上却留下了淡淡的柿子香。

⑥岁月勿匆,转眼我已是大人了。每逢秋天,我总会想起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想起外婆身上的柿子香。

担 子

①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净是些裸露的石子。雨后的山间空气格外清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②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成薄片,后跟有些破损;皮鞋却锃亮,有点儿晃眼。

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大提包和两个蛇皮袋构成的“嘎吱”的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

④“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

“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地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嘎吱”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⑥“啪———”担子散落成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

⑦草鞋人跌进山间杂草中。

⑧“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人飞奔过来。草鞋人立在山道上,脚上露出一道血口,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

⑨“爸,我来挑吧!”皮鞋人抢着担子说。

“刚才是草鞋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担不让。

⑪在“嘎吱嘎吱”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许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的问题上千叮咛万嘱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

⑫“爸,我来挑吧,你已经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乞求说。

⑬“下了这道坡,再走几里路,就是马家溪了,到那儿你再挑吧!”草鞋人移动着带血的草鞋,撂出一串话。

⑭两人来到了马家溪的枫亭口,草鞋人将担子压在了皮鞋人的肩上,自己则在后面坦着衣襟擦汗,然后作悠然状。

⑮皮鞋、草鞋在马家溪的街道中间移动着。

⑯马家溪的村民个个眼红,夸道:你真是好福气哟,养了个好儿,城里能做官,乡里能挑担……

⑰草鞋人心里像灌了一坛蜜,他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隔了老远一根一根地甩去。

⑱走过马家溪,又是一段漫长的山路。

⑲草鞋人急忙冲到皮鞋人身边,毫不含糊地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子,然后驼背前行。

⑳望着草鞋人负担的背影,皮鞋人刹那间泪如雨下……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